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海淀之北》:那一代中关村人滚烫的青春梦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30日16:02 来源:北京日报 牛春梅
《海淀之北》剧照《海淀之北》剧照

  一棵茂盛的老树,一栋将拆的老屋,一个亲切的早点摊,几个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正在进行的2012北京优秀剧目展演中,话剧《海淀之北》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关村搬上舞台,无论是剧中的舞美,还是故事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真实生活质感,似乎伸手就能摸到那一代中关村人滚烫的青春梦想。

  《海淀之北》是北京市文化局向林兆华工作室邀标创作的重点剧目,编剧孟冰经过数月的深入调查采访,以一个小院里几户人家的生活展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的中关村。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硅谷”,但编剧的视角却并未停留在高科技人才身上,而是以更丰富的视角和素材回看中关村。剧中既有潜心研究“中国制造”软件的大学生王立冬,也有卖早点的四川幺妹,还有当销售的甄诚,拉板车的郭兵,卖电子元件的小摊贩……

  大学毕业的王立冬放弃了斯坦福的奖学金,也放弃了女朋友,埋头在出租屋里研制“中国制造”软件。这个故事听上去非常主旋律,但《海淀之北》却通过多元的舞台表现,让观众不仅耐下性子来看这个戏,而且乐在其中。剧中有许多事关改革开放的政策需要交代,剧本选择让大家在早点摊上一边聊天一边带出政策和精神,主要叙述者郭兵有滋有味儿的天津话,让叙述的过程更加生动。剧中最活泼的角色甄诚由相声演员李林饰演,他上蹿下跳的幽默表演不仅推动剧情发展,也为该剧增加了更为丰富的色彩,承担着让观众笑起来的重任。而《一无所有》、《外面的世界》等熟悉的流行歌曲穿插在演出中间,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剧中人的选择和追求更加感同身受。

  中关村是拼搏奋斗的代名词,梦想孵化地,《海淀之北》剧组里的年轻人也在这里经历着梦想的孵化。“大导”林兆华一向注意培养年轻人,此次他又将该剧的导演重任交给工作室的年轻演员王丁一。以前从未执导过大剧场话剧的王丁一说,“大导”给了他充分的自由,除了整体风格的把握外,剩下的都交给了年轻人,让他在演员之外发现了新的空间。对于年轻人的表演,林兆华则要求他们不要一板一眼地,“演戏就是玩,就是游戏,不要有什么条条框框。”

  剧中人的执著也感染着剧组的演员。青年演员闫楠在《海淀之北》里一口气饰演了四个角色,他说整出戏“就在不停换衣服中度过了”。虽然这样的龙套角色观众根本记不住,但闫楠说,演员虽有好坏,角色却没有贵贱,“比起男主角,他更希望去演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虽然这部排演了两个多月的戏,只演了四场,但这些年轻人坚信,好的东西一定能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