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捷克新时期小说拾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0日13:53 来源:文艺报 木 土

 

 

 

  捷克的艺术传统由来已久,每年都有文学节、读书月等活动定期举办,杰出的新生代作家亦层出不穷,此文提到的作家基本上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在2000-2010这10年间,新时期捷克小说表现出几个主要趋势和潮流。近年来最为显明的倾向为自传性或称真实化。这一倾向乃米哈尔·维威格的个人特色,在他的作品《绝妙之年》,《又一个绝妙的年头》以及《娇妻正传》中皆有体现。维威格是捷克目前最具人气的作家,图书销量冠军,让批评圈又爱又恨。他专事写作,一般每年出版一本新书。维威格的书已被译成英语、德语等20余种语言,反映现代生活的小说大多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窘迫境况,然而故事情节设计精巧。

  “自传性”作家是一个很大的创作群体,他们选取平凡中上演的故事,然后从中探寻各种路径和突破口。有些作家直接引入疲惫不堪,甚或手足无措的主人公,他们的平淡无奇更易贴近读者的内心。平实的世界常常与都市生态,酒馆文化以及绘声绘色的奇闻逸事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最为道地的作家要数埃米尔·哈格。他的行文风格轻盈流畅,语言为传神的都市腔,充满自嘲的姿态,在他近期的作品尤其是《可笑行为手则》中,表现了融入自我反省的沉重主题(父亲离世)。哈格的书也被译作多种语言,最为成功的是《父母与孩子》,记录了父亲和儿子之间关于人生问题别具一格的对话。哈格凭借此书获得2003年度捷克“玛格奈西亚文学奖”的小说类奖项,以这本书为蓝本的影片也于2007年被搬上银幕。

  近10年来的捷克小说,大量显示出在异疆寻觅素材的倾向,这样的作品可以划分为“向西方”和“向东方”两类。如玛格达莱娜·普拉佐娃围绕克罗地亚的短篇小说集《盐,绵羊和宝石》,或埃德加·杜特卡以澳大利亚为题材的《小姐,屠夫来了》《孤寂之湾与被遗忘的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皆是其中杰作。

  流浪的法则,通向未知之境的旅途,异国情调的渲染,均为一种很好的自我逃避方式。许多人将旅途理解为一种更深的隐喻,也认为它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雅罗斯拉夫·鲁吉什的处女作《柏林之下的天穹》,甫一出版便将关注揽于一身,小说塑造了30岁上下,漂流不定的“逃亡者”形象。近期出版的《赫尔辛基庞克的终结》将20世纪捷克和德国的历史联结起来。纪实小说家马丁·利沙维可谓“漫游”作家中的异类。两卷本的家族编年史《西伯利亚之旅》以精妙的结构,丰盈的语言,精确地捕捉到当代人的同感,引起强烈的共鸣。利沙维近期的作品《疗治者》和《四柱岛》,依然保持自己的风格,以小人物的故事记载了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形态。佩特拉·胡洛娃也将“旅程”的概念应用于自己的部分创作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以蒙古草原为背景的处女作《我祖母的回忆》。

  亚西姆·托鲍尔的语言风格与胡洛娃相仿,他在空间方面,主要是时间上独出心裁。托鲍尔可以在时间轴上从现代穿越到不知何处的时空中去,他所构建的隐喻对于读者而言既具有挑战性,又格外诱人。他最近的作品《尼古丁漱口水》和《冷国》的故事则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俄罗斯前线。托鲍尔是剧作家约瑟夫·托鲍尔之子,他的创作构成捷克地下文学的一部分,已被译成15种语言。2010年,托鲍尔获得捷克“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奖”;2011年,《尼古丁漱口水》的英译本获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提名。

  书写远离现实内容的作者相对较少,近10年来,最受青睐的形式为长篇家族史。大多数小说家的叙述通常会呈递一个家族涵盖整个20世纪的编年史,充斥着战火硝烟及体制的变迁。安娜·佐诺娃《罚与赏》描写摩拉维亚苏台德地区的生活中引起激烈争论的事件;巴维尔·布里茨的《家长制往昔的名望》描绘了乌克兰家族在20世纪传统的断裂;玛尔盖达·贝拉托娃的首部作品《指引家门的黄眼睛》则关乎四个女人的命运中故土与移民的抉择。拉德卡·黛奈玛尔高娃讲述捷德之间罪孽和宽恕的《希特勒的钱》也获得了成功,不仅获得德国文化节“乌瑟多姆文学日”的授奖,黛奈玛尔高娃本人也在2010年成为纽约文化节“欧洲新小说”的嘉宾。托马什·兹麦士卡奥试图从这一受到普遍偏爱的小说模式里转变方向,他的处女作《楔形文字的情书》在家族史内渗入超现实的哲学想象。体裁的杂糅,信笺的调用,穿插的讲述,捷克小说的后现代风貌始终生气勃勃。

  青年女作家佩特拉·索古鲍娃在第二部小说《消失》中,将家庭记录为一种殉难,童年即为最深的创伤,传达出一丝愤世嫉俗的辛辣。该书成为2010年“玛格奈西亚文学奖”的年度图书。伊莱娜·都丝高娃和彼得·沙巴赫的创作锁定的是前捷克斯洛伐克“正常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生活,两位作家对于少女,尤其是孩子,带着欣赏的眼光,在前者的《奥涅金是俄国佬》和后者的《醉香蕉》里可见一斑。

  丰裕的表现力,巴罗克式的繁复描写,足以填满读者对于故事的渴求,这便是后现代作家伊瑞·格拉道赫维尔和米洛什·乌尔班的特色。格拉道赫维尔的小说《诺言》于2010年位列德国《世界报》最佳侦探小说之一。乌尔班的作品具有哥特小说的神秘色彩,充满谜团和后现代的游戏。他的译本在西班牙、葡萄牙地区销量较高,2010年,乌尔班小说《七座教堂》的第一部英译本得以发行。

  近两年来,美国迅速引进米哈奥·阿伊瓦斯的两部小说《另一座城市》(2001)和《黄金时代》(2005),后者被亚马逊网站选入科幻小说类榜单前10位,译本获得英美几项翻译大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