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视野声音 >> 正文

原生态是稍纵即逝的风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3日13:27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继勇
怒江第一湾宛若一首悱侧缠绵的情歌。怒江第一湾宛若一首悱侧缠绵的情歌。

  2012年初,全家人去了怒江过年。入住云南省怒江州六库镇的澜沧江宾馆时,无意中看到床头柜上有一张泸水县的旅游宣传图。与别的旅游宣传图不一样,这张图上没选用标志性的美仑美奂的景点,而是在雄奇荒凉的高山上屹立着一栋灰扑扑几欲破败的木屋。很奇怪,这张质朴至极的图片,让我们过目难忘,并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二十来天时间里,我们从六库沿着怒江大峡谷,一直穿行到西藏的察隅境内,一路上那些简朴、朴实的原生态风情,让我们收获了久违的纯真。在云南与西藏的交界处——秋那桶村的一家车马店般的旅店里,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将那些星罗棋布在高黎贡山上的破旧木屋里的昏暗灯火,比喻成“长在山上的星星”。我们很是欣慰,女儿学会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当地的景观,是件好事。

  几年来,我与妻子都痴迷去一些游人罕至、偏僻落后的地方,这种地方往往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风土人情。不用说,这些地方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还很不完备,人受苦遭罪不说,钱也没少花。可当别人问为何如此时,我们却很难解释清楚,只能用“我们是去看风景的,不是去看游人的”以对。而这趟旅行,似乎让我找到了答案:偏远封闭,也许有人将其视作原始落后,但也应该允许我们将其看成是最为宝贵、最为原生态的资源。

  原生态,是千年薪火未被打断过的传承,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清晰的岁月留迹。在云南丙中洛收割后满是麦茬的田里,我和一群怒族汉子结伴喝酒。他们喝的都是10几块钱一瓶的烧酒,也无所谓下酒菜,边聊边喝,喝多了就在田里跳舞或面临峡谷峭壁纵声高歌,累了就倒在酒瓶旁睡上一觉。诸如此类的天然无拘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开始反思现代化的生活:我们真的比他们幸福快乐吗?

  说到原生态,令人首先联想到的是物质上的原始,甚至落后。其实不然,真正的原生态是那里人们精神的充沛,文化更为本真,风景有着直指人心的朴素力量。当然,许多原生态的地方让我们一直难以弄懂,究竟是原生态导致了它们被时代抛出发展的轨道,还是因为被时代遗忘而不得不原生态。这个有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挠头问题,显然不是我们作为一个旅行者所能探讨的。

  回想起曾走过的“原生态”的地方,大都随着名气的日增,民风民俗渐被打造成了旅游产品,跟流水线的商品一样,有同样的标准、服务,唯独丧失了个性和真诚。“原生态”一个猛子扎进商品经济大潮,便要开始琢磨泳姿是否潇洒,甚至不惜要弄些激素来提高速度了。

  所以,对于泸水旅游将贫困作为赤裸裸的卖点,虽然有些心痛,但还是能够理解。上天将有些人置于高山深峡,让他们必须为生存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而当原生态成为越来越珍贵的资源,他们就有理由获得补偿。就像工业文明污染了许多江河湖泊后,人们就得为纯净的山泉水买单。

  但是,原生态的地方其实也强烈地渴望着变革、发展。在峡谷边,在雪山中,那些怒江的孩子讲起自己的愿望,很多都是想走出去看看,去上海、北京之类的大城市,看天安门,看摩天大楼。可以看得出,日渐增多的旅游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里。从孩子们的眼中,仿佛看到了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渴望。这让我愈发感到,原生态注定是一道稍纵即逝的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消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