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文学机构访谈 >> 正文

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3日0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资料图片: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中)在山东博物馆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摄  资料图片: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中)在山东博物馆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孟 娟  苏 锐

  “郁郁乎文哉。”2500年前孔子所期盼的文化盛世,如今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正逐步化为现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山东省委召开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立了文化强省建设清晰完整的框架体系和一系列具体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进一步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开启了山东省文化建设的新阶段。

  今年5月24日至28日召开的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与山东文化资源相匹配、与综合实力相适应、与富民强省目标相承接、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符合的文化强省。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如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树立“文化强省”新形象,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党的十八大代表、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

  深化改革 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9月20日,齐鲁传媒集团、山东演艺集团、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正式挂牌运营。这是山东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孙守刚说,组建齐鲁传媒集团、山东演艺集团、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三个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文化改革发展要求,加快培育在各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国有骨干文化企业集团的实际行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可以说,三大集团的成立是顺势而立,应运而生,立在潮头,生逢其时。”

  近年来,山东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集中力量打好文化改革发展攻坚战,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重点任务。全省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达到4.2万家,比2004年增长70%,一批国有文化骨干企业集团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科学务实操作,积极稳妥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留后遗症,切实在真转真改上下功夫、见成效。”孙守刚说。

  由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到集中攻坚、全面推进,山东文化体制改革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稳当当。文化领域尽吹改革创新之风,整个文化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发展活力不断显现,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2004年以来,山东省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快速膨胀,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11年,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300亿元,同比增长16%。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占GDP比重5.11%,同比增长16.8%。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上,山东省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11家单位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7人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

  加强引导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在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上,山东省委宣传部选送的莱芜梆子《儿行千里》、电视剧《小小飞虎队》、文艺类图书《美丽的西沙群岛》等7部作品榜上有名,山东省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充分展现了山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整体实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山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加大精品创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深入实施精品工程,推出了大量具有齐鲁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山东气派、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特别是取得‘十艺节’承办权后,山东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备战‘十艺节’的目标,加强创作生产规划,在提升数量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打造齐鲁文化品牌,文艺创作呈现出各个艺术门类百花齐放、精品迭出的喜人景象。”孙守刚说。

  据统计,2007年以来,山东省共有24件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40件作品获国家级广播影视大奖,11件作品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1件作品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戏曲、杂技、歌舞等多个艺术门类屡获国内外大奖,进一步增强了山东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电视剧《闯关东》、《沂蒙》、《南下》、《小小飞虎队》、《知青》等一部部影视精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热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视热潮。《闯关东》一举夺得金鹰奖七项大奖;在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颁奖典礼上,山东共有5部电视剧作品获奖,并囊括了除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外的所有大奖。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去年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万多件,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鲁剧、鲁版图书、文学鲁军已经成为山东文化的响亮品牌。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孙守刚表示:“下一步,我省还将探索建立省级文化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培养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完善扶持文化精品创作的政策措施,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活力,促进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服务群众 文化惠民实事实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对于山东来说,如何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群众是文化强省的建设主体,也是享有主体,文化惠民是一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孙守刚介绍说,近年来,山东把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维护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着力解决县以下文化建设的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保障、基本服务等基本问题,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等多个重点文化设施已建成并惠及民众,以筹办“十艺节”为契机,一批重点文化场馆设施的新建、改造工程正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为扩大覆盖、消除盲点,山东深入实施一系列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建设15至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此外,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等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文化大院覆盖全省80%的行政村,公益电影放映覆盖率达97%,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全省每年送戏下乡1.3万余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9万余场,活跃在基层的庄户剧团有5200多个。

  今年初,山东省在充分征集民意的基础上,公布了包括为1万个村(居)建设完善文化大院,为20万户未通达有线电视的海岛、渔区、湖区、林区、边远农村和山区群众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装置等在内的“文化惠民 服务群众”12件实事,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这是山东推动文化惠民具体化、实在化的又一有力举措。为办好12件实事,山东省级财政投入2.3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14.6亿元,把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

  “文化惠民,核心是让群众得实惠,关键在于抓具体办实事。”孙守刚表示,文化惠民是篇大文章,只有了解群众之所需,并且一年年持久地坚持下去,将其常态化,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新的起点 文化强省再谱新篇

  站在新的起点上,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大机遇,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山东踌躇满志、信心满怀。

  “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错失机遇就会落后于人,这是我们多年来建设文化强省的一个切身体会,也是今后发展必须把握的一条重要经验。”孙守刚深有感触地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描绘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赋予文化建设新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带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必须紧紧抓住,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围绕今后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孙守刚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既要学习好、宣传好,更要贯彻好、落实好,贯穿到文化强省建设的全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解决文化领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文明山东、诚信山东、美德山东建设,打牢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着重在抓深化促提高上下功夫,在抓机制增活力上下功夫,在抓重点上水平上下功夫,在抓管理出效益上下功夫,着力培植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文化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知名文化服务品牌,推出一批文化名家名作,培养一批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在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等方面实现大的提升,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迈进。

  今年,山东将组织开展首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评比,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山东正在研究制定具体测评标准指标体系,用数据说话、用指标衡量,力求增强测评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孙守刚说:“我们要用好这个载体,充分发挥其杠杆、导向和激励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全省各级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干劲和热情,形成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