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顾农:惟“心远”者得自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5日14:22 来源:文艺报  顾 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陶渊明全部诗作中,上引《饮酒》之第五首大约要算是最有名的;这首诗文字很平易,而意思却不大容易懂。最近一位青年朋友(甲)同我(乙)讨论过这个问题,大体如下:

  甲:诗的第一句很奇怪,“结庐”当然是“在人境”,难道还会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乙:就我们现在的情形来说确实是如此,但不要忘了陶渊明是1500年前东晋时代的隐士。在陶渊明之前,隐居之士往往躲入深山老林或其他人迹罕至之处,离群索居,以古怪奇特的生活方式表示他们对政治对社会的厌恶和抗议。“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都曾到深山里去寻访过这样的隐士,那些躲得很深的隐士不大高兴理会他们——他们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就是有俗人来打搅他们。

  所以隐居也叫“隐遁”——从人间逃亡出去,不理会人间的种种。可是陶渊明实行的却是所谓“归隐”,退出官场,回到自己的老家,过边缘知识分子很普通的生活:读书、饮酒、访友、谈天,高兴起来的时候也干一点农活,一点也不像过去的隐士那样奇奇怪怪的。他仍然在人间,完全过世俗的生活,而这样竟然也能够获得老派隐士们那种成本极高的自由。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值得提出来特别说一说的。后来表明,这个办法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这样看来,“结庐在人境”这话在当时有很大的意义,实际上是宣布自己实行一种新型的隐居方式。当时的读者一定觉得他出语惊人,不同凡响。我们观察古代的事情和作品应有比较精细的历史主义的眼光。

  老派隐士之所以要遁入山林,一大原因是要远离人世的浑浊和喧嚣,防止污染,取消麻烦,遗世独立。现在陶渊明竟然在故乡就地隐居,用老式眼光看起来,“结庐在人境”根本缺少隐居的基础性条件,因为人间必有种种世俗的干扰,“车马喧”就是这种干扰形象化的说法。“问君何能尔?”诗人要回答这样的质疑,于是诗就这样接着往下写了。

  甲:为什么说“心远”就会“地自偏”?“地”偏不偏要看它具体的地理位置,买房子首先要挑地段。这跟“心”有什么关系?什么叫作“心远”?怎样才能做到“心远”?

  乙:观察评估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主观感受可以很不同。比如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在跟她全不相干的人看去,其人未必就是绝代佳人,甚至根本算不上漂亮。“心”的作用大得很啊。你大概谈过恋爱吧,一定明白这一点。

  “心远”大约是指心胸开阔,思理深远,有一种哲理意义上的潇洒,毫不拘执于眼前的具体事情。不过这一点陶渊明并没有作正面的解说,只是用形象的描绘暗示一下什么叫作“心远”:“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人在自家宅院的东篱下采菊,眼却望着南山,又转而去看飞鸟,思维活跃,浮想联翩,体悟哲理:这就是所谓“心远”了。

  这里有一个校勘上的问题不得不说一说。“望”字一作“见”,现在一般的选本和教科书里大抵采用这个“见”字。“望”与“见”各有其版本的依据,而一字之差,意味很不同,哪个字好呢?北宋大文豪苏轼认为“见”字好:“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诗后》)。苏轼是超一流的大诗人,人气指数极高,后来附和他的人很多,例如晁补之说:“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鸡肋集》卷三十三《题陶渊明诗后》)。晁补之讲得更详细,同时也就暴露出这一派解读的问题,原来他们不是从原诗的感情和逻辑出发,而是将这两句从原诗中割裂出来,用宋代士大夫的闲适情趣加以改塑。自有主张的诗歌读者借所读的作品自说自话,固然有他们的自由,而我们也有不采信他们的自由。事实上“望”字在版本上更有根据,苏轼之所谓“俗本”和今日所能看到的善本均作“望”,则自当作“望”;“见”字倒未见有什么坚强的依据,很可能出于苏轼的创造。

  采菊与“望南山”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晋朝有一种的流行的观念,相信服食菊花可以延年益寿。我曾写过一篇小文章(《陶渊明与菊花酒》,载《文选论丛》,广陵书社2007年版),引用若干材料来讲此事。陶渊明采菊也是为了服食,他喜欢用菊花泡酒喝。“南山”常常用来指称隐士避世隐居的地方,这里则指陶渊明家附近的庐山,同时也可以指向经典里说过的“如南山之寿”(《诗经·小雅·天保》)。这里古典与今典字面上实现了合而为一,最是巧妙。

  服食菊花是为长寿,但能不能真的令人长寿,陶渊明也不是很计较,他奉行的是当时“心无”派思想家之所谓“于物上不执心”(元康《肇论疏》)——反正酒是要喝的,于是就大喝其菊花泡酒,能有助于养生长寿最好,如果无效,也没有什么。所以他是“悠然望南山”,态度潇洒得很。“悠然”是一种不大容易达到的境界,须忘怀得失甚至看破人生才行。

  “悠然”就是无所为而为,这正是所谓“心远”的一大要领。所以我们现在有时还劝那些急功近利以至于气急败坏的朋友“悠着点儿”。青年人要奋斗,我很赞成,奋斗没有一股干劲当然不行;但我们不能指望一奋斗就成功。马到成功固然最好,可惜世界上恐怕没有那么多便宜的事情。

  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折腰应酬,抛弃了青年时代“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书生意气,毅然归隐,回归于自然,回归于自我,这时他已经把人世参透了,因此纵有车马喧腾,有种种世俗干扰,他一概不大理会,只顾自己采集菊花,享受生活。他有一股很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于自由的向往。如果一点“悠然”的意思都没有,那就活得很累了。

  甲:诗中最后不肯明说的“真意”究竟是什么?

  乙:这个问题最好由陶渊明本人来回答。可惜他没有说,让我们来猜猜看。

  前面说到陶渊明固然希望长寿,但并不执著,态度悠然,可知他更看重的乃是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希望有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精神家园把自己安顿下来。于是诗人由望山而及山之气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大自然生生不息,自有佳趣,飞鸟自由自在,日落归林,这一极常见的傍晚景象给陶渊明极深的启示,他由此体认到,这才是人生理想状态的象征,所以接下来说:“此中有真意”,“此中”即指“采菊东篱下”到“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所描写的意象之中,此中蕴含的“真意”,大约包括对于生命对于自由的爱恋与向往,而同时又能够很通达地采取听其自然的潇洒态度。

  陶渊明逃禄归耕的原因,旧说一般归结为晋宋易代、政局险恶,所以他要及早抽身;还有说他痛恨官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因此挂冠而去,如此等等。这些说法都有一些道理,但陶渊明最为关心的,其实主要在于摆脱束缚,回归自然。《归去来兮辞》序说起他到彭泽去当县令,“及少日,眷然有怀归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一有“矫厉”即不自由,也就是“违己”,而归隐的好处即在于恢复本性,自由自在。看清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他在《归园田居》诗里何以那样高兴地说起“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一),以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三)等等意思。想给豆苗锄锄草就去锄草,衣裳沾湿了也不足惜;想采菊便去东篱下采菊,吃下去能否长寿,也没有什么大关系。总之陶渊明希望在无拘无束中享受人生,名利等等身外之物皆可忽略不计;物质生活水平如何也不重要,最要紧的是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不丧失本性。总而言之就是不异化,不勉强。“使愿无违”也许可以说是陶渊明人生哲学的基本点。“如愿以偿”岂不是最愉快的事情吗。

  这些意思诗人都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只是含糊其词地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些复杂精微,与传统的流行的观念格格不入的意思,确实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从来言不尽意,全在个人体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