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爱国忧民,应是不可或缺的主题

——纪念伟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研讨会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04日09: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高 昌

 

 

 

 

 

 

 

    11月28日,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华诗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伟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李瑛、刘征、郑伯农、张同吾、李文朝、周兴俊、周清印、张桃洲、薛天纬、周笃文、蔡世平、霍俊明、王玉明、高立元、赵仁珪、钱志熙、李小雨、张桂兴等著名诗人、学者6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委托诗人王改正宣读了他为研讨会所作的致辞。郑欣淼认为,杜甫不仅是一位生活于8世纪中国诗歌巅峰上的巨人,而且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探讨他的诗歌成就与人生经历,加深对其艺术追求与人格践履的认识,继承他的精神遗产,这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中华诗词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刘征、周笃文、张桃洲、薛天纬、蔡世平、霍俊明等先后发言,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阐述了杜甫诗歌精神,特别是他爱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思想。与会者认为,杜甫始终以人生与社会为关注的对象,把安邦济民视为自己的使命,采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他虽然有过种种的不幸和委屈,有过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但没有沉沦,也没有做遁世的隐者。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超越了儒家的传统信条,即不管穷达与否,都要兼济天下;不管是否在位,都要谋政、议政。杜甫是一位伟大的仁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理想的楷模,在他的身上,凝聚和发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他既反对南朝诗歌的浮靡风气,又高度评价其在丽辞和声律方面的艺术成就。杜甫诗歌创作取得伟大成就,与他的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的态度是有重要关系的。他的创作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使其诗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是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既重视继承、吸收前代书面语言,也注意民间口语的运用。杜甫在“炼字”“炼句”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自铸伟辞,使语言更为精妙,使诗意更为精警。他在诗歌的意象经营与章法布局上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造诣。

    与会者表示,弘扬杜甫诗歌精神,就是要像杜甫那样热爱祖国、关注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直面时代主题,特别是传统诗词要注意强化时代精神。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说,时代题材涉及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选取时代题材,是每个诗人的创作自由,但爱国忧民,应是不可或缺的主题。愿我们弘扬杜甫的诗歌精神,热爱祖国,关注人民,创作出无愧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诗作。

    “今夜,我的心/上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的上游/湘江,可记得/苍烟紧锁的一棹孤舟……”著名诗人李瑛为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而创作的这首《湘水悲歌》,经朗诵艺术家朗诵,打动了研讨会现场许多人的心。由青年博士用昆曲演唱的《登高》等杜甫名篇,也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