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马相武:来自民间的“微”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8日10:44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由·全民

  ○记者:自微博兴起以来,关于微博言语方式的探讨也逐渐展开。“微文学”与我们传统所理解的文学有何不同?

  ●马相武:如果我们把传统文学看成一个阶段,那么互联网则带来了网络文学时代,而微博又催生了微时代的微文学,这种变迁是和背后的技术因素紧密联系的。上世纪80年代,小小说和微型小说特别盛行,相关刊物发行量极大,互联网时代来临后这种文学形式的繁盛消退了。当时对小小说的篇幅限制是一千字左右,今天以微博为载体的微文学是140字或163字,很短。篇幅只是表面现象,根本上来说,是传播平台和技术因素在起决定作用。这个时代的技术变化很快,尤其信息技术,既与人的需求直接相关,又有商业动力、文化动力,容易形成盈利模式,所以瞬息万变,不断被开发更新。微博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应该以文化的眼光、社会的眼光看待微文学现象,仅从文学的角度看是不够的。

  但所有微文化都可以从文学角度看,因为语言都有一定的文学性。存在于论坛、博客、微博以及独立网络文学中所谓的文学性,不能狭隘地等同于传统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才有的那种属性。普通日常的对话也有文学性,只不过文学价值有高下之别。我们不能说什么语言都是文学,但大部分具有文学性是可以肯定的。微博语言都是文学语言是说得通的,都是文学体裁、文学作品是说不通的。的确有很多微博样式和传统的文学体裁有相通之处,我们现在有微小说、微剧本大赛,微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文化,微文学只是微文化的一部分。这里的“微”具有两面性,它给传统文学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消极兼而有之,它在推动传统文学发生剧变,这种推动也表现在破坏。

  ○记者: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微文学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马相武:王蒙曾说唐有诗,宋有词,明清时期有小说,我们这个时代有段子。段子产生于民间,是充满生机的存在,敏感是它的最大特点,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在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微文学也是自由的存在,只要不违法,不恶意攻击,发布什么都可以,复制转发都可以,构成了非常喧哗骚动的时代,大的声音、小的声音可以共存。这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这曾经是很伟大的文化理想、社会理想。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时代人人都是文学家、艺术家;毛泽东的文艺理想也是如此。可以说,微博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全民写作,人人都是写手,没有文学才能没关系,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在微博上,很可能会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这一庞杂的语言场中产生了某种文学化、艺术化、风格化的段落,被网民概括为“某体” ,对最新、最热的现象、问题进行反应,以小搏大、以少积多,有可读性、有趣味。这种“有趣”是广义的,不是简单的“逗乐” ,有可能是震撼、启迪,感性的居多,如咆哮体,也有理性的、智慧的、知识的内容,如禅师体。在时效性上,并不是全部的“体”都会随着时过境迁而消逝,新的“体”会不断出现,少部分“体”一直有流传价值,会反复出现。这与口头文学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以往的口头文学难以保存,而互联网的存在,使微文字的保存和传播更具有便利性。

  “微”成一“体”

  ○记者:您所说的“风格化”的段落,这几年流行过甄嬛体、禅师体、淘宝体等,名目极多,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马相武: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体”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体裁。“体”其实是一种段落,用传统文学的术语来表达,它符合段落的概念。很多情况下,“体”的形成是以别人的某个说法为基础自己创作一个段落,譬如对广告、标语的创意,小说、影视剧的对白进行模仿,然后传播,以至于群起而仿之,有很强的互动性、模仿性和虚拟性。这种模仿同时也是创新,也具有文学创作的性质,“体”具有文学性,甚至是相当精彩的文学性。所谓“微” ,既有篇幅的含义,又有技术的含义,因为微博是一种信息载体,微信息的传播和网络、手机有关,传播工具代表了微现象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有文学性、超文学性,也有非文学性。其实,这种“体”也不只是局限于文字。现在已经出现了多媒体的微现象,传播微信息更多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中国网友群体改词翻唱《最炫民族风》 、各国网友群体模仿《江南style》并制作成视频,这些在未来可不可以称为一种“体” ?过早地给“体”下定义是有风险的,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文化现象,微文学可能只是它的初级阶段。而且,微文学有时候很难说是一个人的一篇作品,更多情况下是很多人的一部作品,有多媒体介入,由群体合作而形成的公共写作,你一句我一句,只看其中一条微博没什么意思,一个集群都看了才有意思,这种形式的创作还可以产生很庞大的作品。

  ○记者:为什么会有无数人“排队”转发甚至“填空”创作?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马相武:社会是有情绪的,社会上任何一个现象,甚至一句话都会在民间产生反应。民间创作来源于情绪,微文学是民间情绪的反应,但不见得民间情绪越高涨、社会问题越多,相应的微文学就越繁盛。微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具有大众性、平民性,同时又有即时性、互动性,便于所有人把自己的情绪立即表达出来。每个发布者都是社会的细胞,他们用微文学的形式把感受表达出来,有一些有构思,有一些没有构思,日常随意的文字会被筛选,像“体”这样获得规模性传播的微文学往往是大众选择的结果,与社会热点有关。“体”是被某些受众选择的特殊段落,一组对话、几句诗词,选择某个段落是因为它对于某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有意义,这是最大的动力。传播者对其中的标志性语词、句子进行模仿,可以或多或少把自己的感受和才华放置于其中。每个人身上都有潜在的文学才能,这段文字本来很有意思,改写后再和他人形成互动,意思不断地被生产出来,通过语言的加工和创造,表达个体意志且令别人看到,是“体”的魅力所在。

  所有人都是有感而发,有趣味也有反讽,有某种看法在其中,可能不是正向的,可能是反感,这是形成“体”的很大动力。网民会对社会现象、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产生看法,他们的看法又会诉诸文字。比如有人对新版《红楼梦》有看法,刚好剧组有个女演员因为台词背多了,用“红楼体”写了自己的一段日记,她就变成“红楼体”的首创,这样的段落就会被无数人转发,不断演化和变形,总体上包含着对新版《红楼梦》的某种批评,以及对演员文化水平的调侃,并不是严肃的批评,只是觉得既好玩,又表达了某种情绪。很多“体”都是这样产生的。

  “体”可以看成一种跟帖现象,一个人写了一段“红楼腔” ,别人会明白他在模仿《红楼梦》 ,你模仿,我也模仿,十人百人都来模仿,动力是自我抒发、自我展示,会有成就感,个人随意发布的微博被人阅读的几率并不大,但写成“体”就会有一定的阅读量。以往的个人创作被阅读的机会也不多,现在网络可以实现,微博提供了更多机会,为人们所重视。尤其像“我爸是李刚” 、“这是一个奇迹”等极其具有代表性,且家喻户晓,有一定的传播动力,在前边加上自己的创造,很好玩,比如“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也赋予其合理性,百余字的段落可能不那么容易大规模仿拟,但这样的句式很容易令人们群起而仿之,这个现象被简化成一两句话,就好像脑白金广告词,“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意义存在于第二句话,第一句通常是天经地义的,两句放在一起,好像《信天游》里的比兴,易于炮制。这样产生一个对话的集群,汇合出来的意思异彩纷呈,组合起来很壮观。

  ○记者:那应该如何衡量这类微文学的价值?是不是与转发、创作规模有关?

  ●马相武:价值是多方面的。所谓价值大小,有时候看社会性,有时候看文学性,有时候是重合的,有时候是分裂的。像“我爸是李刚”只是以一句话作为触发点,没有什么文学性,“甄嬛体”文学性很强,但不见得有“我爸是李刚”那么多共鸣。微文学的价值衡量标准和传统文学作品是相通的。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在微博中体现出来,某一“体”引起轰动、有很大回应,要么是因为社会性,要么是因为文学性,发布者的身份很重要,因为身份也是是社会性的一部分,可以反映人们对他的名气的接受,以及他对社会影响的大小。

  那么微文学会不会产生经典和大师?我认为这是难以期待的。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最伟大的诗句,你说哪一个比较厉害?唐代张继只留下一首诗,今天的流行歌曲都还在吟诵。微文学与此有相通之处。某个“体”被留存下来,像广告一样流传,留下经典的人是无名的大师,有名的段落不一定有作者的名字,因为作者可能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人。

  网络上的文学现象是大小并存的,微文学篇幅很小,但影响很大,这个小不是孤立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就一个问题发表的微博,每条几十字,总体篇幅是很可观的,发布长微博的工具也在产生,可以说微博这种信息载体、传播方式的能量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但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没有认识到,并不代表微文学一定会达到多高的巅峰,一定会有多么巨大的文化力量。只能说,影响还在继续,文学成就很难说,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代表文学成就非常高,这样看微文学才是比较正确合理的态度。

  小中见大

  ○记者: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出现带来了自媒体时代,让写作变得触手可及,那么微文学是这个时代的独有产物吗?

  ●马相武: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福利蒂克布朗写过一篇最短的科幻小说,翻译成汉语只有25个字:“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这是一篇精彩的“微小说” 。陶渊明有一篇《陨盗》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也是非常典型的“微小说” 。“微小说”这个名称在中国古代没有,但以短小精悍为特点的文学现象古已有之,如《山海经》 《战国策》 。群雄纷争的年代,一两句精炼的言论可以影响君王决策、国际关系,一两个说客影响政治和外交,就是依靠对话和段落来完成的。明清笔记里有大量的微文字, 《笑林广记》里有很多古代的笑话段子。

  我们这个民族有语录文化传统,孔孟老庄的著作几乎都是语录体, 《诗经》其实也是一种语录,收集了大量当时民间的诗歌,篇幅短小,甚至只是几句对话。我们民族古代的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体裁也说不清楚,《史记》可以当散文看,也可以当小说看,小说、散文、戏曲往往相通,戏曲里的唱词是诗歌,讲的故事像小说。在中国“体”的概念是最含混的,是相互突破、搭界和跨界的。所以,微文学并不是自媒体时代突然蹦出来的新事物。汉语的语录传统始终一脉相承,今天谈论微博:微文化和微文学,不能隔断古今的这个联系。只不过,今天所谓语录体,与以往在技术和理念上有着极大的差别。

  ○记者:自媒体是真正的自主性平台吗,微文学的众声喧哗当中存在哪些非自主性因素?

  ●马相武:鲁迅曾在讨论国民性的时候提出“看客”的概念,现在有个词叫“围观”,社会舆论就存在于“围观”与“被围观”之中。有人说微博群体自说自话,实际上那并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一种交流沟通,发微博是为了给别人看,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纯然的自说自话应该写在日记里,写在微博上就不是自说自话,虽然姿态是自说自话的。“早晨起来就是不想吃饭”也可以写,当然可以说是写给自己看,但同时也是给别人看的。完全一个人自说自话的微博是不存在的,有人说微博缺乏公共性,有道理但是不全面,实际上它同时存在着个人性和公共性,纪实性和虚拟性共存,自说自话和交流互动同在,正如在“体”这种群体性模仿行为中,每个人根据某一“体”的特点写出的段子又何尝不是创作,“体”的模仿性和创新性也是同在共存的。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和赵朴初曾有一次对话,毛问,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佛教有没有这个公式?赵朴初:有。毛泽东再问,为什么?是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赵朴初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看待微文化需要赵朴初这种思维方式,看似矛盾的属性却是同时存在的。微博的小,体现在它的个人性、即时性,微博的大,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社会性,今天人们的阅读已经“碎片化” ,因为每一条微博只有一百来字,但一个人一天所读的微博有可能就是一篇上万字的鸿篇巨制,微文字的特点就是阅读接受过程不断被打断,不断产生互动,不断向外链接。自媒体和大众媒体有矛盾性也有可整合性、可合作性、可融合性,它们可以汇成一种声音,自媒体是个人的平台,“自”包含自我、个性、主体、自由、私人的意思,个人的情绪、生存状态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它和社会情绪、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一定会有所重合。因为一切公共性都是由个人组成的,自媒体可以汇成庞大的嘈杂的声音,绝大部分声音会被淹没,而少数个人性与公共性达成汇合而发出的声音不会被淹没,会变成公共的文化现象。

  (记 者:怡梦   受访人:马相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