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是英雄片更是青春片——导演刘一君谈电影《青春雷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30日14:11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 博

  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影片《青春雷锋》是一部英模传记片,但导演刘一君却宁愿把它看成是一部洋溢着梦想与激情的青春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影片没有表现雷锋的牺牲,在结尾处,风华正茂的雷锋目光坚毅地望着镜头,望着观众,铿锵有力地道出了他那段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青春雷锋》之前,有三部表现雷锋的影片最为著名,分别是1963年八一厂摄制的《雷锋》,1979年八一厂拍摄的《雷锋之歌》,以及1996年紫禁城影业摄制的《离开雷锋的日子》,风格各异的三部影片有一点十分类似,那就是整体基调颇为哀伤。的确,我们很难不将年仅22岁便离开人世的雷锋与“悲情”二字紧密相连。然而,《青春雷锋》却反其道而行之,青春的节奏与明快的风格,成为影片最大的特色。

  “雷锋是尽人皆知的英模人物,《青春雷锋》必须找到全新的切入点,去重塑一个新鲜的雷锋。”刘一君为自己定下了很高的目标,“我们最终的选择是,将视角放低,再放低,以平视的角度去审视雷锋。雷锋虽伟大却平凡,既然他是个凡人,就不该总是被我们‘仰视’,我希望通过影片表达一种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而又‘接地气’的雷锋印刻在观众脑海中。”

  在这样的创作原则下,刘一君重点表现了雷锋的三种“情”——他与张书记父子般的亲情,和玲玲间朦胧的爱情,以及与乔安山深深的战友情。“每一种感情都促使雷锋走向成熟。两年的入伍时间,他从一个邻家的‘小弟弟’,成长为一位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刘一君说,“我希望将一个质感丰盈的雷锋还原给观众——他勤劳刻苦、努力上进,但也有自己的委屈和烦恼,也有思想的矛盾与情感的波折,这样的雷锋,才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

  在当下,拍摄英模题材电影常常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影片因为缺乏商业性而很难与观众见面不说,各种缺乏理性和建设性的嘲讽与谩骂也给英模题材影片创作者制造了许多舆论压力。“一段时间以来,或多或少受到后现代‘解构’、‘反权威’、‘反崇高’、‘反英雄’、‘还原’等思潮的影响,很多人在创作英模题材影片时,多了一份藏着掖着的羞怯、谨小慎微甚至木讷,却少了一份真切的感动。”刘一君表示,“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羞答答地去躲避崇高。我坚信,雷锋是真实的,以‘雷锋精神’概括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是真实的。‘雷锋精神’正是牢牢植根于那个永远睁着澄澈的双眼、平凡却又伟大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尽情歌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