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用别一种眼光看兰亭(梁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4日09:49 来源:文艺报 梁 星

  浙江的兰亭,因为一场聚会而闻名天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这场文学沙龙的召集人王羲之,则以一篇情采飞扬的《兰亭序》便在书法史上登峰造极,“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迄今无人撼动。

  现在回顾两千多年前的雅集,其确切位置已无法考证。历代地方官员们在众说纷纭中因势选址,建亭树碑,再现了茂林修竹、惠风和畅的美景。在兰亭30亩核心景区内,鹅池碑亭、曲水流觞处、御碑亭、右军祠……错落有致,令人流连,数只健硕而不失优雅的白鹅时不时引颈高歌,仿佛提醒到访的游客,它们的祖先也曾为王羲之书法技艺的精进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但在兰亭,除欣赏到如画的美景、“二王”及诸家的书法之外,王羲之对晚辈宽严有度的教育方式,亦可谓一道人文景观。

  然而通过典籍的记载,我们还是找到了当时“出席”的名单:以孙绰、谢安、谢万、郗昙等为代表的名流高士之外,王羲之的儿子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献之均在其中,七个儿子只有操之不在其列。难得的是,献之这几位年轻的兄长们都在曲水流觞中留下了诗作。只有献之未能成诗,清代有人作打油诗讥讽道:“却笑乌衣大王令,兰亭会上竟无诗”。想必此人是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刁钻之徒——兰亭聚会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王献之当时尚未满10周岁,让其在众多长辈和诗书“大腕”面前现场作诗,未免过于苛刻,献之拒绝交卷也在情理之中。但换个角度来看,王羲之安排此番集会,无疑给家族子弟们参与社会生活、结交文人雅士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对于早慧的王献之,列席其中观摩盛会,定能从中开阔眼界、受益匪浅,这何尝不是一家之长教育晚辈的良苦用心呢?

  再看鹅池碑上二字,一瘦一厚,风格不同却也能相映成辉。据说,王羲之当日刚写完“鹅”字,因急于出门迎诏而暂时搁笔,8岁的王献之随手提笔续了“池”字。换作一般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先把擅自代笔的孩子斥责一番,再弃之重写。而王羲之非但没有责怪献之,反而将二人并书的字当宝贝般保留,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由此而来。对一个热爱书法的孩童来说,已是名家的父亲将自己的字与其同陈并列,还有比这更好的提携和褒奖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但这规矩一旦成为束缚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的羁绊,就应当被拆解或重建。对于教育者来说,审时度势地判断传统观念和惯常做法的合理性和滞后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理念和方式,确实是一门值得钻研的艺术。

  在距离御碑亭不远处的兰亭碑林中,有一个“太”字颇引人注目,四个笔画,居然也是父子联袂之作。献之幼年时,聪颖好学,练习书法也可说是勤奋刻苦,但对一个少年而言,急于求成在所难免。献之写了一堆字拿给父亲希望得到肯定,王羲之却只在一个“大”字下面添了一点,退给了献之。献之拿给母亲看,母亲郗夫人仔细看过后,来了一句:“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殊不知,王羲之不仅书法精妙,而且有一整套的书法理论,这一点正体现了其书道中“当点必收,贵重而紧”的风格。太字一点,点出了书圣风范,彰显了夫人的鉴赏水平,让此后的王献之更加勤学苦练、奋起直追。王献之日后成为书法大家、和父亲一样名垂千史,这与王羲之夫妻恩爱、心有灵犀、教子有方也是因果相应。作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或因纵容溺爱使其缺乏志向,或因棍棒责罚使其失去信心。而王羲之这样的言传身教、宽严相济的教育艺术,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家长都是值得欣赏和借鉴的。

  反观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是汉唐两个统一政权过渡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活跃,学说多元并兴,在拥有庄园经济带来的雄厚物质基础之上,士人们还享受到某些政治特权。特别是永和年间,南渡的士族追求“顺理自泰”的人生模式,于是,自信潇洒、特立独行、不拘于礼而又喜好雅集的名士、高士纷纷涌现。王氏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王羲之所受的教育,严谨而不落窠臼,士族子弟的一些典型特质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王羲之父亲王旷善行书、隶书,叔父王廙长于书画,王羲之自幼具有良好的书学熏陶,7岁从卫夫人学书,得其所长又不全然效仿,游历中精研诸体、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谦虚好学的王羲之在宽松而高雅的环境中成长,也养成豁达率真、超凡脱俗的个性。从“东床快婿”的联姻佳话,到一气呵成书史绝唱《兰亭序》,直至毅然诀别仕途、放浪形骸、寄情山水,无不尽展魏晋风度、名士风流。他的个性特点也决定了他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这不但让他的子孙受益无穷,也深深影响了其书法的爱好者和追随者的人生态度。

  一部《兰亭序》,古今多少事。它从魏晋出发,自兰亭延宕,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性,更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人文价值。“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古风之美,超越时空,竟美得如此绵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