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正文

弘扬时代主旋律创作要有新突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1日08:24 来源:王兴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责任与义务。

  《许海峰的枪》作为十八大献礼影片,在沈阳、北京点映以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辽宁省实验学校是雷锋生前作报告的地方,600多名学生观看后,激动地写出500多篇观后感。在北京青少年宫给600多位老年人放专场,他们重温记忆,心情激荡。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目睹了中国从体育弱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巨变,老人们无比激动地鼓掌抒怀。北京要放映100场,请老年人免费看这部电影。在刚闭幕的第八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暨米兰国际体育电影展上,几十个国家参展影片竞赛,这部反映中国安徽省和县卖化肥的供销员成为奥运冠军的传奇故事,打动了国际评委,被授予评委会特别大奖。

  《许海峰的枪》射出的不是子弹,而是一个中国人百折不挠的意志。1984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金牌,表达了中华民族勇于参加世界一切竞争的雄心。

  “许海峰”三个字网上搜索高达243万条,写这个剧本是在网上搜索还是到生活中去搜索?是闭门组装堆砌故事,还是深入生活去挖掘新鲜细节?是依傍一个类型影片仿制,还是依据生活的真实去寻找结构逻辑?这个题材让我儿子执导,他虽然是从北京大学化学系和艺术系毕业,但却缺少“深入生活”这堂必修课。特别是在当下,依靠网络解决一切问题,认为深入生活已不必要,在翻拍成风,模仿成堆,戏说调侃、穿越离奇成为影视的传染病时,深入生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被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淹没了。

  “深入生活”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编剧传授给我的四字真经,电影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必须看到生活中的人所生存的环境,才能准确而真实地创造出人物性格来。

  生活这本经,一念就灵。我带着儿子,从国家队到安徽省射击队,采访了许海峰的历任教练。在许海峰的家乡和县,找到和他一起下乡的知青同学,谈起他在乡下当过赤脚医生,抢救过喝农药寻死的妇女,自己没有结婚,竟敢依照《赤脚医生手册》,给产妇接生过一个男孩。英雄出身白丁,却具有超常的个性。我们找到他的母亲,谈起打气枪用的铅弹损耗太大,母亲就拣牙膏皮在锅里熔化,再做成铅弹。这样的细节是网上难以搜索到的。他一心想当兵,却两次应征都没能入伍;他没有文凭,却凭着一支枪,打成了省里射击冠军。然而,因为超龄,他进不了省射击队,但他从没有放弃射击。当我们置身于他当年在供销社卖化肥的仓库里,化肥气味对于眼睛刺激得厉害,对射击者是相当残酷的折磨,命运把许海峰摔到底层。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他内心的冲突和需要解决的磨难。身临其境,我的儿子被许海峰百折不挠咬住目标、一步一步从这个底层的仓库挣扎着走向世界奥运最高奖台的意志所震撼。他深受感动和触动,真可谓“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后来不仅采访了我国射击名将王义夫和苏之勃,还在射击队学习射击打靶,找到当射手的真实感觉。创作真实的冲动就是从生活积累的那些感动,没有真情实感的写作是决不会打动人心的。

  《许海峰的枪》射出的不是子弹,而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宣言。1984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不久,世界对中国抱有很多疑虑。然而,没有想到在美国赛场上,许海峰以566环战胜了瑞典老将斯卡诺克尔夺得金牌。由于他名不见经传,没有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为这部电影留出了填补空间,为国家写史为英雄立传成为这部电影的必然。

  为什么叫《许海峰的枪》?在合肥市李鸿章故居,我看到那里展览着一支洋人的手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英国人就是用洋枪打破了国门,从此中国人沦为被侵略被压迫的“东亚病夫”。而许海峰用他的枪,代表中国人作了一次历史性的回答,世界在这一刻,见证了中国人的枪法。许海峰用这支枪,改写了中国人进军奥运的历史,改变了世界看华人的目光。

  许海峰告诉我,那天是萨马兰奇主席到场来颁奖,突然宣布推迟40分钟。当时很奇怪,不是因为尿检问题,而是因为现场缺一面中国国旗,当时王义夫打了第3名,必须升两面五星红旗,而组委会只备了一面中国国旗,只好等待工作人员回驻地再取一面中国国旗。

  这个等待国旗才能颁奖的戏剧情节,得来全不费功夫,是电影剧本绝妙的结局,生活总是比戏剧更精彩。这枚中国首金的背后太富有戏剧性了,从未得过奖牌的中国,在首场赛事竟然同时拿到两块奖牌,组织者不得不刮目相看。当第二面五星红旗由直升机运达会场的时刻,电影的高潮油然而生,在这庄严神圣的颁奖升旗的场面里,许海峰、王义夫用手枪,征服一切对中华民族的轻视,主题完成了!

  如何把这部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剧本做好,而不是概论说教?我的原则是,不能违反“生活规律、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才能做好主旋律。生活细节不真实,观众是不买账的,艺术传真不传伪。人物塑造不到位,一切构想都白费。观众的定位要搞清楚,否则票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主旋律排除了血腥暴力和凶杀色情的元素,惟有在“情”上下功夫了,以人生情、以情生戏,写好父子情、母子情,写好教练的师生情和他对国家的感情。

  《许海峰的枪》射出的不是子弹,而是民族精神和勇于突破的时代精神。创作的目的不是在摹写生活,重在传神。让精神的子弹奔向人们精神境界的落点,击穿麻木,消灭腐化,点燃生命,给人以震惊和美的享受,激荡情怀,鼓舞士气。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许海峰用他的枪打出一个真理,命运不是天生注定,一切都可以突破!我和《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策划此题材时,他建议做成励志影片,激励青年人们奋斗,特别是那些失学的、失业的、失恋的、失望的青年人,看这部电影会给予他们勇气和方向。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已经听到了党的十八大吹响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角,在表现许海峰“零的突破”的精神时,我们也受到英雄精神的感染,一切从零开始,在弘扬主旋律创作上,要有新的创造和新的突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