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师永刚:别把名女人当名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4日09:32 来源:北京晨报 周怀宗

  名媛为何成恶霸?

  最近,“名媛”成为网络中的焦点话题,不论是名媛的情史绯闻,还是被误传的名媛打人……无不引起人们对于“名媛”这个词的讨论,有不少网友用“中国有名媛吗”发问,认为当今所谓的“名媛”其实并非真的“名媛”,更有人惊诧于现在还有“名媛”这个身份!

  不过,“名媛”似乎是真有的,这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各种时尚杂志中,通常和时装、珠宝、奢侈品、上流社会、高官、富豪等联系在一起,有评论说:“她们可以是名门之后,也可以是富商之妻,她们热衷慈善,离不开社交场,更重要的是,她们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的极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换句话说,她们享受的,很可能是你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生活。”

  然而,究竟“名媛”是一个什么样的词?著名作家,出版过《宋美龄画传》等多部民国名媛画传的出版人师永刚说,“名媛不是自封的,而是人们感觉上、文化上的认知等逐渐认可的,不是有知名度的女人就是名媛,而是要和社会的价值观、公序良俗有一定的契合度,才会被认为是名媛。”

  名媛是公序良知的倡导者

  北京晨报:最近,关于“名媛”的话题非常多,您认为“名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师永刚:我觉得“名媛”有两个特点,首先,它不是自封的,不是说谁自己是“名媛”她就是了。我们今天说起“名媛”,很容易想到林徽因、张爱玲、宋美龄等,但这些人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名媛。而是后来的人们通过感觉,通过文化上的认知,通过对她们独特的气质的一种认可,而冠以“名媛”的称呼。所以这个词其实是值得尊敬的一个词汇。其次,“名媛”的气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可能每一个名媛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但纵观这些人,你会发现,她们总是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优雅、知性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们都和社会的公序良俗有一定的契合度,她们或致力于公益,或热心于慈善,或努力推动正面价值观的建设,这才是她们被称为“名媛”的最大原因。

  北京晨报:今天“名媛”这个词往往给人负面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师永刚:实际上我觉得,在今天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中,其实很难找到真正的“名媛”。许许多多出现在媒体上、网络上的“名媛”,其实大多都是自称的,和我们所认知的价值不相符合,甚至相悖。这些人经常出现在各种娱乐版面上,炫富、大言不惭、甚至互相攻击,和官僚勾连,和富人来往,举办一个个金碧辉煌的派对,一次次地挑战人们对于正面价值的认知,很庸俗,根本不能算是“名媛”。可以说,今天没有“名媛”。


  师永刚  作家,出版人。曾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中国时代》等著作。
  师永刚  作家,出版人。曾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中国时代》等著作。

  谈起“名媛”,容易让人想起宋家三姐妹、林徽因、陆小曼、李霞卿等一串儿曾经光辉灿烂的名字,网友们把“名媛”和“民国范儿”联系在一起,优雅、高贵、文艺气质……

  然而,曾几何时,那些“民国范儿”的名媛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印象总是和权力、金钱、奢侈生活、炫富等相关,越来越多的负面词汇被聚集在“名媛”身上。网络上,关于“真假名媛”的讨论也此起彼伏,究竟是名媛们堕落了,还是人们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

  师永刚说:“整个民国史,几十年的时间,只留下了那么几个名字。名媛和教养、教化有关,但却又并非单纯的教养、教化可以培育出来的。今天的许多名女人,其实仅仅是有名而已,在名女人寻找到符合今天的价值和公序良俗之前,是不会有真正的名媛。所以,不要把名女人当做名媛,这对社会的公序良俗有碍。”

  名媛是时代的记忆

  北京晨报:您觉得定义“名媛”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师永刚:“名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社会文化、价值、历史等诸多因素结合而造就的,有的因素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而有的因素则需要历史的因缘际会。我觉得,名媛首先需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教养,甚至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这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今天看民国时代的“名媛”,很多都是大家闺秀出身,同时又受过中西文化的熏陶,基本上都是中西合璧的。其次,名媛是公序良俗的倡导者,她们致力于正面价值观的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问题,试图让社会变得更好一点,而不是混迹娱乐圈。其三,名媛是人们公认的,是社会、媒体、公众对于她们行为、观念、价值、气质的一种认可和赞誉,不是自封的。

  北京晨报:这样的“名媛”不容易出现吧?

  师永刚:今天看那些民国“名媛”,你会发现,其实她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那个时代,林徽因、张爱玲、宋美龄等,她们共同组成了后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至少是一部分记忆。这样的人当然很少,她们能够在历史的名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并不是她们在那个时代足够有名,而是她们对那个时代做出了足够多的事情。

  今天没有真名媛

  北京晨报:“章含之是最后一个名媛”,这个概念被很多人提起,您怎么看?

  师永刚:如果说章含之是“名媛”,她也确实符合我们之前对于“名媛”的种种认知,她有世人瞩目的事业,有良好的教养,也有非常好的文化气质,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发挥过自己的作用,因此,确实可以称她为“名媛”。

  北京晨报:那么今天还有“名媛”吗?

  师永刚:我觉得没有了。因为今天缺失了“名媛”诞生的土壤和传统,现在是一个“名媛”的初级时代,真正要诞生“名媛”,还需要历史的洗练,时间的历练。

  北京晨报:为什么这么说?

  师永刚:今天是一个金钱时代,功利和短视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特点,特别是有钱有名的人,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角色,民国时代的“名媛”,她们代表着那个时代,但是今天,你拿那些自称或者时尚媒体封的“名媛”出来,你会觉得很奇怪,她们不可能代表这个时代,更与社会的公序良俗无关。

  名女人不等于名媛

  北京晨报:今天许多有名的女性在媒体上、公众视野中非常活跃,称之“名媛”,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师永刚:今天确实名女人很多,在报纸上、网络上也都经常能看到。但是看到的是什么呢?奢侈、豪华、互相攻击……更多是关于名女人的负面新闻,包括一些有名的女主持人。其实名女人和“名媛”是有距离的。“名媛”更多是一种气质上的肯定,一种价值上的认可,而名女人仅仅是在某个领域知名度比较高而已,比如有名的女主持人,经常出现在媒体上,曝光率比较高,这些人可以成为新闻热点人物,但她们的名气和新闻相关,新闻没有了,人们也就不记得她们了。而“名媛”是一种长久的记忆,是一个时代的气质。

  北京晨报:有评论说,“名媛”是一种非常女人的气质,今天男女鸿沟的消失,也是“名媛”消失的原因之一,是否如此?

  师永刚:“名媛”的诞生,和基本的教养、文化、历史传承等有关,我觉得和男女性别差异的缩小关系不大。确实,民国时代的“名媛”有属于她们独特的气质、符号。但在今天,也不必完全去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去看,今天需要符合今天的气质,这种气质究竟是什么样的,说不清楚,因为还没有这样的代表人物,只有她出现了,我们才知道是什么样的。

  别把低俗当魅力

  北京晨报:现在人们说起“名媛”,似乎总有一种负面的感觉,网络上也是批评多而认可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师永刚:首先,我觉得是名女人们对于“名媛”这个词汇的掠夺、侮辱所致,她们不知道“名媛”究竟是什么意思,又代表着什么,拿过来就用,自称“名媛”。其次,媒体对于娱乐化的名女人的报道,让人们觉得那些做了坏事、与公序良俗有碍的名女人就是“名媛”,当然会有误解。

  北京晨报:有评论说对“名媛”的反感也和当今社会人们负面情绪的增多有关,您怎么看?

  师永刚:公众对有钱人、有名的人反感,当然不是公众的原因。“名媛”也是如此,今天许多自称的“名媛”,仅仅是有名而已,她们在公共平台上炫富、奢侈,说一些不符合教养的话,做一些不符合教养的事情,把低俗当魅力,把恶俗当气质。不是去倡导公序良俗,而是去破坏。这恐怕也是人们反感“名媛”的主要原因。

  名媛不是天生的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怎么样才能有真正的“名媛”呢?

  师永刚:“名媛”不是天生的。现在社会中,一些有名声的家族已经逐渐开始显现,但是在这些大家族中,对于子女的良好教养和培育观念还有待考量。所以,从现在开始,首先应该对子女进行一系列良好的教育,教养与教化的培育。其次,女性本身要对今天的角色有一个定位,对未来、对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三,公众、媒体对“名媛”,对女性的定位也应该有个基本的看法,不要把那些恶俗的东西当成“名媛”的定义,而应该认真去发现和认识一个人、一个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北京晨报:这样是否就有可能产生“名媛”?

  师永刚:只能说应该往这方面走,但最后谁能够留在历史的书册中,恐怕是一个无法预测的事情,名媛固然不是天生的,但也并非完全依靠教育就能产生的,更不是单纯培训出来的,还需要历史的闪光点,需要时代的作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