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策展:为艺术营造对话空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0日13:46 来源:文艺报 蒋岳红

  为何?何为?如何?我们这样追问着当代策展的方式,又何尝不是在这样追问着当代艺术的主题。

  第一次在北京参加由纽约独立策展人国际(ICI)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主办的题为“未来的美术馆:策展与机构”的工作坊活动。这次项目似乎秉持了ICI培训系列课程一贯的提问作风,一次又一次地在特定的环节和场合里反复追问着:为何?何为?如何?

  为什么策展?

  倘若我能够借由美术史去看见、去听到、去说出今天的艺术现实,策展实践则提供给我一种介入今天艺术现实的方式和途径。展览是把自己对当代艺术实 践的观察和批评视觉化呈现出来的一个形式。借由它去营造的,既是自己与艺术家及其作品对话完成的一个空间,也是观众与展览对话开始和进行的一个空间。而我 贪图的莫过于是可以在这些空间中捕捉得到的绕梁余音。

  这一期培训项目的主题是一句提问——“未来的美术馆?”我想,任何关于未来的想象和诠释都会来自于我们对于过去和当下的评估以及选择。同样的, 针对未来的任何疑问和猜测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历史和现状的反思和检讨。我之前的策展实践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展览和如何做一个好展览,当“未来的美术 馆”这个开放性的题目摆到面前时,我自问:我为什么要在一个美术馆的空间里去策展?我想要在这个特定空间里创造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对话将会以 何种形式出现呢?正是这些萦绕脑间的问题帮助我在准备培训课程所要求提交的展览计划和展览评介时,有了跃跃欲试的兴致盎然——带上你的问题去交流,交流才 会生效。

  什么是当代独立策展?

  这期项目的成员聚首围坐——其中不乏策展名人凯特·福勒(Kate Fowle)、田霏宇(Phil Tinari)和麦淑菲(Sophie Mckinnon)。我恍然看见一个镌着“什么是策展?”的陀螺开始了它的旋转,我们每一个人就此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我看到的是差异和不同。此时此地,差 异和不同并不仅仅关乎国家和群体、历史和文化,而是与个体经验以及选择相关。

  凯特主讲第一场讲座“策展至今”,是询问也是提问,是梳理更是提示。那些总在不断翻新着的有关策展的定义,天然地来自于策展理念和策展实践的不 拘一格。在凯特的讲述框架中再度遭遇到一些并不算陌生的名字和展览时,我曾经的一些观察会变得印象深刻:无论是德国的亚历山大·杜尔纳 (Alexander Dorner)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氛围空间”(atmosphere room),瑞士的哈罗德·史泽曼(Harald Szeemann)对于展览之“做”独具的史家慧眼,还是美国的沃尔特·霍普斯(Walter Hopps)让当代艺术实践声名显赫的天赋异禀,又或者是杜尚(Marcel Duchamp)和汉斯·哈克(Hans Haacke)等艺术家的展览实践对于展览体系及模式的影响和助推。先锋性或者说颠覆性的策展概念的提出和确立,都是针对一个基本框架提示出来的新的解决 之道。凯特引用了瑞典策展人玛利亚·林德(Maria Lind)描述策展实践时给出的“棱体架构”——观众、策展人、空间、艺术/艺术家各为一个顶点,彼此相连,时时处于活动中。多纳和霍普斯的中心点偏重与 观众的关联,而史泽曼则偏重与艺术家的关联。策展中针对任何一点的思变都足以让整个策展局面为之一动。

  什么是策展思维?长征艺术空间的卢杰给出的回答是“找出上下文”,即让作品回到它的语境中。他也直接置疑独立策展人“独立”的合法性。独立是不 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假装置身事外。以他的中国经验出发,策展人曾经的冠名是组织者(organizer)。中文的“策”指的是Strategy,即有战 略和计谋。好的艺术家就是策展人,比如邱志杰和徐震的没顶。他也承认,定义策展的标准很多,有各种层次的策展和策展人。卢杰的观点对我很有触动:每个人都 需要去面对现实处境回答——你会在哪一个层面上去提升你的策展思维和推进你的策展实践?“独立”是不是可以被理解为某种超越身份和职位的知识分子的良心和 责任?福柯和萨义德对何为“知识分子”都有论述,相比福柯的“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批判的锋芒”,萨义德的“旁观者+业余者+搅局者”更具有实操性, 也更能够给人以希望和动力。

  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主讲“思考当代策展”。让我有启发的是他询问“当代”一词会在何种情形下被使用。“当代”通常意味着差异,意味着不同的时空和宗教信仰并存。 我想,“当代”意味着杂糅。在艺术史的语境里思考何谓当代艺术时,我会倾向将其视为有别于现代艺术、又与现代艺术并存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我们将现代艺术 的表达形式看作是宣言和演讲,当代艺术则是对话和交谈,会更注重观众的互动和参与。为何?何为?如何?我们这样追问着当代策展的方式,又何尝不是在这样追 问着当代艺术的主题,以及当代设计的可能:它们各自出发,尝试给出的始终是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思维——对美术馆、美术馆收藏以及美术馆与观众互动关系的重 新定义。这一系列策展实践的当代转向与当代艺术实践的趋势可谓是如影随行。那么,如何将你的展览植入一个足以产生问题、引发思考的语境呢?这个语境一定会 与艺术家、艺术作品、观众和特定的场所发生关联。

  如何策展?

  我眼前一直旋转着的问题陀螺终于不再游离,它持续在转的那个定点也正是培训项目核心的指标任务:如何实质性地提升你最初提交的展览方案?如何可以在找到它的可行性时又不偏离最初触动你的那个问题点呢?如何策展?如何具备将一切抽象的思考转化成具体事项的执行能力?

  嘉宾讲师,几乎清一色都是来自美术馆的干将。他们各自身处的机构和背景其实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个人讲述的机构经验、展览个案和策展方式,包 括其间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向我们展现出各种各样鲜活而生动的选项。来自越南西贡的毕周轶(Zoe Butt),她所做的是让当代艺术在西贡从无到有。从零起步,如何去定义和找到她的展览要面对的公众?巴西的Inhotim 是一个不断在增加艺术空间的名副其实的新形态美术馆,它就像一个块茎在生长。该馆艺术文化项目副总监罗德里戈·莫拉(Rodrigo Moura)遭人羡妒,因为他如同是在天堂里工作,周遭满是源自艺术的挑战和惊奇,他要在大似无边无界中找到能够付诸实施的架构。斯洛文尼亚的泽丹卡 (Zdenka Badovinac)挑战的是原有的美术馆逻辑,她认为美术馆不只是一个空间,也是一个注定会被赋予更多形式的概念。在她看来,呈现艺术作品会有很多不同 的方式,如何与本土的主流文化语境生成有效的对话是她的关注点。

  “当美术馆遭遇策展”——广东美术馆的“广州三年展”项目是王璜生当年在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实践上最令人引以为傲的“破土”之功。任职MOMA的 韩国策展人郑道栋应对的是如何将美术馆本身的历史纳入到策展语境中,而他策展的一系列个案也同样投射出他对于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史关联的持续关注。日本森 美术馆的片冈真美“与时俱进的跨机构策展”,倒是在客观上提示出了与中国当下文化经验相类似的视角。

  他们诸多的精彩故事也在提醒我们:在不同的现实、文化和历史语境中,面对具体的空间,任何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实都是个人的经验和选择,压根儿就不可复制。何人、何时、何地——这些非常具体的问题,你都需要逐一找到解决的办法。

  此时我才更能体会到秦思源和凯特对策展工作流程提出建议的用意何在。如何制定展览预算,如何筹备展览费用,甚至包括如何将各项事务分类,如何制 定逆推的时间表以及展览资金出入的逐项细节?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各具神通的策展人,也是在最基本的一个展览工作框架之中大展身手。其间的令人喝彩之 处,正是他们在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时,脚踏实地所给出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任何所谓的天外来笔,都要从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并最终落实在这个最为根本的框架 之内。之后在单独会谈时,这样的体会被强化。因为针对你方案陈述的提问和建议都是直指要害的根本问题,你休想对任何一个基本问题背转身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