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展示 >> 正文

《一键下单》:第三章 杰夫找到了工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5日11:0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杰夫·贝佐斯有一本1987年的普林斯顿纪念册,在他的照片旁,写着科幻小说作家雷·布莱德伯瑞的一句大胆又高深莫测的名言:“宇宙对我们说不,但我们以血肉之躯来回应,大声说‘是的!’”

  贝佐斯把这句鼓舞人心的名言当成了人生信条。对于任何事情,他都拒绝接受“否”作为答案,特别是涉及找工作。但是,他是很愿意对那些邀请他的公司说不的。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还有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受人敬仰的研究部门贝尔实验室,甚至专门做企业咨询的安德森咨询公司也赌了一把。

  他曾经说过,他打算从普林斯顿一毕业就自己创业。但是他又说,他“还是决定等等,先学学如何做生意,学着了解一下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可能更明智些”。

  如果说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做一个企业家的话——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他不知道应该建立一家何种类型的公司——他至少应该走在一条可以创办自己公司的路上。那就意味着加入另外一家创业公司。他决定去Fitel试试,那是一家刚刚起步、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公司。所以他收拾行李搬到了曼哈顿。

  Fitel 的创始人,格拉西娅·齐尔尼斯基和杰弗里·赫欧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系教授。齐尔尼斯基教授说,他们的公司想尝试“在互联网流行之前,建立一种类似迷你互联网的东西”。事实上,那是在互联网起步并改变了包括贝佐斯在内的每个人命运的十年之前。Fitel建立的系统,叫作Equinet,这个系统将经纪公司、投资公司还有银行等不同公司的计算机通过一个网络联系起来,这样这些公司之间就可以进行股票交易了。

  Fitel公司主要面向的是华尔街投资商,后者是那种杰夫最想加入的公司。然而,与通常的看法相反,他自己并非投资银行家。那是投行利用计算机来提高交易效率的时代,而这一趋势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些公司感兴趣的是杰夫·贝佐斯会编程。

  Fitel 公司雇了15个绝顶聪明、年纪轻轻的计算机科学家,杰夫是第11个。他的工作是编写通信协议,那是一个重要、复杂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系统,不兼容的计算机网络就能够相互理解并交换数据。“通信协议是最有挑战性的。”齐尔尼斯基教授说。她设计了该系统,杰夫把它建成了。“那个系统的工程做得太好了,是杰夫亲自操刀的。”她说,“没死机,没有不反应,系统建成了,至少阶段性地建成了。他是我最好的通信工程师之一。”

  如果说宇宙并没有对这个系统说不的话,该行业里的大多数人却表达了否定。他们不相信这样的系统能够建成。该系统首先在所罗门兄弟投资公司进行了安装,将数以千计的交易信息在不同银行的不同计算机之间传来传去。齐尔尼斯基说,太让人觉得震撼了,一切还都运行得那么好,那些交易员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罗门认为那是一场骗局,”她回忆说,“他们不敢相信那是事实。”

  不到一年时间,贝佐斯从经理级别(负责管理和发展)升到了副总裁的位置(负责技术和商业发展)。事实上,这次升职让他成了公司里的二把手。年仅23岁,杰夫·贝佐斯就管理着Fitel公司不同办公室里的12个程序员。

  不过,他是个不安分的人,依旧希望拓宽视野,学习成为创业者的秘密。贝佐斯加入该公司一年以后,齐尔尼斯基离职去做专职妈妈。一年以后,贝佐斯紧随其后也离开了。那是1988年4月,他刚刚在Fitel公司工作两年。

  贝佐斯又加入了美国信孚银行,用他的话说,那是另外一家“交叉从事计算机和金融服务的公司”。刚入职时,他是副总裁助理,不久就成为银行家信托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那时他刚刚26岁,而且入职才10个月。贝佐斯负责管理工程部门,这次他们开发了一个叫作BTWorld的通信系统。这款软件安装在上百家大公司的台式机上,这些公司借此与美国信孚银行进行交流。这样客户们就可以远程追踪美国信孚银行代为投资和管理的退休基金以及利润分配计划。这个系统取代了以前信孚银行定期寄给客户的书面报告。替换以后,他们就可以实时提供电子版的最新结果了。

  人们又一次认为这简直不可能,特别是在台式机还那么原始的时候,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们也就是比玩具好玩一点儿。银行里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做成的事,也是一件不应该做的事,传统的寄送书面报告的形式更好。”美国信孚银行的前副总裁、杰夫·贝佐斯当时的老板哈维·赫希回忆说,其中的一些人“强烈反对贝佐斯的这一提议”。

  但贝佐斯战胜了这种阻力。“他总是想出新鲜的、更好的方式来做事情。”赫希说,“他跟那些反对者说,‘我相信这种新科技,我会让你们看到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他确实做到了。最后证明了那些人都是错误的。如果他认为其他人做事的方式不正确或者不得当,他是不介意捅破那只气球的。贝佐斯在陈述想法时很有说服力,但那并不意味着他在证明别人错误的过程中,自己并没有犯任何错误,但是,我相信他从来没用一种让别人生气或者惹恼别人的方式。他是很职业的。”

  杰夫在美国信孚银行工作时,也随时留意着成为真正的创业者的机会,有一次还差一点儿就梦想成真。1989年,他遇到了美林投资银行的一位名叫霍尔西·迈纳的分析师,也是一个立志成为企业家的年轻人。迈纳给美林建立了一个内部系统,可以将信息、图像和动画集合在一起,很像今天的互联网。他认为这个项目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商业机会。

  为了开发这个系统,美林出资让迈纳建立自己的公司。但是,迈纳的志向更加远大,他想开发一种可以依照用户的个人兴趣为其提供新闻故事的网络。1990年,因为那个项目,贝佐斯和他取得了联系,美林考虑为其提供资金。贝佐斯和迈纳,一个26岁,一个25岁,似乎走在了企业家的通途之上。然而,那次冒险注定是不成功的。仅仅几周之内,美林的高管决定不出资了。

  不过这两人后来都成了成功的企业家——迈纳开创了CNET新闻服务,卖掉项目后成了百万富翁。第一次创业希望成为泡影以后,贝佐斯开始寻找一项更有挑战性的技术和商业机会。他想跳出金融服务的圈子,进入一家更倾向于以创业和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一家以自动化的新潮流而使行业发生变革的公司。他把简历寄给猎头,但这次他要找一家真正的技术公司,而不是另外一家华尔街公司。

  一个猎头打电话跟他说:“我知道你说过如果我提金融的话,你会杀了我,但这是家很不一般的金融公司,这个机会很难得。”

  那家公司叫D. E. Shaw,成立于1988年,是由戴维·肖为华尔街创立的。那是一家新型的计算机自动化交易系统公司。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被说服到了华尔街帮忙将股票交易系统计算机化,然后开了自己的公司。那个时候,计算机软件已经用在跟踪世界上不同地方的股票价格的微小差异,这样交易员就能以一个价格买进股票,然后马上以稍高的价格卖出谋利。但交易员们仍旧需要分析数据和进行交易。肖的计算机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节约了人力。一旦计算机系统发现差价,它会自动购买和售出股票,比人工用时短多了。在瞬间套利的交易世界里,这个系统给使用它的公司带来了巨大优势。

  戴维·肖是那种贝佐斯可以结交的人。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以后,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在一排排的超级计算机上进行研究,上百台计算机连在一起,以一个巨型计算机的方式工作。摩根士丹利以6倍于他教授工资的薪水,以及各类名目的金融资源将他诱惑到华尔街开发电子交易系统。一年半以后,肖决定他一个人可以在计算机交易系统上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于是创办了D. E. Shaw公司。

  他的公司以特别适合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工作而声名远扬,他们只从投来的简历中招聘1%的人,杰夫·贝佐斯有幸成为这个精英组织的成员之一。

  《华尔街时报》把D. E.Shaw 公司形容为“计算机化销售的先锋”,而《财富》杂志将其称作“(华尔)街上技术最复杂的公司”,把戴维·肖称为“爱因斯坦、迈达斯和拉斯普京的混合体”。

  贝佐斯很喜欢他。几年以后,他把肖形容为“一个左脑极其发达,右脑也极其发达的人。他懂艺术,口才好,还有分析能力。跟这样的人聊天很开心。”这种感觉是相互的。肖把贝佐斯形容为“一个和他聊天很愉快的人”,同时“还很有创业精神”。肖可以说是贝佐斯最想为之工作的老板。

  贝佐斯在D. E. Shaw公司上班那年26岁,时间是1990年12月,职位是副总裁。几年以后,他升职为高级副总裁。作为公司的4名经理之一,他组建并领导了一支24人的团队,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杰夫·贝佐斯还是位不寻常的公司高管。他高度的技术思维和有条不紊做生意的方式给他的上司留下了有点儿怪异的印象。他一直前进的原因在于他那既能看到大方向又对细节吹毛求疵的能力。

  贝佐斯“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没有局限性”,他以前的老板齐尔尼斯基说,“而且他没有心理障碍。”

  霍尔西·迈纳和齐尔尼斯基在这一点上看法一致。在迈纳和贝佐斯的创业以失败收场8年以后,硅谷《红鲱鱼》杂志做了一期封面故事,囊括了1997年排名前20位的企业家(两人都榜上有名)。封面故事引用了迈纳赞扬贝佐斯多才多艺的话:“除了比尔·盖茨,我认为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杰夫这样,既对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又能将其与精准的战略战术直觉联系起来。”他说。迈纳还告诉英国《独立》杂志,“杰夫是那种顽强的,既能开发程序又能做其他事情的少数人。”他还提到,“他一直梦想建立自己的公司。”

  有些人觉得贝佐斯很有人情味儿,有些人不以为然。齐尔尼斯基的感觉是他有一点点冷淡。“我不认为他是个非常‘友好’的人,”齐尔尼斯基说,“我之前觉得他挺不错的,但他不热情。我不是批评他,一点儿这个意思都没有。我所知道的全部是,他有可能是火星人,一个善意的、很好的火星人。”

  作为火星人,又拼命工作,他在曼哈顿肯定是那种不太受欢迎的单身汉。所以他决定为自己的爱情生活加点儿佐料,成为一个他后来形容的“职业约会者”。对这个问题他采取了特殊的怪人的办法。

  作为一个生来就有条不紊的人,贝佐斯打算用华尔街银行家寻找卓越投资机会的方法来找到一位非凡的女朋友。为此他设计了一个“交易流程”表。在交易之前,为了保持客观和不被感情因素左右,华尔街的交易流程表上要列出每项交易必备的所有特质。同样,杰夫·贝佐斯的“女人流程”表上列出了他未来的伴侣必须具备的标准。“第一条标准是,我想要一个能把我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监狱里弄出来的女人。”他后来说。他觉得那是表达自己想法的最好的办法。“我真正想要的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但如果你说‘我要找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如果我说我想找一个能把我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监狱里弄出来的女人,他们就会联想起罗斯·佩罗——他们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任何不是同性恋的男人都不会把H·罗斯·佩罗,这个曾经的中间人和总统候选人当成理想女友的范本。但是,对于杰夫·贝佐斯来说,那意味着效率。“生命太短暂,没时间跟那些不足智多谋的人来卿卿我我浪费时间。”他说。

  出于某些原因,那个“女人流程表”没有发挥作用。但D. E. Shaw公司给贝佐斯带来了另外的福利。在没用到女人流程表的情况下,他遇到了麦肯齐·塔特尔,D. E. Shaw公司的一个研究助理。麦肯齐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她于1992年毕业),还曾是个很有抱负的作家。在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研究杰夫·贝佐斯时,她还做过他的研究助理。尽管她从来没有描述过她会如何将贝佐斯从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监狱弄出来,但杰夫·贝佐斯被这个年轻研究人员深深打动了。麦肯齐当时正在准备自己的一篇小说,题目是“考验卢瑟·奥尔布赖特”。莫里森给她写了一份很棒的书评,但那本书还是没能成为亚马逊最畅销的前200万本小说之一。他们在1993年结婚,贝佐斯的生活开始向着他真正的目标迈进:终于成了企业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