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乡关何处——谈谈近年“非虚构”中的乡土文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31日11:59 来源:文学报

乡关何处

  ——谈谈近年“非虚构”中的乡土文学

  苏沙丽

  1

  近年来,“非虚构”在文学界是一个热门词汇,文坛上也出现了不少有关乡土的非虚构作品。这些作品以散文随笔、自传、回忆录或者杂糅田野调查、学术随笔等形式,对乡村的历史与现状,记忆与实景,个体与群类进行了书写。

  浓郁的乡恋是作者共同怀有的写作初衷和情感基调,但个人视角还是将我们带入了不同经验的乡村图景,使得读者得以触摸渐行远去的乡村肌理。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通过自己的走访来考察今天的农村社会,留守老人和儿童、乡村的法律及道德等问题凸显。十年砍柴的 《进城走了十八年》,则作为最后一代有着完整乡村经历的70后人,在重述与乡村变革相关的如知青回乡、生产大队、分田到户等事件的同时,将一曲农耕文明的挽歌轻轻唱响。

  2

  乡土中国,是一种社会现实,也是一种文化现实;是一种社会形态,亦是众多人的精神家园,它在乡村生态、乡风民俗、方言俚语间所凝结的一种气息,仍是维系人与大地、与故乡的精神根底。我想,这些非虚构的乡土作品,在并不宏大的叙事中写出了乡土的凝重,生命的伟岸;在面对现实,针砭时弊时,同样将乡土曾经、现在以至将来遭逢的困境毫不留情地剖露。无论是乡村历史的追溯,对乡民苦难历史的究源,还是从社会制度方面探寻,他们并不只是要为一段乡情留得一片安放之地,更想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铺上一条回家的路。在他们看来,乡关何处,关乎现实与心灵的家园。必须承认,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乡土气息,得以再一次重温墨色版画样的乡村图景和丝丝温情弥漫的乡风情怀,让我不由得想到现代乡土文学发生期的那些作品———有乡愁的弥散,有乡村人情风情,有为之痛心的乡村问题的暴露。

  也就是说,今天这些作品所承接的是那时期现实主义的精神传统,但是,他们的个性及细腻情感并没有隐没在这些有时代共同感的作品中,相反,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循着个体的记忆,文字间也有着不能剔除的个体的温度与生命的向度。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返回生命的根源来不断充盈自己的思想与灵魂,为生命,为写作寻得精神的驻扎地。

  当然,在谈到近年来非虚构的乡土作品所彰显的早期现代乡土文学精神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更大的一个语境,即新世纪乡土文学的整体氛围,或者一个更大的现实——乡土文学叙述的变迁。陈晓明在《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中对这一变迁内涵作了这样的阐释:其一,传统的乡土文学的经典性叙事的终结,如把乡土看作是精神性归宿的叙事已经不再或式微;其二,脱离了社会主义农村文学的概念,不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其三,已不具有历史整全性,只是怀着对乡土的特殊感情去写乡土中国历史的终结;其四,乡土叙事与之相关的乡土文化的终结; 其五,已出现解构乡土美学的意向,即它成为一种内含变革的先锋性叙事或后现代叙事。在这些乡土叙事的变迁逐一凸显的时候,是否也预示着汉语写作新的可能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其撰写的颁奖词如是说,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与莫言同期的当代作家刘震云、阎连科等等,我们时常能从他们的作品中读到架构在乡土之上的光怪陆离的景象。相比于这些乡土叙事的实验性狂欢,非虚构性作品的乡土叙事是原始而又朴素的。

  3

  诚然,作家需要对形式的问题做探索和实验,事实上“怎样写”和“写什么”也一直是一个纠结的问题。然而,当更多的作家过多注重“怎么写”的问题时,早已脱离乡村经验、仅靠着技巧和想象来写作时,乡土已不复乡土。难以想象,在更广阔的乡村大地还处在前现代、现代的时空,抑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变得千疮百孔,将后现代的超时空嫁接于上,把反讽、戏谑、黑色幽默等元素糅合进对乡土的叙述时,若干年后再来读这些乡土作品,我们何以来寻得乡村的面影,是否那动人的情感、乡风民俗的画卷,尖锐的乡土问题这一切都不曾在现实中国中存在呢?

  虚构与非虚构本无高下之分,我也无意于去拔高这些非虚构性乡土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但我想,它们的存在如果构不成一种启示,至少也是一种补充。毕竟,乡土是不能承受之轻的现实大地,它需要记录、倾听,需要反省、批判。不妨再来读读这些最为朴实本真的乡土作品,感动之余,或许我们会有所感触——“怎样写”固然重要,“写什么”却也同样关涉到镜照乡土大地的态度、角度及最终呈现的画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