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展示 >> 正文

《电视台的女人》:三章 新闻部里永远有新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1日15: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任何一个媒体的新闻部门都是没有节假日这个概念的,置身其中,你会深切地感到:记者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

  当然,对于一个时刻关注并及时反映新闻事件的部门来说,其本身就充满着新闻。

  红翎刚走进电视大楼,就遇到了青桐。

  青桐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往嘴里塞着面包,正急匆匆地往楼梯口走。这时,黄梅也跟了过来。

  “快点儿,一会儿在201开会。”青桐没有停下脚步,边走边冲着红翎和黄梅喊道。

  “知道了!”黄梅应了一声,和红翎一起紧跟着青桐上了二楼。

  201是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通常新闻采访部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今天是春节报道选题策划会,采访组、直播组、技术组、播出组、美工组和策划组的相关负责人都到齐了。

  会议由青桐主持。

  青桐和庄政一样,也是新闻采访部的副主任,不同的是她的资历更深一些,应该算是这个部门的“元老”了。在出任副主任之前,她就已经在这里当了二十年的记者,素有“拼命三郎”之称。走上部门领导岗位之后,青桐更是把她的“拼命”精神发扬光大到了新闻采访部的每个角落,虽然年过五旬,但是一遇到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她仍然可以连续三天三夜开会研究部署工作,即使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她依然可以精力充沛。她能“熬”的劲头让许多年轻人都望而却步。由她主持的会议,常常会把满屋子的人开到只剩下一两个。有感于她那超人的精力和体力,记者们都在私底下叫她“青铜器”,意思是说她像青铜器那么古老,那样坚韧,那么坚不可摧。

  这次青桐副主任显然又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件厚厚的黑色呢绒外套搭在椅背上,想必是准备过夜用的;一杯让人看了就精神亢奋的浓茶飘着淡淡的茶香,似乎在提醒人们:精神点儿,别打哈欠!

  “我们今天把大家找来,主要是研究一下春节期间的选题。大家看看,今年这个春节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主题?大家先议议吧。”

  新闻采访部门就是这样,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不是一件事还没有结束另一件事就接踵而来,就是几件事情同时找上门。遇到了事情就得安排人去干,让谁干?怎么干?一大堆的问题等着解决。所以,有人说,新闻采访部门就是常设十个主任,活儿依然干不完。记者也是如此,往往人还没到采访现场,新的任务就已经在路上了。

  “照我说,今年春节,可以结合刚刚启动的内地游客赴台游做点文章。比如说,我们可以来个直播台湾之类的……”头一个发言的是直播组的黄梅,她边说边掏出烟来,抽了两口准备继续往下说。

  “现在考虑去台湾不现实,说些靠谱的事。大家继续往下议。”青桐熟知黄梅的秉性,她经常会提出一些超前的想法,让领导作难,于是她没等黄梅把话说完,就挥挥手打断了她的发言。

  黄梅几乎是和青桐同时进电视台的,不同的是,黄梅一直活得很率真,东北人的特点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天生一副大嗓门,十几米之外都能听到她的笑声;做起事来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这种爽朗而泼辣的性格使她在新闻直播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镇定自若、果断指挥,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深得记者们的敬重,尤其是那些摄像记者都愿意听任她的调度。久而久之,黄梅就成了直播组的“大腕儿”,只要有直播任务,一般就得听她的。此刻提议被否,甚至连讨论的余地都没有,照理说,像黄梅这样的“腕儿”脸上应该挂不住了,可她却显得很坦然。她把嘴里的烟雾朝屋顶的方向喷出一口,眼睛盯着有些脱落的天花板若有所思地继续抽着烟,仿佛自己什么也没说过一样。

  安静了片刻,紫云开口了。

  “我觉得春节最好做一些既跟当前形势相符,同时又具有欢乐气氛的节目,我们应该争取做成直播台湾的节目,带着大家到对岸去走走去看看,寻找一些两岸世代相通的内容,展开多角度的报道。”

  “对呀,我觉得这个提议可以考虑。”红翎立即表示赞同。

  有人提议,又有人附和,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围绕着“春节到台湾去”这个主题,大家七嘴八舌,各种各样的方案很快都摆到了桌面上。

  春节直播策划会从早上一直开到下午6点。这时,青桐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把最后一点儿茶水喝干后,她宣布:“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吧,明天继续。”

  大伙明白,青桐这是要赶到新闻播出线上值班,要不然,今天这会还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呢。一群人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朝门口走去。

  宣布散会的话音未落,紫云已经披上了风衣,她站起来冲红翎摆了摆手,顾不上把手伸进衣袖里便径直冲向她那辆红色的本田轿车。她今晚要赴一个约会,半小时前高翔已经在他们约好的那家餐厅等她了。

  已经进入初冬季节,空气里弥漫着阴冷的气息,尤其是到了夜间,阵阵寒风没有丝毫和缓的迹象。

  此时,夜色茫茫,大街上灯火通明,一片喧嚣,乱哄哄的,恍若一座大马戏场,来来往往的大车、小车吱吱呀呀地就像一只只甲壳虫,茫无目的地爬来爬去。人行道上拥挤的人群也仿佛无头苍蝇般地撞来撞去。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像张着血盆大口,吞食着滚滚的人流。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刚一出电视台,紫云就被堵在了路上,她不停地向前方张望着恨不得自己开的是飞机。趁着等红灯的当口,她给高翔发了个短信,“亲,多等一下,我在路上!”

  紫云也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论条件,她在电视台也算是佼佼者,可至今依然徘徊在婚姻的殿堂之外,不知道是姻缘始终不肯眷顾于她,还是她太过挑剔。这些年来,恐怕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交过多少个男朋友了,每次大家都以为她该嫁了,但是到了后来,人们看到或者听到的还是“无缘”的结局。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紫云把自己编进了“剩女”的行列。

  紫云和高翔约好见面的地方是一家经营日本料理的餐厅,这里远离闹市,没有尘世的喧嚣,可以说是幽会的好地方。店面不仅装饰得极富日本特色,就连服务员也是清一色的和服打扮,客人一进门,其中一位服务员就会踩着木屐迎上前来用日语和你热情地打招呼,谦恭地带你入座。

  紫云好不容易赶到餐厅。进得门来,她谢绝了服务生的引领,没有立即走进大厅去见高翔,而是先躲进卫生间,在镜子前把被风吹散的头发细心地理了理。

  “哈喽!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紫云在大厅里面靠窗的一张餐桌前见到了高翔。她没有急着入座,而是站在那儿真诚地向他表达着自己的歉意。也许此时,她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见到高翔时所产生的那种难以抑制的激情,还需要稳定一下。

  高翔已经在餐厅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一见到紫云,他轮廓分明的脸上立马流露出了一丝和善的笑意。他连忙站起身来,接过紫云手中的风衣,然后把紫云让到他对面的座位上。

  高翔长得高大英俊,尽管快五十了,但由于平日里注意保养,又酷爱运动,所以身材一直保持得很好。单从外表上看,他和紫云可以说是天造地设,难得的一对。

  高翔是在一所国家一流学府里专门研究电视传媒的教授,近些年,随着国内电视业的蓬勃发展,无数少男少女都希望能有机会跻身电视台,成为一名专业的电视工作者,于是,相关的专业也跟着火爆起来,像高翔这样的老师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更难得的是高翔不仅在电视传媒的理论方面造诣颇深,他还经常利用空余的时间参与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在实践方面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高翔成了许多电视台举办研讨会或组织记者、编辑岗位培训的座上宾。紫云就是在一次全国性的电视研讨会上认识高翔的,高翔是那次会议特邀来的嘉宾,并专为与会者举办了一场讲座。

  紫云第一次见到高翔,就被他俊朗的外表和伟岸的身躯所吸引。随着讲座的步步深入,她又为他的才华所折服,她在心里感慨:这真是个从里到外的美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走近他?

  三天的研讨会很快就要结束了,临别的那天晚上,紫云一个人来到宾馆里的酒吧,她要了杯红葡萄酒,然后独坐在一个角落里,漫无目的地想着心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喜欢上了红酒,尤其是那种带着些许甜味和苦涩的红葡萄酒。她喜欢这酒的颜色和它散发出的那种清醇的酒香,她觉得这酒不仅可以温暖人心,稍微多喝点儿,还可以让她暂时忘记寂寞的痛楚。

  此时,紫云就这样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像是在品尝酒的味道,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不知过了多久,有一群人走了进来,她猛一抬头,循声望去,竟意外地看见了高翔。他正和几个人朝酒吧走来,很显然,那一刻高翔也注意到了紫云,他在经过紫云的身边时脚步略微迟疑了一下。

  从那一刻起,紫云的心开始翻腾起来,她借着酒吧里幽暗的灯光远远地注视着高翔的一举一动。此时,她多么希望能靠近高翔呀!

  大约过了一小时,高翔站起来和身边的几个人朝门口走去。紫云有些痴迷地望着高翔的背影,她往嘴里倒了口红酒,一种莫名的惆怅感油然而生。

  突然,她看到高翔不知何时竟出现在她的身边。

  “你好!我想我们应该互相认识一下。”高翔微笑地向紫云伸出了手。

  紫云神情有些恍惚地望着高翔,她分不清自己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她乖乖地伸过手去,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高翔又微微一笑,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他彬彬有礼地问:“我能坐下吗?”

  “当然。”紫云一边点头,一边迅速把自己从失态中找了回来。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从那晚起,紫云的内心彻底失去了平静。

  一晃一年半过去了,紫云现在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高翔了。但紫云知道她跟高翔的这种关系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高翔不仅有妻子,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他,目前是无法离开自己的妻子的,但她还是深深地爱上了他。高翔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成熟男人的魅力,他的才华、他的气质以及他在男人堆里少有的体贴,都让紫云意乱情迷。

  很快,他们点的菜就陆续端了上来,高翔把一块香煎三文鱼夹到紫云的盘子里,这是她最爱吃的。紫云抬起头来,感激地望着高翔,就在此时,透过高翔的肩膀,紫云意外地发现了橙欣,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橙欣对面坐着的居然是庄政。紫云连忙向座位里面挪了挪身子,以便高翔能够挡住橙欣随时可能投射过来的目光,显然她不想让橙欣看到自己。

  橙欣和庄政绝对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紫云。要知道这里是远离电视台的城南区,通常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是很少到这里来的。

  橙欣正和庄政在那儿说笑,只见她睁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边说边比画着,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开怀大笑,全然没有意识到她的举止和这里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而庄政也似乎没有感觉到周围的人正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们,他两手交叉放在胸前稳稳地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橙欣,从他那不时流露出的微笑中不难看出他对橙欣的迷恋和欣赏。

  紫云从橙欣的表情上判断,橙欣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庄政约会了。

  今天的策划会刚一结束,橙欣就把庄政约了出来。菜还没上齐,橙欣便迫不及待切入了正题。

  “庄主任,春节直播最后定下来做什么了吗?我可得参加噢!”她用两只黑幽幽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庄政,口气里带着点哀求,但更多的是娇嗲。

  庄政最难抵御的就是橙欣的这种表情,这种表情常常让庄政浑身发酥。他清了清嗓子,笑着对她说:“我知道。上次国庆报道要不是我极力争取,事情肯定落不到你身上!为这事我还把红翎得罪了。”

  “她算什么?你可是主任呀,你有权决定让谁上的。”橙欣把嘴一撇,不屑地说。

  “话虽然这么说,可红翎毕竟是咱们部门的首席记者。”

  “我将来也要当首席!”橙欣把垂落在肩上的长发往后狠狠地一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橙欣早已经把红翎列入她的假想敌的行列里。

  “好好好,我尽量给你创造机会,你也得努力噢。”庄政笑着点了点橙欣的鼻子。

  “知道了。”橙欣瞟了庄政一眼,目光中闪烁着款款深情。

  这天晚上,橙欣编造出一个她要临时加班编节目的理由没有回家。庄政则告诉自己的妻子,他要替方主任值夜班。

  转眼间,春节就要到了,台里各部门都在为春节期间的节目忙碌着。

  经过几轮研讨,新闻采访部最后敲定以展示两岸民间传统习俗为主线的“直播台湾”的报道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直播现场将设在台湾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里,同时联合台湾当地的电视媒体,展开为期八天的“春节宝岛行”直播报道。

  新闻采访部的几位领导都清楚,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得到认可,从现在开始就得掷地有声,方浩对两位副手明确了分工:现场直播由庄政亲自带队前往,负责前方的协调和指挥,而后期播出则由青桐全权负责。

  随庄政赶赴现场的记者被分成了四组,他们将深入到台湾最富特色的几个城市,在不同的地点现场直播当地传统的春节民俗活动,其中包括过年习俗、民风民情和古宅今昔等内容。届时,台湾的电视台还将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在台湾地区播出。红翎、橙欣、绿佳和萧枫四个出镜记者分别负责现场分段直播。

  直播前的准备工作异常紧张,因为距离春节已经越来越近了。

  就在这时,一场罕见的大雪不期而遇,白茫茫地覆盖了整个北方地区。隔窗远望,好一派银色的北国风光。

  尽管室外寒气逼人,办公室里却是热火朝天。新闻采访组在新闻采访部里是最大的一个科组,四十多名记者、编辑全都挤在一间大屋子里办公:右边的二十几张办公桌是文字记者和出镜记者使用的,每张桌子上几乎都堆满了各种与工作有关或者无关的杂物,其中不乏食品、饮料以及化妆品等生活物品;左边则是摄像记者的地盘,一张特大号的会议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摄像机、话筒以及各种采访器材,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像砖头一样的黑色铁皮电池,它们似乎永远也没有休息的时候,不是插在摄像机里,就是被挂在充电器上,恍如一部马达,时刻准备着启动那一台台整装待发的摄像机。

  平日里办公室里的人并不太多,因为记者们都分散在外面采访,可一到中午,外出的记者多半都会赶回办公室休整,若是四十多人同时出现,转瞬之间就会把办公室搞得像集市一样沸沸扬扬,有吃饭的,有聊天的,有交流上午采访经历的,也有准备下午外出的。主任们经常会利用这个时间光顾一下记者组,一来借此机会给大家布置工作或者宣布一些来自上级的最新通告,二来也可贴近贴近群众。

  通常中午是新闻采访部最热闹的时候。

  而今天情况有点特殊,从上午起,办公室里就一片忙碌。几位将要赴台湾直播的记者,每人守着一部电话,与直播点的官员、名人和相关部门频繁沟通。

  此次由红翎、橙欣、绿佳和萧枫四人组成的直播小组,可以说是新闻采访部派出的最强阵容,四人的实力不仅可以称得上是旗鼓相当,且各有千秋——红翎缜密沉稳,橙欣干练热情,绿佳率真活泼,萧枫则细致淳厚。

  这时,绿佳和萧枫正在分头跟台湾电视台进行沟通。

  绿佳是伴随着中国电视由兴起到蓬勃发展而长大的一代,耳濡目染,除了电视明星,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也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那些名嘴,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和水均益简直就是他们这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原本一心想考外语专业的绿佳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专业。她那时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像白岩松和水均益那样的记者。为了增长见识,拓宽自己的思路,大学毕业时,绿佳毅然放弃了家乡电视台的邀请,远赴国外求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成归国后,她凭借着娴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流畅的新闻写作水平,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了这家令她神往已久的电视台。然而此时的绿佳已不像当年那样只是个单纯的追星族了,她有了自己的理想,并已开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萧枫则可以称得上是记者队伍中的“一级帅哥”。即使在美女的重重包围中,他也依然如鹤立鸡群般地引人注目。但他绝不是那种徒有其表的公子哥式的帅哥。萧枫毕业于名牌大学,学的是新闻采编专业。此君不仅饱读诗书、勤于思考,还有一些从小在教育世家培育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细胞,且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只要条件适当,他就能把干巴巴的新闻稿写成很煽情的特写,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

  “喂!我是橙欣,我已经把采访的内容和提纲用传真发给你了,请尽快帮我们安排采访噢。传真上有我的联系方式,有事及时跟我沟通。”橙欣用她那特有的高分贝语调对着电话发号施令。她似乎永远也意识不到别人的感受,总是习惯在办公室里随意地大声讲话。这不,她刚放下电话,一转身又和一旁的摄像记者逗起乐来,并不时地哈哈大笑。

  此刻,红翎正在跟紫云讨论直播中的具体细节,这次直播的总体方案由她俩负责制定。看见橙欣如此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注视着她。红翎试图用目光传递出某种信息,可橙欣却丝毫没有察觉,依旧不停地在那里说笑着。紫云终于忍不住了,她站起身来:“哎,哎,我说大小姐,能小声点吗?”

  橙欣与紫云年纪相当,单从外表看,两人的条件不相上下,但不知是否因为“同性相斥”的原因,两人平时却总也聊不到一块儿。紫云不喜欢橙欣身上流露出的媚俗气和那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而在橙欣看来,紫云的靓丽和才华对她来说就是潜在的威胁,所以,平时橙欣跟紫云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听到紫云的喊话,橙欣回头瞟了紫云一眼,嘴上说了声“对不起”,可从她的表情上看,却是一脸的不屑一顾。

  即便是直播在即,开播前的方案依然充满了变数。红翎见大家联系得差不多了,便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就直播方案的具体细节作进一步的论证。

  “橙欣,先说说你的情况,听说你已经准备好了。”红翎让橙欣第一个发言。

  橙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提纲,当仁不让地把自己的想法大致介绍了一下。她说:“按照分工,我这次负责花莲这个直播点,我准备先采访一位当地的民俗专家,让他给观众介绍花莲人过年的习俗,然后我把采访做成片子,到时我一边在现场介绍情况,电视里一边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片子。有民俗专家协助,比我一个人在那里说更有可信度。”

  “我觉得这个方案太老套,这种形式我们以前都玩儿过了。”橙欣话音刚落,就遭到紫云的反驳。橙欣原以为自己的想法已经是万无一失了,没想到却被紫云否定了。她斜着眼睛扫了紫云一眼,不服气地说:“先别急着否定,请问你有什么高见?说来听听。”

  还未等紫云应答,绿佳抢先说道:“我觉得,我们这次是首次在异地直播,每一个地方都由我们记者自己主持,所以我们应多发挥记者的长处。比如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直播点,让观众跟随我们的镜头深入到当地的居民家中看看,这样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不跟我说的一样嘛!”橙欣不肯认输,反驳了一句。

  这时,一直在一旁若有所思的萧枫习惯性地举了举手,这是他将要发表意见的动作。等大家安静下来后,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别忘了,我们这次有台湾同行的加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不能只让他们跟着我们走,我们还应该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在直播点上请进台湾方面的学者介绍当地人的生活情况,还可以通过双视窗的形式,安排内地方面的民俗专家或研究学者就一些问题作出解答,这样两边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互动。”

  “我赞同这个想法。这样既可以让两岸民众很好地互动起来,也可以从今天的现状透视历史的发展脉络。”紫云立即表示赞成。

  橙欣听了却有点不以为然,反问道:“主意是不错。但是,我们来得及吗?”

  “我看行!这几年我们时常到台湾采访,已经在那里结识了一些专家,他们很了解两岸的情况,只要提前把主题告诉他们,他们马上就能配合。”红翎觉得根据自己的了解,要实现起来完全可行。

  “可我们如何才能保证两边的专家都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别忘记,我们不能出政治问题。”橙欣继续反问。

  “这个问题应该好办,我们这次涉及的都是生活习俗的问题。谈起来会很轻松。”紫云坚持着。

  橙欣见大家都认可了萧枫的方案,也不好再说什么,她望着红翎说:“那我那边需要的嘉宾就拜托你帮忙找了。”

  “没问题,谁还需要寻找嘉宾,一起把问题报给我吧。”

  红翎接着又征询了一遍大家的意见,见不再有异议,最后说道:“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准备,最后把各自的方案汇总到我和紫云这儿。大伙儿行动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