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大漠胡杨魂(王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2日07:49 来源:北京日报 王谨

  汽车像甲壳虫一样在塔里木茫茫沙漠中前行,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和时而闪现的胡杨。驱车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稍息,再驱车上路三个小时,太阳从越出地平线到升至空中,再从当空沉下地平线,沙海或胡杨始终离不开我们的视野。

  我们作家采风团一行走进塔克拉玛干,寻访着中国石油人的创业足迹。

  从库尔勒到轮台,驱车近500公里。14时在轮台用完中餐,继续前行,过塔里木河不远,我们被一片原生态的胡杨林所吸引。这里的胡杨,千姿百态、苍劲挺拔,普遍有些年头,据说有的岁数达千年。在这自然古朴、原始如故的胡杨林里,时见倒地的巨大的胡杨树躯体,它们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向来人见证并述说着沙漠瀚海的历史。

  当日时间20时,我们到达塔里木中心地带。在塔中作业区晚餐毕,到下榻地院中走走,发现晚霞还没有从大漠上褪尽,余光把大漠染成煞是好看的金色,像一片波澜起伏金色的海。

  一位地质学家说,石油是深藏荒凉地带的太阳,物探人就是探寻这轮太阳的普罗米修斯。是的,中石油人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油、产油,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里长年与风沙为伴,干燥,荒凉,或燥热,或高寒。然而,他们却以惊人的毅力扎根在荒漠,为人类点燃着能源的太阳。

  当晚,我们未来得及掸去路上的沙尘,就在塔中与石油人座谈。坐在我们面前穿着工装的每个石油人,几乎都有着扎根大漠的感人故事。塔中作业区经理孔伟,是一个年近四十的高个汉子。他领着平均32岁的年轻团队,在塔里木纵深地带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个采油的神话,见证了塔中作业区为共和国油气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你们这里靠什么留住人啊?”我问。“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靠创造条件留人呗。”他笑着答道,露出一排好看的白牙。

  “靠创造条件留人”,此话不假。就从身处塔里木沙漠纵深的塔中作业区来说吧,原来的不毛之地,已变成生活设施齐全的社区。这里不仅有条件很好的公寓、餐厅,还有专供会议和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厅。工人们每天在荒漠中钻井取油,回到作业区基地可尽情享受生活,很快解除一天的疲劳。

  第二天,我们从塔中折回,沿沙漠公路到克拉2号气田参观。背靠雄浑的雅丹地貌的克拉2号气井是口功勋井。据气井负责人介绍,克拉地区是一个高丰度、高产的整装大气田。仅克拉2号气井日产量可供一千万人的城市一日用气。正是因为克拉气田的发现,促成了国家西气东输的战略决策。2004年12月1日,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克拉2号气田,全面完成产能建设,克拉2号的天然气正式进入西气东输管道,送往长江三角洲。

  在大漠中采油采气,首先得有路。没有路,大批员工难得涉足,机械设备也难得进去。中石油刚挺进塔里木时,建设了一处简易钢板跑道机场,靠小型飞机运送采油设施。后来,考虑租用飞机运送成本太高,于是选择开发油田与建设沙漠公路同步进行。

  沙海里建设公路,既需要铲去沙丘,打好路基固化,也要防止沙进路埋。石油人为此动了不少脑筋。开始他们采取埋设芦苇栅栏和芦苇方格以阻挡狂躁的风沙,但五六年之后就失去作用,飞沙照样上路。石油人联合生物防沙专家开展科学技术攻关,进行防沙绿化先导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塔中油田周围风沙规律和气候特点。他们筛选出抗盐、抗旱、耐高寒、耐沙埋的诸如沙拐枣、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品种,在436公里长的公路两侧种植,并完成110口水源井及配套供水和浇灌设施。陪同我们的何晓庆处长介绍说,水井房差不多每隔4公里设一间,有专人值守。我们饶有兴趣地停车在027号水井房,想看个究竟,发现这里的值守人员是一对夫妇,男的姓王,女的姓魏,带着一个5岁半的女儿。他们在这里的工作就是护井和养护公路绿带。“在这里工作,生活枯燥吗?”“还好,这里有电视看,一家人在一起倒不怎么觉得枯燥。时间长了,还可倒倒班。”从黑红脸上泛出几分腼腆的魏女士,牵着好动的女儿回答说。

  作家采风团在沙海里一去一回,不知不觉中穿行了近两千公里。这是一次沙海时空的穿行,更是一次精神洗礼的穿行。回望那挺立在沙海的胡杨,我们的眼前不觉浮现出石油人那一个个坚守的身影,更体味到塔里木石油人用精神的风骨所铸就的警句的深刻内涵,这就是:“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