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作家,应发出有如灯塔光芒的声音

——“中国文学论坛”第十次主题研讨会访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8日10:31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连杰 见习记者 丁佳文 制图 孟宪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在普遍重视文化发展的当代社会,文学的触角延伸向更加深广的领域,与大众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从传统的印刷出版向数字出版进军,网络文学风起云涌,以文学创作为基石的影视、戏剧、歌曲以及动漫等其他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催生出对文学创作的强大社会需求。登上了日渐广阔的文化大舞台的当代中国作家,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面对名利诱惑,面对责任与担当,如何融入时代,在时代的语境中怎样作为,在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思考,日前记者采访了在津参加“中国文学论坛”第十次主题研讨会的作家、诗人、资深评论家和学者。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作协、北京作协、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自由谈》杂志社、天津市和平区文联等单位。

  文学为文化产业市场引领方向

  文化产业市场规模的迅速壮大,对资金和从业人员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以电视剧为例,据报道,作为世界电视剧产量第一大国,我国电视剧总产量从2010年的14800集、2011年的2万集,发展到今年的33877集,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电视剧的制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投入资金已达100亿元的巨大市场。此外,诸如微电影市场等其他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也“钱”景诱人。然而,在各路资金和人才向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创作的疲劳与资金的亢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2012年电视剧一年的播出量大约只有7000集,电视剧产量超过市场承受力近5倍,3/4的电视剧无法播出。虽然电视剧产量过剩,但热播剧、精品剧却并不多,业内人士甚至将半数产品视为“垃圾”烂剧。这些低水准的文化产品,却吸走了社会稀缺的文学创作资源。许多作家把才智和时间花在了为四处圈钱、急功近利的文化产品赶工粗糙的文本,甚至一些有才华作家也自废“武功”,沦为速食文化的写手。时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但能够支撑这个平台的绝不会是没有经过灵魂陶冶的松散堆砌的文字。这个市场留给真正能触动人们灵魂、影响一生的作品的空间,绝不是流水线产出的“山寨”文化所能填充的。文学创作的立意和选材,决定着许多艺术作品的方向和价值,优秀的文学创作,不仅是大众的呼声,也是时代对作家群体的要求,更是作家不可推卸的职责。

  ■ 作家提供的不应是一些境界狭小的作品

  梁鸿鹰(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说,当代中国人经验的复杂性、多变性、丰富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状况,这样大的背景,对文学创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时代大的变化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文学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文化产品的品格、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家应对现实的独特性,作家作为的独特性,显得格外重要。他说:“我首先想到的是,作家有必要坚守对现实时时进行瞭望与关注的情怀。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最敏感的神经,不放过眼前每一点细小的变化,关注眼前的一切,是摄影家的职责,同样应该成为作家的职责,这就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需要我们站在生活的高处,望向更加辽远的地方。这样,作家提供的就很可能不是一些境界狭小的作品,而是能够为读者提供使人精神开阔、胸怀阔达的力作。”王久辛(诗人)说,以钱为中心创作的三流电视剧,即使占据了央视黄金时段,也不一定能让人记住。

  ■ 作家不能跟在时代的背后

  王彬(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著名评论家)说,有的作家,在市场的诱导下一步步滑向实用主义,作品中只见小情感,不见大道义,拿奖、“触电”等追名逐利成了写作目的。有的小说成了游戏,有的电视剧脱离历史、娱乐历史、胡编乱造,有的宫廷戏勾心斗角,看不出有什么精神价值,更看不到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在哪里。这样的产品失去了审美性,其离“文学”远矣。他说,我们的文化产品,不仅是和自己竞争,还要和世界的优秀文化产品竞争,要从学习做到超越,不能停留在模仿。作品竞争力不仅立足于中国,更要立足于世界,只有如此,才能引领中国文化的方向。他说,强烈的创造感应该是激励作家写作的动力。作家要与时代契合或超越时代,不能跟在时代的背后。作家要有超越时代的意识,作品要有助于社会发展、前进。否则,无论是图解模式或是娱乐至死的闹剧,都会被大众所厌弃,被时代遗忘,那样的作品只能让人看了不高兴。

  作家要与时代共鸣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度极大地增强,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审视中国作家、中国作品的时候,中国文学界也在审视自身。“中国文学论坛”第十次主题研讨会就当代中国作家如何认识、思考和把握时代语境,创作无愧于所处时代的中国作品,展开了现实而深入的探讨。

  ■ 中国作家要有中国经验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王彬说,作家要对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类似美食的加工方法等都是我们的经验,都是作家对生活、对所处时代的了解与感受,表达这样的经验,对大众有借鉴。他说,生活中有苦难,也有诗意,有意境,是兼容的关系。作家有责任准确地反映这个时代,或者超越这个时代,提出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鲁迅是超越时代的,这是作家应该有的担当。

  ■ 作家不能脱离时代

  有些韩剧,婆婆妈妈,可观众却看得津津有味,为什么?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为什么?王久辛说,作家面对的是过日子的人,是他们在看我们的作品。我们的文学要能够牵引人,而不是大量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凶杀什么的。作家要思考、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作家自己也是老百姓。作家只有持续关注一个问题,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写出感动人的有价值的作品。他说,有些作品为什么不吸引人,因为缺少生活本身的滋味。作家有责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把健康、诗意的生活精华提炼、抽取出来,创作出对生活有提示性的作品。梁鸿鹰说,从我们面对的社会现实来说,生活内容驳杂,生活节奏加速,社会结构变化,利益分配变动,导致人的焦虑加深,人的思想与情感易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巨大言说空间。时代为作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作天地。

  精神是作品的脊梁

  在新媒体时代,当网络等传媒日趋推动全民性写作的今天,眼前是铺天盖地的才华、才情和才艺,却很难寻觅到靠近文学本质的深邃、大气和厚重。许多作家的创作感性认识多于理性思考,对生活浅显的描摹多于深层次的开掘,对个人情感的展露多于对国民问题的探究,甚至,某些技术层面比较成熟的作家,面对剧烈变革时代民生社会的种种生活景象、精神变化和心灵阵痛,反而显得无所适从。

  ■ 作家只有占领精神高地,才能创造出高质量文学作品

  王久辛(诗人)说,作品的精神含量大,才会有社会影响。我一直认为文学与教育密不可分,虽然文学是影响人的,不靠说教,但影响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文学缺少应有的社会影响的正能量,作家热衷写苦难,写伤疤,我不是说不能写这些,我是说在写作的过程中,应当让苦难的人表现出高贵的品质,受伤害的人要表现出闪光的人格精神。作家应有的情怀,一定是向善向美向真的,是宽阔、渊深而又细腻的,也只有这样的情怀与胸臆,才可能在时代的语境之下,发出有如灯塔光芒的声音,给人以启迪、教益与鼓舞。如果一位作家对现实缺少疼痛的体验,作品自然肤浅、单薄、浮光掠影、一闪而过。

  ■ 作家要以独立之精神凝视现实

  梁鸿鹰说,从多个意义上讲,作家因其看待世界方式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想,不局限于讲好一个故事,而是将与别人不同的、对世界的独特解释告诉人们。人的精神世界千差万别,作家贴着人写、向着人写或比着人写,首先是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活方式多样性选择,尊重人的思维方式的多样性选择。亘古以来,正是在这种多样性里,生长着文学表达、文学书写的多样性。

  ■ 作品的底色是作家的胸怀、心境和情致

  徐坤(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说,没有博览天下的胸襟和纵横古今的眼光,没有饱读诗书的艺术准备和“走转改”的深入基层实践,只一味闭门造车鼠目寸光斤斤计较心胸狭隘,这样的写作无从谈起能出大作出力作。一个创作者若无清净之心,想的不是艺术的审美和永恒魅力,而是贪图一时名利,多欲念频浮躁,很难想象其作品之中会有艺术的勃勃生机和人类高贵精神价值观的真气灌注。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真正的艺术家,无不勤于雕章琢句,劳于镂心刻骨,精雕细琢打磨精品,其境界、心境、情致就在“笔墨情趣”之中。

  ■ 让文学靠近心灵

  石厉(诗人,学者)说,作家的东西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先让自己感动,先拯救自己的精神,看到它的人或能感受到、能共鸣,读完之后,不一定有多大的作用,但起码要让人透气。有时,写作是为自己的责任而创作的,作家不可过分追逐功利,这对写作是很无聊的事。藏策(文学评论家)说,现在一提到小说,就人云亦云地讲“小说就是讲故事”。于是作家们就以为只要把故事编好了,就是好小说了。其实比编故事更重要的是,作家首先要叩问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我讲好这个故事了吗?因为只有与作家心灵相关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只有用心灵讲出来的故事才有可能讲得好。换言之,只有作为“心灵能指”的小说文本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本。抵达心灵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心灵叙事”。

  ■ 当代作家不能丢掉知识分子情怀

  黄桂元(文学评论家、作家)说,作家的情怀,可以包含乡村情怀、家国情怀、军人情怀、人间情怀、悲悯情怀等范畴和层面,但核心的一点,应该是知识分子情怀。事实上,作家一旦剥离了知识分子的属性,种种情怀便失去了根。当然,作家的知识分子情怀,往往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显示的。强调作家的情怀,不应该删除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意识。

  ■ 作家向外传递心灵的触动

  秦岭(作家)说,对许许多多的人来说,“饮水”或许就是把水喝到肚子里,再排泄到厕所里,这么一个简单流程,或许可以忽略到没有感觉地像呼吸空气一样。然而,今年春夏之交,我在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偏远山区做过一次有关农民饮水问题的考察,我得到的感受却是:一位老师因没水喝,要走。一位爷爷毫不犹豫地让小孙子每天拿醋瓶从自家装一瓶水带给老师,老师无法承受这瓶水之重,仍要走。于是,200多学生,人人拿一瓶水,一定要留下老师。我的心被这样的故事撞痛了。有的地方,人们连洗手水都舍不得甩在地上,只有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感触到他们对水的感情,那感受和触动不是能想象出来的。在我看来,书写者就是要踏进这样的土壤,种植自己的精神、境界、智慧、包容和良心,然后通过创作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今夏在陕西,我与陈忠实做过一次对话,陈忠实告诉我:“关注现实从来都是双向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必须能够在心灵上产生交锋和融汇,否则作为作家,即便长十双眼睛,也看不懂现实,而现实即便张开渔网一样的怀抱,也会把作家漏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