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通汇古今,以观当代——水天中谈中国美术在现当代的“通变”问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1日11: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杨雪

  编者按:通变是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过去的100年,不同立场、不同观念的人在谈论和实践美术的时候,实际上都是在变革图新的大前提下展开的。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实际上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国美术发展、通变之路。通变,是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这是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先生的重要观点,本刊就此采访了水天中先生,请他谈谈通变及其对当代美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融合中西,会走得更好

  问:水先生,您好!几年前您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即:通变,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核心。能否谈谈这个观点的具体内涵,您又缘何提出这样的观点?

  答:近百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对待中国文化时,往往容易采取要么彻底弃旧图新,要么完全继承传统这样两种比较极端的态度,美术界也有类似情况。我认为,对于中国绘画,特别是传统绘画,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传统才能延续下去。两方面,舍弃任何一点都不科学。上世纪20至40年代,也有一些批评家和画家提出过“调和中西”、“融合中西”,只会把中西两方面的极致都失去,认为这只能有坏处,没有好处。但是,我认为融合中西,将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结合起来,可以走得通,并且会走得很好。

  为什么?就中国文化而言,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因“鸦片战争”之后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才想到要接受新事物。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不断前进,不断创造的核心思想。正如先贤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并没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等艺术成熟得早,他们的艺术在很早的时候就达到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艺术中断了。而中国的艺术就因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接受新东西,不断地吸收外来因素,才没有沦为博物馆的陈迹,活了下来。

  问:那么“通变”,是否有变的“原则”?

  答:我所说的“通变”包含几层意思:一是我们要看到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变化就是生命,变才能活;另外,变,只有在原有基础上的变,才不会丧失我们的特性,不会丧失中华文化的本质。

  我记得作家王蒙在被记者问到中国文学还能不能保持我们的民族性,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时,他认为只要中国人继续存在,中国语言存在,我们的文学就一定会发展下去。我赞同他的看法,不必把艺术传统理解得过于狭窄,只要中国人继续生存在这块土地上,中国的艺术就不会丧失——民族的独立生存是通变的基础和前提。

  问:如何从美术史的角度观察“通变”?

  答:曾有一些美术界人士说,为什么我们有“中国绘画”的提法,而没有美国绘画、英国绘画等这样的提法,我们是否过分强调本土文化的特殊性?但是,西方艺术是以希腊和两河流域为根系发展出来的,只是后来形成不同的分枝而已,中国文化则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值得我们把这个特异性保存下来。但是,我们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时间却拉得很长,成果也不容忽视。如印度以及巴基斯坦的文化艺术就融入了中国文化,体现在中国的文学、绘画、雕塑等很多方面,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还有我们的佛教、哲学思想观念等,只是我们习焉不察而已。

  在近现代的中国绘画史上也有值得一提的,比如人物绘画。清末以前,中国画家基本不去画现实人物,尽管宋以前有过人物画辉煌的时期,但唐宋以后,文人画占据主流地位,在寺庙、宫殿,山水画逐渐替代了人物历史画,现实人物绘画可以说寥若晨星。到了清末民初,康有为慨叹,现在我们要想在乡间找到一个人物画家,已是找不到了。他希望中国的绘画能够中西融合,将来有能够将现实人物和山水结合起来的画家。20世纪以来,我们接受了外来绘画艺术的影响,又发展了本身绘画的传统,涌现出了很多表现现实人物的画家和作品并成就斐然。所以我们有了李可染、潘天寿这样的大家。潘天寿的画中既保留着中国画的神韵,又有现代艺术的气息,在他一个人身上,就体现了中国绘画通变的道路,不但是可以走的,而且会走得很好!李可染本是学现代派西画的,后来他把重点转向了水墨,他以前学的西方现代绘画不但没成为累赘,反而成为水墨画中的一种新的活力,比如他把光影这些因素融入到山水画中,所以他的山水画特别丰富好看,而不概念化、程式化。吴冠中先生也是如此。再如蒋兆和,他的《流民图》,塑造了100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形象,有卖花的、卖唱的、要饭的、喝大碗茶的……画得非常逼真,并且富有中国韵味,我们能从画中读到杜甫、白居易关心民间疾苦的诗歌意味。沿着这个传统,1949年以后,我们又出现了像黄胄、方增先以及年轻一代的冯远、刘大为这样的画家,他们都以表现人物见长,甚至可以说,将他们列入明清以前的美术名家之列,亦毫无愧色!中国绘画,因“变”使得人物画又保存了它的青春和生命。在他们的身上,都体现出“通变”道路的果实。

  “通”到哪里?“变”向何处?

  问:那么对于当代美术,“通变”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代艺术与过去的艺术在观念上有所不同,过去的艺术家常强调师承和门派,并引以为荣,比如齐白石常说我希望成为石涛、八大的门下,宋元以来的画家都是如此。到了现当代,艺术家即使是受到了前辈的影响,也极力遮蔽,他们要强调的是他的特殊性、当下性,强调自我,强调出新,要与传统,与习规,与程式拉开距离。但从美术史上的全局来看,他的创新实际上仍然是在接受了传统之后的新,不论是创新还是背叛,基础和起点都是传统。所以,通变的思路这种表述方式也许不一定为当代艺术家所接受,但是仍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观察当代,研究当代。

  问:以此看,“通变”中的“通”和“变”的涵义是否有所不同?

  答:“通变”就是既要完全熟悉、掌握、会通,同时,又有变化,而变化本身就是一种会通。我是强调,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需要了解我们的艺术传统和文化传统,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深度的批判。

  问:近年来还有一个现象颇受关注,有些中国画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位,但我们认为这些作品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的形象,如何看待这样的艺术现象?

  答:西方认为他们表现了中国文化特色,我们认为这是对我们文化的歪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史观之,历史学家所写的历史,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历史选择和历史结论写进去,每个历史学家都是片面的,个人的。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去找另外一种史书来看看,以此得到平衡。

  以最近一二十年来说,我们对民国文化有了新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实际上民国时期文化格局的特色在于它的包容性。就像我们现在喜欢讨论胡适和鲁迅的区别,如果只允许一者存在,那现在有什么可讨论的呢?艺术也是如此,我们既有刘海粟,又有徐悲鸿;既有齐白石,也有林风眠,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但他们能够在当时,相对现代来说更为狭小艰难的空间里继续发展,我想,在现代更为宽广,更为开阔的环境里,各种艺术理所应地更能得到繁荣和发展。

  问:那么以您个人的艺术观来看,“通变”在当代,应“通”向何处?又应如何去“变”?

  答:我觉得“通变”最关键的是要深切关注当前的中国人,用套话来说,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所思所想,欢乐苦恼,希望寄托……只有这样,才能够谈及你的艺术是变了,还是没变,是变新了,还是变旧了,是发展了,还是停滞了。如果舍弃了这些,去谈某一方面的艺术发展,恐怕是得鱼忘筌了。

  1950年代,艾青当时作为美术界的干部在上海给国画家做了一次报告,他说,画画要为现代人画,要画自己的画,不要画别人已经画过的画。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我们大多数人知道艾青是诗人,但他原是学美术的,是国立艺专林风眠的学生。这句话也不是艾青的发明,是国外的一个现代艺术家说过的话,在西方被认为是一个艺术真理。后来这句话引起很多国画家的反感,他们认为临摹前辈先贤笔墨,怎么能够否定呢?现在回头看,艾青说得很对!他是在说你要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地去从事创作,而并没有否定传统。这也就是我回答你的,“通变”,要“通”到哪里?又要“变”到什么地方去……

  水天中近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