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韩少功:网络时代仍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09日16:21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上次来武汉,韩少功从汨罗来,开会;这次来武汉,他从海南来,驻校。

  本月4日,应著名作家方方之邀,韩少功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担任为期两周的“驻校作家”。昨日他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作为当年“文学寻根”的主将,他依然在思索着中西文化问题;而12年乡居写作,让他领悟到,时代在变,承载文学的工具在变,但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知识修为的积累,仍是作家需要坚守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信条没有变。”

  乡居:村野生活激发作家灵感

  2000年,韩少功在湖南汨罗乡下安家,天晴下地,天雨读书,俨然现代陶渊明。

  “我在海南任职,难免各种接待。住到汨罗之后,有更多时间读书写作。”作家亲近乡村,亲近的是自然的景和自然的人。城里只有路灯,看不到星月,乡野风情就别具一格;乡下人居于底层,心眼和心防少许多,就更真实。“作家的生活有时容易同质化,接触乡野,倒可以激活作家沉睡的感觉。”

  说文:文学不再是最“嗨”的事

  过去文学承载着知识,并是重要的娱乐手段,但现在其知识性和娱乐性被网络和电视取代,韩少功大笑:“大家都要‘嗨’,可能文学不是最‘嗨’的事情了。”

  网络让文学的门槛降低,现在谁都可以发表作品。韩少功说,这样让文学天才被埋没的概率大大降低,但也让大量的泡沫汹涌在读者面前。他认为,信息太多太乱,要求现代人有个好的“胃”,可以消化爆炸的信息量,“准备不足就容易消化不良,那就要‘拉肚子’。”

  寻根:文化寻根今天仍在延续

  1985年,韩少功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执起文学“寻根热潮”的大旗。这支“寻根大军”囊括当今文坛大部分一线高手,贾平凹、王安忆、张承志、李杭育等。韩少功说,这批作家有知青背景,他们曾经与植根乡土的传统文化“零距离”,又置身西方思潮汹涌的改革开放初期,中西的碰撞,激发了他们追寻传统文化之根的渴望。

  时隔二十余年,韩少功认为,“寻根”不仅没有结束,范围还在扩大,绘画、舞蹈、音乐,都在思考如何“中国化”。

  记者范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