中国作家网>> 争鸣 >> 正文

警惕标语体的批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31日12:00 来源:文学报

  黄仲山

  电影《泰囧》票房突破10亿元,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果不其然又招来“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的非议。这两年,“三俗”这个评语似乎非常好用,郭德纲的相声火了,被批“三俗”; 赵本山的电视剧红了,被批“三俗”;甚至莫言的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照样被批“三俗”。“三俗”成了一个荆棘编织的口袋,不仅什么看不顺眼的都可往里面装,还不用费力就能刺得人浑身难受。问题在于,这种标语体例式的批评究竟能有多大的阐释作用?套用时下流行的说法:这种批评在社会文化导向中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正能量?

  首先,标语体批评是一种惰性思维的体现。批评的话语必然要承续已有的惯用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评论者可以透支某一个词、某一种句式的表达张力,闭着眼睛阐释一切。大批判时代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标语化的批评模式不可取,比如“某某家的走狗”之类的标语体曾在文艺批评中被用滥。如今,“三俗”体又成了批评中常用的佐饭小菜。这种文艺八股不仅会造成批评话语的贫乏,而且批评者往往会忽略文本细读,只是进行简单的印象式批评。极端的例子就是,某些批评家还未看完作品,闻着似乎像“三俗”的味儿,觉得应该差不离,就把“三俗”的帽子扣上,标语式的批评就此出炉。而文艺界如今有效的批评话语不是太丰富,而是太贫乏。批评界对西方文论用语的借鉴常常水土不服,对古代批评话语的沿用也常常食古不化,批评话语的有效性不彰,创新动力不足,公众亲和度不够,即便已有的有限几种标语体,其丰富性还不如小馆子里的流水牌。

  其次,标语体批评的背后是一种独断论思维。文艺批评首先要有帮助作者提升艺术水平的善意,以及引导社会审美趣味向健康方向发展的责任感,是批是赞都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脱离作品本身的批评,简单地用大帽子扣人,或者用肉麻的词句进行廉价的吹捧,这都是预设立场的标语体批评。纯粹断语式的批评难以让人信服,此类批评者举着文化批判的大旗,拿着自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批判武器,最终却成了解决文化恩怨的口水烂仗,写满标语的旗帜也成了口水巾,受伤害的不仅是社会文化整体的氛围,还有批评界自身的声誉和公信力。

  另外,标语体批评不仅缺乏对作品的尊重,而且缺乏对公众趣味的尊重。这些批评首先就抱着与公众对立的态度,忽略公众的判断力,罔顾文本事实和公众反应,面目可憎,最终走向公众话语的对立面。文艺批评要“接地气”的话说了几十年,然而,许多批评家还是习惯于在空中楼阁里隔空往下喊话,用学院派的眼光怀疑一切,但自己脚下却是连楼板都没接着。文艺批评要多点底层视角,多点现实关怀,如果对文化发展的现状视而不见,对大众的声音听而不闻,文艺批评就会越来越自我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

  流行于网络中的元芳体、咆哮体,作为一种网民的集体狂欢,或许带有娱乐式的调侃意味,也还无伤大雅。但文艺批评如果滥用一种标语体例,则是自废武功之举。我们真正需要期待的是有质量、有价值引导意义的批评,观点可以犀利,但立场必须公允,简单的标语体例批评显然不在此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