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西藏“俊巴渔村”:孤独的牛皮船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06日14:35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哑河

  俊巴渔村,曾是西藏自治区乃至青藏高原仅有的一个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村落(“俊巴”藏语原发音“增巴”,意为“捕手”或“捕鱼者”)。该村位于西藏拉萨曲水县境内,坐落在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交汇北岸。藏族人普遍不吃鱼,这与藏族的信仰有关。在藏族人心里,水中的鱼儿是仅次于天上的鸟儿的神灵,可将人们的灵魂带回天堂。所以俊巴渔村的存在在藏区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传说古时候俊巴渔村恰好处在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的交汇处,由于汇聚了一江一河的天地灵气,这里的鱼繁殖速度非常快,快到河里已经容不下更多的鱼。无奈之下,许多鱼便生出翅膀飞到天上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渐渐地,把太阳和月亮都遮盖住了,而地上的万物生灵因为得不到日月精华的普照和滋润,开始慢慢死去。这时,佛祖释迦牟尼见到此景,极为愤怒,立马下旨,命令一位守护在俊巴村境内“白玛拉措”叫“巴莱增巴”的圣人(神的化身)带领俊巴人一道去消灭这些长出翅膀的鱼,激战九天九夜,终于凯旋而归,当天他们吃鱼喝酒庆祝。这里的万物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因为得到了佛祖的授意,俊巴渔村的村民捕鱼和吃鱼的习俗也就流传至今。

  传说归传说,其实俊巴渔村真正形成的原因,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在地理位置上,俊巴村位于拉萨河最下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上,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没有牧场,人口众多;在旧社会,村民没有收入来源,还要承受繁重的苛捐杂税,打鱼曾是唯一的生存方式。牛皮船不但用来捕鱼,也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变得便利,同时,随着鱼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低生长指标与高捕捞量的矛盾等问题,拉萨河鱼量剧减,加上藏传佛教的影响,村民渐渐转向农牧业、手工业与旅游业“三驾马车”,渐远渔业,但所有关于捕鱼的风俗都流传了下来。

  二

  小小的牛皮船,曾是俊巴村人的打鱼、运输工具和劳动之余娱乐的道具。牛皮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在布达拉宫和桑耶寺的壁画中都可找到牛皮船的早期身影。如今,牛皮船和牛皮船舞已成为俊巴村旅游开发的热点。近日,笔者专程赴俊巴村,采访牛皮船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扎桑老人。

  一见面,扎桑老人就拿出证书,由文化部于2009年颁发,里面写着:“命名扎桑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孜代表性传承人。”老人今年75岁,身材显消瘦,脸部和手部,黝黑的皮肤上沧桑刻画着纵横,动作较灵活,与其年纪不大相称,声音洪亮,笑容明快。

  老人祖辈、父辈都是西藏俊巴村郭孜舞(牛皮船舞)的好手。“郭孜”是一种船夫的娱乐歌舞,“郭”藏语意为牛皮船,“孜”意为舞蹈。牛皮船舞起源于“仲孜”(牦牛舞),由过去辛苦的渔民们独特的休息娱乐方式演化而来。跳牛皮船舞的很多动作,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铿锵有力,粗犷朴实。“郭孜”的响声很特别:船夫们举双手把船扶住,一支船桨从船夫的腰背上穿过,与背上的木质滑轮撞击后发出响声。这响声奔放热烈而又深沉低徊,在一般跳“果谐”舞中感受不到,展现出俊巴渔村船夫们那种与自然顽强抗争的精神风貌。如今,“牛皮船舞”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已于2008年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那些观看自己村里船夫们表演“郭孜”歌舞的时光,在老人回忆里依然特别美好。扎桑自小就对这种舞蹈产生兴趣。但在25岁之前,他并没有主要依此为生,像其他村人那样,主要以打鱼来支撑生活,兼以放羊和种田。25岁那年,他参与了村里的表演,拿着“塔塔”(五彩旗杆)报开场。谈到此时,老人的妻子不自觉地在旁边跳起了“塔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要扎桑表演一下,他呵呵笑着,说自己老了,不能再跳了。直到35岁,他成为其中的“阿热”——领舞者。跳牛皮船舞时,“阿热”手执“塔塔”,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一般是4—6人)舞者看着“阿热”的动作,背着重约三四十公斤的牛皮船,用同样的动作跟着“阿热”跳舞。大家动作整齐,船浆击打船舷的“咚咚”声不绝于耳,既轻盈又凝重。

  随着村子里老人们的相继去世,村里的年轻人对牛皮船舞都不感兴趣,牛皮船的制作技艺和牛皮船舞的传承面临危机。多年来,扎桑老人一直是村里唯一的阿热,一直寻找可代替自己的年轻继承人而不得。但自去年,他终于找到了村里的小伙子拉巴次仁,老人对这位年轻人较为满意,谈起时面带笑容。他对拉巴次仁要求严格,也宠爱有加。拉巴小伙的父亲吾兼4年前去世,生前一直是扎桑老人的亲密搭档,曾在舞蹈中担任阿热角色。如今,老朋友的儿子重新接替阿热位置,让年迈的扎桑解除了无后继之人的担忧。

  每年的旅游旺季,扎桑老人和徒弟们,每两天都会为游客表演一场牛皮船舞,每人能得到50元,不论游客多少。近两年,老人每年能拿到政府发放的5000元。老人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在拉萨,最小的儿子在家里,是家里农耕的主力,小儿子两个孩子都在城里读书。无一例外,所有的儿孙对牛皮船舞都不感兴趣,外面的世界可能更为精彩。问及老人的感受,他还是笑着说,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都很正常,没什么遗憾的。                                                  

  采访结束,要离开,老人却一直跟在后面,执意向门外右侧一棵大树走去,我不知老人要干啥。大树被一齐腰高的石墙围着,墙上铺盖着一层干草,草上是一些树枝。他执意要自己翻过去,到大树那去。我爬过去时,都差点摔倒了。大树下有一只已显破旧的牛皮船,老人站在老去的船前面,表情凝重,示意我拍照。我这才想到去,最初开始采访时,要求老人在牛皮船前拍照,老人说,采访完再去。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依然记得。

  老人的举动让我念起去年来看牛皮船舞的情形:扎桑老人和三个年轻人一起表演,跳舞的年轻人主要以娱乐为主,表演得不是很认真,经常出现动作不统一的场面,引来村民和游客善意的笑声,只有领舞的扎桑老人认真地唱着跳着。扎桑老人只唱了两三首歌,三个年轻人就已经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休息。后来继续表演时,天突然刮起大风,沙尘遮天蔽日,大家一哄而散。在漫天尘沙中,扎桑老人独自趄趔前行,他的身影与背后沉重的牛皮船一样孤独。

  三

  据曲水县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结合旅游开发,县委、县政府于2009年启动了俊巴渔文化产业示范点建设,从俊巴渔村打鱼吃鱼的由来、发展历史、神奇美丽的传说等各个方面,大力挖掘俊巴渔村人文潜力,丰富文化产业内容。先后开展整理了原生牛皮船舞及舞曲收集、鱼宴烹饪制作、牛皮船及皮具制作等项目,除牛皮船舞,皮具和鱼宴制作已列入自治区非遗名录。据统计,俊巴村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超出全区平均水平,已逐步成为曲水县乃至拉萨市和西藏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现在的俊巴村自给自足,房子基本都是新的,一派富足与祥和景象。很多村民都坐在各家院子里打牌、喝茶、晒太阳。不少村民正自发铺设着村里的水泥路,微笑写满脸上。水泥路通往之处,据村长介绍,是俊巴村将要重点打造的旅游文化中心,包括专营鱼宴的饭馆,专售村民制作的工艺品的购物商场,专门观赏牛皮船舞的林卡。县里有计划于两年内打造俊巴村旅游文化节。区财政局已拨款全面建设村里的各条街巷。可以预见,俊巴村将以全新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过去,曾以打鱼为生的世代俊巴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是湖,云是舟,撒下丝网垂金斗。天上走,云里游,画中人家笑声流。那些先辈们,在生产之余,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渔文化”。但当下,牛皮船已不再作为俊巴村人捕鱼和运输的实用工具,不再是承载得起俊巴村人的生存之舟,而仅成为一种年轻人眼中有些好玩轻松又能赚钱的舞蹈道具和旅游产品。毫无捕渔经验与生存压力的他们,又怎么能体会到祖辈们游走江湖,挥汗如雨谋生的艰辛,以及休息时以船为舞的欢快与洒脱呢?不再是具体渔船的牛皮船,是否能够支撑起作为抽象艺术的牛皮船舞?仅仅作为“遗产”的牛皮船舞,是否因而显得太过轻盈和孤独?

  “俊巴渔村”的旅游标牌在回拉萨路上清晰可见,这牌子不过三四年历史,竖立于俊巴村不再以打鱼为生的多年之后。如果说,牛皮船曾承载着俊巴村人不同处境,努力生存的艰辛而辉煌之历史,但当俊巴村不再是俊巴渔村,却依旧被真挚地称为“俊巴渔村”,到底是什么在承载着她的现在与未来? 来源:《新产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