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伍松乔:成都生活:吃得开不如看得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9日14:00 来源:文艺报 伍松乔

  2009年初春,我开始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写一本60年跨度的《成都》。半年下来,收获的不仅仅是这本书。有机会较为全面、透彻地掂量一下这座城市,追踪它的生根、发芽、开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人与1200年前杜甫饱经风霜后在锦江边上吟咏“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心灵相通。

  写作期间,我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状态:

  家居成都闹市区,街道却因一块神奇的石头得名“天涯石”,住四川日报社单位宿舍24楼,建有鸟巢般的小小屋顶花园,边敲字边在这里亲近成都。花园虽小,却有好些个大名鼎鼎的书家朋友留下墨宝,其中一幅是自家杜撰的“语录”:“吃得开不如看得开”。

  看得开确实好。

  每每写上一阵,我便要四下徘徊,凭栏眺望一番。隐隐约约的两脉远山,东为龙泉,西是龙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主要断裂带)。近处的锦江、春熙路、蜀都大道、电视塔,还有那些个背街小巷,皆历历在目。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高楼”蜀都大厦,早已“淹没”,东大街的群楼拔地而起,俨然成阵。成都确实大变,好像水烧到一定温度,不沸腾都不行。

  与高楼一样由成都人自己种出来、在这片土地上长起来的,还有无处不在、越来越浓的绿意。治理锦江时栽下的两岸黄葛,不过十多年,已是华盖亭亭,一棵下面撒得开几十把高靠背竹椅。成都这城活力十足,杜老夫子用一个“润”字就说清了。就我这屋顶花园,虽懒散照看,也种花得花,种瓜得瓜。不知不觉,绿了,红了,香了。迎春、血藤、“油麻藤”,瀑布一般张扬。白天的鸟儿、知了,夜间的蟋蟀,一个比一个叫得欢,我早上就常常是被鸟儿叫醒的——好多朋友对此都难以置信。

  成都的生长当然要丰富也复杂得多。

  关于成都,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言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饿了,累了,到成都”这一句。成都不是一天造就的,“天府之国”从来多姿多彩,也曾多灾多难,万千茅屋瓦房曾为天灾人祸、兵荒马乱所破。民生不易,“小康”更不易,弥足珍贵。

  与成都同在生长的,有难计其数的众多城市。城市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比较,固然可以有形形色色的排行榜,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在于自身存在的特质是什么。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长得越来越一个模样时,成都这城有意无意之间,保留了自己从传统走来、随时代创新的特有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充分人性化,或者说是以人为本、与人方便的。以空间形态而言,成都这城一开始便没有所谓中轴线,基本上是自然赋形,它的生活设置和都江堰的灌溉系统极为相似,从主动脉、支血管到毛细血管,纵横交错、密密麻麻,造就了成都人过日子的重要基础。每一社区、每户人家,都可以以极小的时间成本快捷地进入日常生活的基本领域,找到自己需要的油盐酱醋和吃喝玩乐。至于那些无处不在的背街小巷,更是七十二行乃至三百六十行皆备的小社会了。成都人呢,则有意无意之间,在这样的场域之中,丛生、共享,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情趣。他们绝非无所事事,但也绝不碌碌无“人”,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之下,普遍给自己留有发泄、放松的阀门或出口。走遍中国的大城市,很难找到这样劳逸兼备、雅俗共乐之地。

  成都的生活方式,曾经被视作落后的“农耕遗存”。如今,又被人推崇为“生命本真状态的自由表达”。更有学者发现,理想版的完美城市,应该是“大都会与大自然的混合体”那样的“田园共和国”。我以为,一个城市“打造”也罢,自然生长也罢,终极目标都应该是老百姓的幸福感。

  已经有专家在研究幸福感的体系与指标了。虽然如此,幸福感更应当是实实在在的,它与很多大而无当的数字无关,化繁为简,最切实地体现在老百姓的胃口与笑容之中。并非成都人的西晋左思在那令洛阳纸贵的《蜀都赋》结尾中,用了“无量”这个词来表达他对当时成都的赞叹,原句是:“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借他的吉语,无论有没有胃口与笑容的“指数”一说,我真诚地祝福成都人民吃得更好,笑得更多,幸福“无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