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王克臣:师承鲁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9日13:43 来源:文艺报 王克臣

 

 

 

  现实的报纸,大都留给杂文一席之地,这是极为宝贵的。甚至还有《杂文》与《杂文报》专门刊载杂文这一文体的报刊,尤其令人欣喜。

  杂文,确实受到了社会的重视。

  杂文创作,也日渐增多。

  请注意,笔者没有说日渐繁荣,仅仅是说多了起来。

  多了起来并非就是繁荣,至多是一种表面的繁荣。从目前看,也仅仅是多了起来而已。

  杂文绝不是可有可无、仅仅为了报纸副刊活跃版面的装饰品。杂文是最轻捷的武器,是匕首、投抢,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进攻性武器”。而日前报刊上发表的大量杂文,多属鸡毛蒜皮,引用一两个历史故事或典故,做些分析,然后虚张声势地做点儿批评,遇到人名地名,也多用“某”代替。读这类杂文,常常令我想起鲁迅小说《风波》中的赵七爷,他“仿佛握着无形的丈八蛇矛,向前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吗!”请诸位想一想,用这样无形的“丈八蛇矛”刺向社会丑恶,有何威力,可想而知。

  杂文,又须避免辱骂与恐吓。战斗的杂文不是粗鲁莽汉的恐吓,不是山野村妇的撒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好的杂文不乏情趣,不乏理趣与艺术的魅力,不乏敏锐的真知灼见与先知的光芒。试看鲁迅的《拿来主义》,仅仅2000字,写于1933年6月4日,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战斗力仍不减当年;其艺术魅力,其真知灼见,其情趣,其史识、今识、文识、知识、胆识,统统熔铸在这篇辉煌的艺术作品中,而目前在报刊上所见的杂文,少有这种艺术魅力,闹闹嚷嚷,声嘶力竭,自称呐喊鼓呼一类,却苍白无力,引不起读者的共鸣。

  “老兄,是不是把杂文的标杆立高了?”

  写至此,我脑海中似响起类似的责问,当然,却又使我想起另一个声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可取。取法其上,才有希望写出真正的艺术精品。打个比喻:倘一名乒乓球爱好者,仅仅满足于年年岁岁在本村、本乡镇的比赛中取个名次,能有希望拿到世界冠军吗?

  写杂文者,确应师承鲁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