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陈世旭:只记缘来不记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9日14:18 来源:文艺报 陈世旭

  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社团代表会议。初中毕业下乡务农近10年,继而在乡镇上跑腿,进京开会而且是这样高级别的会,我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很是胆怯。更没想到的是,会上我在候选人之外被自由选举成了该社团理事。选举结果公布,我的心情有点复杂。说一点窃喜一点虚荣没有是假的,但比较多的还是惭愧,在那些我打心里仰慕的同行前有点抬不起头。一个人满腹心事回房,一出电梯,看见楼道的沙发上坐着我很敬重的两位同行兄长,他们正在认真地交谈,见我来,他们大约觉得被打搅,没有不悦,但也没有欢迎的意思。可我却有一种向兄长倾诉的冲动,却又没有想好恰当的表达,结结巴巴说:你们没有当上,我却当上了。我真实的意思是好像对不住他们的,但乍听起来则明明是向他们显摆自己了。好在他们不失风度,沉默了一会,默默地站起,各自走开。留下我茫茫然地站在那里,直恨自己的失言:别说来不及,就是来得及解释,那也是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楚了。

  多少年后看到其中一位的文章,很恳切地教诫一位“外地朋友”绝不可拿自己得到的“名头”“在人前炫耀,更不可拿这些来贬低朋友”。文章的语气很豁达,但我还是从中看出了对将近30年前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村老弟一次慌乱失言的耿耿于怀。

  错事做过了头,被别人谅解很难。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往往是谅解敌人容易,原谅朋友很难。一个人做错了事受到别人的原谅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产生的错误不是故意,而是误解所致;二是对方宽容大度。没有这两个条件,原谅就很难达成。

  一个喜欢记仇的人,奉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信条,对于别人的行为不满,却不说出口,只是把它牢牢地放在心里,听任怨恨在心里越积越多,一辈子都跟着自己走,一心以为,不原谅对方,必可让对方得到教训,没有好日子过。其实,这样的念头很不明智。一个人怀着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都睡不好,久而久之,终会发现,自己才是怨恨的最大受害者,被你恨得半死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呢。由此,所受到的伤害岂不成了双重的。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什么理由,对朋友心怀仇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心里的侮辱和永难平复的创伤,会损坏生活中的许多美好。化解心中的怨恨,给自己一个好心情,最是要紧。

  心理医生认为:“记仇……就像一根刺,会一直扎在我们的心里……时间特别长……往往还伴随着忧伤……”记仇和愤怒不同。记仇往往由所遭受的歧视引起,愤恨是因为遇到了真正的不公而感到绝望;记仇是一种稳定的情绪,愤怒是一种可以随时被激活的激情。但记仇和愤恨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人际关系的死胡同。

  记仇会让人焦虑不安,备受煎熬。同时,也让人对别人紧闭心门,一些可能有助于恢复双方关系的契机也被拒之门外。所有的关于人类负面情绪的研究证明:记仇让人更沮丧,更惶恐不安,它导致压力、头痛、失眠等等。同样的研究还表明:设法让自己消气,会有助于恢复体力,停止失眠和保持心率正常,等等。要做到这一点,其实还是只有那条老路:原谅。

  让别人自觉有罪,自己并不会快乐。记仇其实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记得太久,则是拿过去的错误惩罚现在。

  小时候看过电影《李双双》,剧情记不太清了,有首插曲还记得:“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白天吃的是一锅饭,夜里睡的是一个枕头。”

  朋友自然不等同夫妻,但情谊还是第一位的。有幸交往过,总是一种缘分吧。记仇让心情坏了,不但对自己的健康不利,也让真诚的朋友不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