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告别悲痛过去 珍视幸福当下

——评安妮·泰勒的新作《初学者的再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4日08:57 来源:文艺报 孟宪华 李亚琳

  安妮·泰勒被誉为美国现代婚姻家庭问题的解析者,虽已年逾古稀,却仍然保持着高产。今年4月,她的第19部小说《初学者的再见》(The Beginner’s Goodbye)由兰登出版社付梓发行。在这部小说中,泰勒以她清新细腻的语言、独特睿智的视角以及幽默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关于告别悲痛过去、珍视幸福当下的故事。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众多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与青睐,再一次印证了她在当今美国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约翰·里维斯说:“安妮·泰勒、约翰·沃特斯和大卫·西蒙三个人并驾齐驱,堪称当今巴尔的摩文坛上最具创造力的三剑客。”《出版者周刊》写道:“《初学者的再见》不是哥特式鬼神体小说,也不是一个男人克服悲痛的纪年体,而是一个关乎爱与宽恕的振奋人心的故事。”

  泰勒出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20世纪70年代初期来到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1964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如果早晨曾经到来》。随后出版的小说《时钟发条》(1972)和《寻找卡莱布》(1975)都反响平平。直到1982年,她的第9部小说《思乡餐馆的晚餐》获普利策奖提名,并最终摘取福克纳文学奖,她才被大众接受并认可。1985年《意外的旅客》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好评。1988年她凭借《预产期》获普利策文学奖,从此蜚声文坛。

  在《初学者的再见》一书中,泰勒采用倒叙的手法,描绘出男主人公艾伦·伍尔科特走出丧妻之痛、勇于面对新生活的全过程。小说开篇就描写邻居对亡妻“回归”的视若无睹,主人公对此感到惊讶无比。就这么一句话,实则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妻子是怎样离开人世的?为什么能再次“回来”?为什么邻居对她视若无睹?泰勒熟谙细节描写之技巧,她用短小精悍的一句话,就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悬念和无限的遐想空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慢慢展开,艾伦的故事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艾伦经营着自己的出版公司,编辑出版一套名为“初学者”的丛书。他时常口吃,幼时的一场疾病又使他的右手和右腿麻痹。尽管如此,他仍然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年男子。母亲对儿子的身体状况自责不已,总是想方设法给他补偿,而她认为最好的补偿方式就是将艾伦保护起来,免得他受到外界的伤害;姐姐南迪娜武断专制,试图掌控艾伦的生活,但实际上,她也是想保护处于弱势的弟弟。毫无疑问,家人都很爱艾伦,只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才令亲情的温暖变成了自由的桎梏。艾伦不得不挣扎在自我价值和家庭期望的矛盾旋涡中:一面是对个性自我的渴望,一面是对家庭成员的责任,厚重的亲情因此盖上了一层压力与无奈的冷霜,让艾伦悲苦交加、喜忧参半。对亲情细腻入微的刻画,是泰勒小说的一大亮点。在其早期作品中,她对于这一主题的处理就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笔下的家庭关系,远非和谐和睦、相敬如宾,而是充满了冲突与紧张。读过《预产期》的读者,肯定会对小说中父母围绕儿子学业和爱情问题所引发的激烈争吵记忆犹新。在处理家庭这一主题时,泰勒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让读者在哭笑不得中领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也引发读者对目前美国家庭关系的思考。

  在《初学者的再见》中,令人欣慰的是,艾伦看上去脆弱,但内心坚强、乐观向上。在他看来,身体上的残疾只意味着自己和常人稍有不同而已,自己也许稍微有点不幸,但是却比常人开心得多。最令他开心的莫过于与医生多乐茜·罗塞的相遇、相知和相恋。多乐茜个头娇小,身材平庸,却活泼开朗,坦诚率真,令人动心。她的出现让艾伦原本平静的心灵荡起了层层涟漪。艾伦过惯了循规蹈矩的生活,看到多乐茜的特立独行,心中对自由的渴望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了出来。在多乐茜身上,他看到了那个把抗争、自由和桀骜不逊压在心底的自己。无独有偶,在泰勒的小说《意外的旅行者》中,男主人公马康抛弃20多年的老妻,选择现任女友,也是因为她与自己的性格截然相反,能让他见识自己的另一面及其独特的魅力。

  性格上的反差,会令彼此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但也会在相互磨合过程中产生矛盾,甚至冲突。2007年8月的夏天,燥热而烦闷,多乐茜因为艾伦重感冒时秘书佩吉无微不至的照顾而耿耿于怀,艾伦也毫不示弱,两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这种无谓的争吵本来只是他们婚姻生活里的小插曲。然而争吵之后,艾伦听到多乐茜所在的房间发出了巨大的声响,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在他的心头。当他踉踉跄跄走过去时,才发现房侧巨大的橡树已然倒塌,压垮了房子的阳台,也把多乐茜狠狠地压在了废墟之中。就这样,一场横祸从天而降,不仅夺走了多乐茜的生命,也带走了艾伦的快乐生活乃至灵魂。这是泰勒小说中最富有戏剧张力的场面。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艾伦陷入悲痛无法自拔。他想用工作救赎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忙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思念成疾,相思成灾,在没有多乐茜的日子里,艾伦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眠之夜。读书、看报都不能让他入睡,他脑海中回想着关于多乐茜的点点滴滴。也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帝,多乐茜终于在离开几个月后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里,这样偶然的“出现”给他原本已然苍白的生命瞬间添上了亮丽的色彩。他期待她的“归来”,害怕她的“离去”。在多乐茜每一次回归的鼓励下,艾伦也开始渐渐尝试新的生活,结交了新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就这样,他的生活又重新明朗起来。最终,艾伦意识到,多乐茜并没有真正“回来”,那只是自己思念过度而臆想出来的幻影。到这里,读者终于明白,为什么开篇时邻居对多乐茜的“回归”漠不关心,所有的线索贯穿始终又浑然天成。值得庆幸的是,艾伦在大悲之后也有了大悟,他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朋友的相处,与家人的沟通。更为重要的是,他终于顿悟到,过多地沉溺于过去只能徒增伤感,纪念亡妻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地活下去。于是他决定开始一段新的恋情,珍视当下的生活。

  “初学者的再见”,是整本小说的点睛之笔。读罢深思,初学者学到了什么,需要与什么再见?艾伦不仅仅体会到了初为鳏夫之痛,学会了与心爱的亡妻说再见,更体味到了颇多的人生哲学。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各种生活经历的初学者,也都该学会挥手告别过去,尤其是悲痛的过去。泰勒用她细腻传神的笔法,将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娓娓道来,她无疑是智慧且深刻的。心灵的启迪,积极的力量,是本书赐予读者最好的礼物。愿这位睿智的老人能继续写下去,继续用她的文字感动全世界的读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