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与雷锋同行”征文 >> 正文

“文学青年”雷锋(邓建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7日09:55 来源:人民日报 邓建华

  我这位老乡啊,在这个世界流星一样划过。22岁的有限生命,让这片热土成了好人的故乡。

  关于他的书籍、影视、图片……将那张艳阳天似的笑脸深深“存盘”几代人的脑海。他留下的故事、日记、文物……变成几代人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我很少写他,真的。不是别的,只因太多的人写过了。我不知怎样来叙说他22年的短暂与永恒。在他的纪念馆前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作为他的老乡,你的文笔为什么这么笨拙啊?

  几天前,我和几位老文化工作者商议,怎样将《望城文化志》整理出版。望城这片土地,与杜甫、欧阳询、怀素、郑板桥、曾国藩、毛泽东、李淑一等历史名人有缘。我们实在不能疏忽,这里还曾留下了青年雷锋的文学之梦。

  我的脑海里,蹦出一个概念:文学青年雷锋。

  是的,文学青年,不错,我们熟悉的雷锋。

  在雷锋的同事胡道明提供的文史资料里,我找到过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线索。雷锋,曾经是那么“贪婪”地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赵一曼》、《青年近卫军》等名著;曾经是那么勤奋地在木格土窗旁,嗞嗞响的油灯下,用那斜斜的字体摘抄诗句和民歌。他开过拖拉机、当过公务员、做过工、当过兵。他善交朋友,爱照相,同样还会“策”妹子。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他灵感的种子厚积土壤。熊春福、胡道明、彭正元……当时他身旁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活跃得如同春江“白鹭”,怎不叫本来就很不“安分”的他手痒。

  于是,他大胆改动《我把党来比母亲》的歌词;他把《我学会开拖拉机了》的“豆腐块”发到了1958年3月16日的《望城报》;他冲动地写出了短篇小说《茵茵》,抒情长诗《南来的燕子啊》,据说还有两万多字的家史……

  一个小小年纪的文学青年,叙事、言情、状物、写景、立论,竟然信手拈来,让后人惊叹。因为也做过文学青年,也曾经为文学而痴狂,我不停地猜想:文学青年雷锋是否为收到样报、稿费而欢呼雀跃?是否在“茵茵”的人物塑造中留下过心仪女孩的影迹?写下这一大堆的日记,莫不是考虑为今后写一部文学大作积累素材?为讨女孩子欢心,或许也写下过或长或短的情诗?作为文学青年的雷锋,假如活到现在,是否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成为知名的作家?是否成了望城文化史上须浓墨重彩记惦的人物?

  假如当时有互联网存在,在团山湖农场、在鞍钢、在军营,随便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作为文学青年的雷锋是否会写出许多令人叫绝的“帖子”?以他的善心和思考,也可能熬夜去给网友“跟帖”。

  22岁啊,人生苦短,诗一般的年纪。我的这位老乡啊,最终没能成为作家,在家乡人的记忆里,顶多也只有“文学青年雷锋”的概念。他留下的那些文字,终究没能成为让人品读的文艺佳作,但他这个人,倒成了高扬在几代人心中的道德旗帜。

  我无限敬仰,也深深遗憾。共产主义战士的丰碑树在眼前,文学青年雷锋的身影徜徉在我的心底……

  编者注:《雷锋全集(珍藏版)》(华文出版社出版)中,不仅收录了雷锋生前所写的日记、讲话、书信等,还收录了他创作的30多首诗歌、3篇小说以及9篇散文。这些文字透露出雷锋或许也曾怀揣“作家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