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出版人访谈 >> 正文

于殿利:在“接着做”里实现传承和创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11日11: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一年一度的图书订货会前夕,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忙着相关的筹备工作。这次订货会上商务将重点推出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的“十二五”项目《中国设计全集》前20卷,其内容涉及从远古到1949年的建筑、家居、服装器物等多个领域。“我们的目标是把它做成《中国美术全集》的姊妹篇,打造一部设计史和思想史”。于殿利介绍说,接下来,全集还将推出1949年至今的后20卷,其中包括鸟巢、水立方这些当代标识性建筑。

  此外,“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中的第二本:《论美国的文化》也是于殿利非常看好和看重的一本新书。“比起文库的第一本《主流》来,我们对这本书有更大的期待。《主流》粗线条地描绘了当下世界文化竞争的基本格局,其中美国呈现出一种领先态势,《论美国的文化》则全面论述了美国如何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大国,介绍分析了美国历届政府的文化政策和运行机制,这对我们现代的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运营体制等,非常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于殿利说,以前我们重点解决的是衣食问题,是人的生存问题,现在十八大明确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标志着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加快这套文库的出版速度,争取今年推出20种。

  采访过程中,于殿利起身从占满整面墙壁的书橱中拿出了几本颜色和装帧非常精美的大师全集、文集系列展示给记者,“今年已经完成了《卢梭全集》和《罗素全集》,开始出版《黑格尔全集》,明年计划推出《海德格尔全集》和《大卫·李嘉图全集》”。于殿利说,也要同时加大这些书的出版力度,为什么呢?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总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说明我们还在现代化的路上,需要吸收现代化的先进思想,而资本主义这些先进思想对我们无疑还有借鉴作用。

  除了这些常规的学术出版,在于殿利的新年工作规划里还有为这家已有一百多年辉煌历史的出版老字号开疆拓土的大工程:加大各地分馆和分公司的建设,实现“五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到最终的跨国。据了解,商务目前各地的二级公司已有15家。各分馆和分公司的业务模式依据当地的资源状况不同灵活运作,但大范围不超出文化产业。这两年,于殿利提出一个新的出版理念,即以图书内容为内核,放眼于整个文化产业,实现全媒体出版。对于“放眼于文化产业”,于殿利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将内容打造成文化产品,以全媒体出版为半径,画一个文化产业的大圆圈。“否则我们就永远只是出版产业,甚至仅仅是传统出版产业。这与整个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机制的改变,要在经营思路方面进行调整。”

  我们的话题也随之转到了产业转型。“数字化是我所谓的文化产业的大圆圈的组成部分,它和传统出版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融的关系。我们现在多数情况下是出了纸质图书之后再做它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可是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按照这样的方向,有些产品适合先做数字产品,如果有纸质的需求,再做纸质的。”

  整个采访中,于殿利提到最多的几个词是“转型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在接任商务总经理两年多来,他最明显的感受是整个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其标志是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这意味着市场也处于转型时期,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原来以物质消费为主的将转化成文化消费,这对于出版业来说意味着一种责任。而与此同时,整个行业都面临着数字化的转型。在于殿利看来,数字化转型时期实际意味着对待新的科学技术的一种态度,所有的科学技术最终都是为促进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服务的,数字化本身不构成挑战,挑战来自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很好地去利用它,那么你就会被淘汰。

  面临这两大转型,商务在整个经营方略方面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时势造英雄,也有可能毁灭人。你顺应这种趋势,就为企业赢得了未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在继承前人、享受前人的成果的同时也要为未来打基础。”于殿利说,在转型时期要把商务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和一条新路上来,这是他的责任。这段时间他老是琢磨一位著名管理学家说的“接着做”这句话。现在他终于悟出了,“接着做”就是继承先人留下来的好东西,同时要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东西,让后来人能够接着做下去。“这句话大道至简,实际上包含着传承和创新两个层面。”(本报记者 陈菁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