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他是谁
香港安乐电影公司老板;百老汇院线创始人的“富二代”公子;李安、张艺谋、李连杰[微博]等大量电影人信赖多年的合作伙伴……
他做过
《卧虎藏龙》《英雄》《不能说的秘密》《色戒》《木乃伊3》等大量影片的制片人;创办香港、北京两家电影中心的艺术影院;捧红汤唯,为《海洋天堂》《寒战》等片的新人导演穿线、铺路……
在电影界,香港安乐电影公司的老板江志强是个传奇人物。江志强的父亲江祖贻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营影院,其创立的香港百老汇院线如今已是香港的主要电影院院线之一,票房产出几近全香港的半壁江山,而江志强从小就跟随父亲到世界各地买片。
虽然笑言自己“三十几岁前还是无所事事的富二代”,但入行后的江志强很快发力,担任出品、发行了大量影片,获得“亚洲最佳制片人”“亚洲最成功的制片人”等美誉。他与其他电影公司老板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从不以“是否赚钱”作为投拍衡量标准,而在凭借《卧虎藏龙》和《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之后,他却更多地关注和扶植新导演,甚至不惜利用多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助他们圆梦。
与此同时,江志强还率先开设了艺术影院。位于香港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及库布里克书店以及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是文艺青年们心中的圣地。江老板说,做这个纯属个人情结,只要没赔光,就会坚持做下去。
在生活中,江志强十分低调,他从未在自己的电影发布会上登台发言,平时也是背着一个双肩包,穿着一双球鞋,而且没有助理。这次专访结束后,江老板特意嘱咐说:“不要写太多啊,一点点就好了,很多人都说我现在太高调了。”
入行原因 “富二代”引进动画片遇票房重创
新京报:据说你的电影“启蒙教育”源于13岁跟随父亲到丹麦买片时看到的一部色情片?
江志强:对。(笑)我父亲去什么地方都非常愿意带小孩去,他从我们小的时候就带我们去世界各地看片,我们看了很多电影。但启发我做电影并不是那个时候,我真正投入这个行业很晚,都三十几岁了,才发现找到了自己终生的事业。
新京报:那你三十几岁之前都在做什么?
江志强: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富二代。(笑)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年轻人,到处捣乱,去玩,赌马。所以我总跟年轻人说,不用很早就确定目标,你需要一些人生经历,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你一旦找到,喜欢它到不眠不休的程度,你就一定会做得很好。现在年轻人往往都不喜欢,也没有这个心去下苦功。我那个时候每天都在看剧本、看电影、学习,睡得很少。
新京报:是什么契机启发了你投身电影事业?
江志强:当年我在父亲公司无所事事,有次我看到一部美国动画片后觉得很喜欢,就花了很多钱去宣传,而且把同档期其他所有电影都挪开。当时是暑期,同期原本有一部好莱坞大片上映,我就说,不放大片,我们的电影院全线只放这部动画片。当时我父亲问我:你确定?我说,确定。他就说,好吧。结果那部好莱坞大片大卖,我这部动画片票房是零,赔了很多钱。
这次失败对我触动很大,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失败啊!当时觉得不服输,决定再来。后来我在香港电影节上看到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我坐在第一排,到了之后发现坐在我旁边的是徐克(笑)。看完我就决定买下来。这部电影赚了很多钱,当时迪士尼是很厉害的,但我在香港把宫崎骏推到了与迪士尼同等的地位,所以宫崎骏在香港很出名是我做出来的。从此我也跟宫崎骏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他后来的十部电影都是交给我来发行的,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赚了很多钱。
我的启发是从失败开始的,所以现在我很重视失败,很喜欢失败。只要你能在失败中找到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你就等于把赔的东西变成了赚的东西。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投拍一部色情片?算是自己对电影最初懵懂印象的一个纪念。
江志强:没有想过(笑)。我希望电影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正能量,让观众觉得从影院里走出来赚了。
工作方式 每周去影院三次,了解观众怎么骂
新京报:都说你是工作狂,甚至曾在圣诞节打电话说“我们一起讨论剧本吧。”
江志强:没有啦(笑),我尽量不在假期打搅员工。这个说法有点夸张,可是怎么看待工作狂呢?比如说圣诞节你选择在家里看喜欢的小说,而我选择看自己喜欢的剧本,外人看可能是个工作狂,但对我来说这不是工作,是享受。
新京报:听说你每周至少会有一次去电影院跟普通观众看电影?
江志强:三次。观众是我们的老板,我经常要求我的员工,得去听听老板有什么吩咐,怎么说,怎么骂。
新京报:很多电影公司的老板都做不到这一点。
江志强:每个老板都有每个老板的本事,胜与负不是靠你每天都看电影的。在做电影的同行里,我不算最成功的,很多公司都做得比我大、赚钱多,我做电影是因为喜欢电影,这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而已。
新京报:安乐一直维持在50人左右的团队规模,有没有想过将公司继续扩展、酝酿上市?
江志强:我做事情喜欢亲力亲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跟我合作的原因之一,但扩展后要应付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我做电影从没想过每部都要赚钱。很多电影并不是今天能给出价值定位的,比如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越看越好看。这也是为什么公司不上市的一个理由,上市后,你怎么可能去拍一个不赚钱的电影?
案例1
海外市场(代表作:《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
他们很现实,赚到钱你才是我的哥
(2001年,《卧虎藏龙》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江志强回忆说,因为国内没有能同步上映,盗版的出现对票房打击非常大。2002年底,《英雄》在中国上映,该片在海外卖得非常好,江志强说,这来自《卧虎藏龙》的影响。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十面埋伏》。)
《卧虎藏龙》在全球影响很大,美国、欧洲等所有买这部电影的发行人都赚了钱,连DVD都赚了很多钱,所以他们就力捧《英雄》。《英雄》也很卖钱,尤其在亚洲的成绩很好,于是他们就追捧《十面埋伏》。以前我在海外,人家见到我的那种热情,我比范冰冰还红(笑),因为我能让他们赚钱。
现在他们见到我,远远地掉头就走。很现实,赚到钱你才是我的哥。现在中国电影已经没有海外市场了,很惨。有李连杰和成龙[微博]的片子会好一点,但到现在还是没有其他中国明星出来。每一个人都问,难道你们中国除了他们两个就没有人了啊?还就是没有!但韩国就有很多,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改革。
合作伙伴 李安和张艺谋都很为投资人着想
新京报:你跟李安合作《卧虎藏龙》时也是他最难的时候,难到什么程度?
江志强:主要是资金问题,因为在当时这部电影的成本太高了。当时中国电影是很惨的,国内没什么市场,古装戏在海外也没人买,但是李安就是喜欢这个武侠小说,他坚持做下去。李安第一部电影《推手》是我给他做的发行,后来大家成了很好的朋友,本来《卧虎藏龙》是徐立功来做的,徐立功是我的师父,但当时因碰到亚洲金融风暴,台湾那边的资金就跑了,之后徐立功又中风,李安就来找我。真的是经历很多困难,但好在我们做成了。
新京报:资金出现问题时,李安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