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老兵情怀(杨忠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9日09:12 来源: 人民日报 杨忠武

  在登机的一瞬间,这位在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的老革命、86岁高龄的老人热泪纵横,他确认子女不再是“骗”他,而确实是可以回到25年没有回过的辽宁丹东老家,那里有他父母的坟茔,有他80多岁的弟弟和妹妹,有他童年里熟悉的鸭绿江。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岳父吕天仁。

  人到老年时对往事和故人的怀念就越强烈。由于岳父行动不便,血压又高,陪他回老家的决心一直定不下来。不是儿女们不孝顺,而是担心出现意外。其实老人能到今日已是奇迹,脾气不好,不好交流,加之行动不便,一般人是很难伺候的。但儿子体贴细微,几个女儿也十分疼爱老父亲,有空就回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一勺一勺把饭喂到老人嘴里,几个孙子辈经常逗老人开心,多次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两年老人除了生活不能自理外,倒是越活越精神。

  岳父一直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我还年轻时老人爱讲他的“五马长枪”,我耐不住性子,听了两句就跑出去了。如今,当我想把他为共和国建立,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传奇人生写一篇文章时,他却说不出一个字,只有凭借以前听到的点点滴滴,同时通过搜集他儿女知道的只言片语,翻阅他的档案资料,我才得以把一个真实的汉子呈现给大家。

  岳父出身很苦,加之兄妹又多,从13岁开始就在火车站行李房、棉纺纱厂干苦力活,随后被日本兵抓走做了一年劳工,后又被国民党部队抓壮丁服役半年。1947年,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在塔山阻击战中老人荣立大功一次,后又随部队转战南下剿匪,1955年荣获解放奖章。

  岳父一生都听党的话,工作变了无数次,地方换了无数处,家也搬了无数回,从没有给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转业时只想回到离家较近的地方,可以方便照料从没有尽心照料过的父母。谁知越走越远,从天津支援大西北到了西安,在当时的西北局工作,“文革”中全家又从西安下放到澄城县,从此在澄城就扎下了根,丹东老家父母不能照料,加之当时的交通十分不方便,回老家的次数非常有限,以至于父母去世时他都没有在身边,这是他深深的愧疚!

  岳父参加过无数次的战役,著名的战役有辽阳攻坚战、广西剿匪等,但刻在脑海里最深的是随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参战的塔山阻击战。

  这场发生在1948年10月中旬的阻击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局部战场——塔山之战的胜利,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岳父他们在塔山阻击战中,每分每秒都经受着生死考验,他们只明白一点,这是一场血拼,为了达到作战胜利的目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其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打了六天六夜,战场上到处都是敌我双方士兵的尸体,岳父他们一个连队打得仅剩下11个人。在同敌人拼刺刀时,敌人的刺刀刺在了他的腰带上,是腰带救了他一条命,他用刺刀狠狠地刺在了敌人的胸口上,等到后续部队冲上来,他们仅剩的几个人才活了下来。至今一提起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老人总会泪如泉涌。

  在南下剿匪的长途跋涉中,不算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仅仅因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而在沿途倒下的战友,也不在少数。

  在澄城工作时,岳父担任过两个职务,一个是澄城县化工厂厂长,上世纪70年代能让一个县办小厂赢利40多万元已是奇迹;另一个是担任县民政局副局长,由于敢于说实话,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他的犟在全县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叫他“吕老头”。

  岳父可以为企业发展、地方发展求人帮助,但绝不会为了家里的事情找领导、给组织添麻烦,以至于到离休时还是部队转业时的科级,一直待在离老家很远的小县城,子女们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进步的。

  岳父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兵,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建设时期,却安贫乐道,不问索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