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推荐榜 >> 相关评论 >> 正文

我想说的话——读周亚鹰散文《我是城管》之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2日15:03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汉才

  文字是一种奇妙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华丽的包装,也可以用来打造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我是城管》就是这样一把手术刀!作者毫无畏惧地晒出他管辖下的那些林林总总的的“烂事”,让人看到城管队伍的可敬和无奈,这是在化解社会冲突。也许这位夹在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局长,为了还原真实,文中触及了一些谁也不愿碰触的利害关系,有点唐突。但如果不这样,不痛不痒地遮遮掩掩,谁又会相信呢?网上那些对城管队伍的极端言论就是因为不了解内情而把一肚子怨气全部撒在和他们面对面的城管队员头上,化解对立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真相摊开在公众面前,让公众自己去判断!

  一. 拍案而起的底气

  作者周亚鹰在文章中点出了一些具体的人和事,他为什么敢这样做呢?他的法宝是“我是干净的”,因为“我”要说别人,逼得自己绝对不敢那样做。“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则明代官箴用在今天仍然可以推而广之。无论是在官场在职场,公和廉都是医治行政不作为和腐败的灵丹。致公致廉就有话语权,阳光有消毒功能,官微言轻的有志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舍此别无他途。

  因此,我尊敬周亚鹰。

  二. 演员与观众的区别

  很多时候,领导者只是关注和评判,也就是说做个认真的观众就可以,并不需要大量的参与和实务。当官之所以有诱惑力,易于上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些人没有掌权之前连个中人都算不上,甚至一句囫囵话都弄不完整,然而并不妨碍他把官当得有模有样,这样的例子很多。当然领导者队伍中的精英是大量的,我指的是那些“混官”现象。

  周亚鹰也是个当官的,但从文章中看他这个官当得并不轻松,几乎是上蹿下跳,四面出击,焦头烂额,穷于应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他从观众席中站了起来,还冲上了舞台,一句话,打破了常规。悲天悯人的胸怀是作家的良知,这一点与官场规则是有区别的,既然有改变你就必须有冲撞,必须重新做出价值选择,使自己变成剧情的一部分。于是就有了文章中那些林林总总眼花缭乱的生动活剧。周亚鹰成了剧中的“表演者”,现在轮到别人来评判他了。

  如果他安分地当一个局长,那他仅仅是个城管局长的角色,但进入“剧情”之后,而且又用文字将这些展现出来,他就成了一个社会角色,是呀非呀黑啊白啊,社会自会做出评判,作品的美学意义也因此而悄然定格。

  三. 赢取一份宽容

  城管工作功德无量。中国几年之间猛增20倍的城市,问题很多,实际上大部分问题与城管无关。但城管站在第一排,脏水朝他们兜头泼去,这公平吗?城市管理工作的历史不长,法规、设施甚至队伍经验都缺位严重,因此城管队伍的职业水准也有待提升。执法工作强制的部分是不可少的,但如何使得强制和疏导并存,尽量做到让人可以接受则需要不断探索,特别是对执法过程中的广大围观市民的宣传解释工作尤为重要。“法不压众”,真正弄得群起而攻之,工作就无法做了。不作为或作为过当都是城管挨骂的原因。最大限度地少提供一点这样的“原因”,日子就会好过一些。政府的城市管理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实施的,这道防线垮了。群众就会找到政府门上,那时候有理无理就不容易说清了。因此政府和群众千万不能“两头烧火中间出烟”,城市管理部门是政府行政作为的重要部门,因此政府系统的建设口各部门尽量在建设中少给日后的管理留下欠账,城管顺,则城市安。但愿《我是城管》的出现,多少能够获取一些政府部门的理解,在市民中赢得一些宽容。

  文学不能过度娱乐化。文学游戏对生活现状无多大补益。文学作者不能放弃探求和干预社会。现代人心灵需要救赎的地方很多,你身边就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当今文学如果能深刻一些,精气神饱满一点,“素质”问题也许会提升得快一点。如果把人文精神“玩”垮了,城管工作就会时刻处在“战争”之中。作家应该是社会的良知医,《我是城管》是一服良药。面对浮躁要耐心疏解、降温、调理,不但镇静对方,同时也在镇静自我。读过之后,你会发现,这群被网络攻击得体无完肤的“另类”,其实过得比别人累,干得比别人难,他们真的值得尊敬。我们这些坐享他们劳动成果的人可不能难为那些给我们提供服务的人群,那样有失厚道。至于城管人员当中个别人违规执法、野蛮行事,试问哪个行当没有呢?起码也应该就事论事,不能棍扫大片。物极必反,真正逼急了就有人就喊出了“我是城管我怕谁”,这就是例证,剑拨弩张的结果就是最后没有赢家。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我是城管》面世正是时候。在全社会和谐氛围的环境中,“城管”成了最惹眼的异样音符,面对这一异象谁都不能背过脸去。这样的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热点”、“焦点”。解剖热点不是一件易事,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就是温度已经急剧上升到引起普遍关注的沸点。网上有人将城管比喻成土匪,说“现在说城管是流氓连流氓都生气”,一时喊打之声甚嚣尘上,社会舆论一边倒。这时候有人站了出来,并且理直气壮地呐喊:“我是城管!”这就是一个县的城管局长周亚鹰。他并没有就全国的城管信任危机作什么调查和分析,然后提出辩解和对策。他只是采用了“晒”的办法,将他自己的城管故事一件件、一桩桩地晒,这一晒,影响迅速遍及全国——都市的公交车上都能听到《我是城管》,街巷的屋檐下能看到戴老花镜的老人捧读《我是城管》,高校的天之骄子在互相传阅《我是城管》,连商城菜市场的菜农屠夫也在捧读《我是城管》……为什么?因为阳光稀释了块垒!其实这个办法并不新鲜,化解猜忌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晒”。反腐倡廉晒官员财产,政府部门晒支出账单等等,但是“晒城管”却要胆量,因为城管工作烦琐而杂乱,特别是人情、利益等方面牵涉的人太多,要晒出来必须非常勇敢才行。这个时候这位年轻的局长也说出了那句话,我都是城管了,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将自己放在了阳光下,真的有晦气要找上门来,它也得思量思量,它是否能够抗“晒”。

  最后,真诚说一句:“心中无贼,贼亦畏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