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视野声音 >> 正文

“非遗”:寻访哈密最后的肠灯传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06日14:28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李萍

  肠灯?“现在基本没人用了,不过,在哈密山区的维吾尔族牧民家,有一位老人会做肠灯。”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玉努斯·依布拉音告诉记者,老人叫阿斯甫·买买提尼亚孜,91岁,住在沁城乡小堡村,是目前健在的最后的肠灯传人。

肠灯传人 图/记者 朱翊 摄肠灯传人 图/记者 朱翊 摄

  10月20日,哈密巴里坤、伊吾等沿天山山脉一带迎来了今年第二场大雪。当天,记者乘车驶出哈密市区,向东北方向行驶。翻越戈壁滩,穿过沁城乡,到达了位于东天山末端脚下的沁城乡小堡村,这里与蒙古国的阿尔泰省接壤。

  经过打听,记者走进一间土坯房,这里就是91岁的肠灯传人阿斯甫·买买提尼亚孜的家。老人躺在床上,半年前,他不小心摔坏了髋关节和一条腿,至今挪身都很困难。由于老人不懂汉语,他23岁的孙子买买提向记者翻译说:“真的对不起,我应该亲手给你们做肠灯的。”

  据沁城乡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沁城乡小堡村的维吾尔族人长期以畜牧业为主,牧民因此学会了“就地取材”做肠灯用于日常照明。2001年该村通电后,才开始放弃使用土法制作“肠灯”。

  而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保护中心的主任玉努斯和同事们就开始四处搜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肠灯”的制作,就是他们进行搜集整理的项目之一。玉努斯说,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哈密沁城乡小堡村有人至今还在使用“民间土法制作肠灯技术工艺”制作“肠灯”,而阿斯甫·买买提尼亚孜正是肠灯传承人。

  因为会做肠灯的人越来越少,阿斯甫老人被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视若“活文物”。

  肠灯是什么样的?老人家里没存放,也无法现做,而在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记者见过图片,“肠灯”外形酷似白蜡烛。

  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老人说,其实,只要想学,人人都能学会制作肠灯。制作肠灯必不可少的就是绵羊或山羊的细肠子、羊内腹油、芨芨草、棉花和炼油锅等。以前,阿斯甫会亲手宰羊,一般会选择山羊,因为山羊油更容易固化成型,将羊肠子洗净、把水沥干,再把羊肠子切成约二三十厘米的长度,然后,把肠子的一头用线扎紧,待把肠子吹上气之后,再把另一头扎紧。

  充满空气的羊肠子需要拿到火上烘烤“定型”,以便更好地把动物油脂装进去。老人说,做这个活最好是两三个人配合着做,一人烘烤,一人把山羊的内腹油拿出来,放进锅里炼化,另一人将芨芨草切成和备好的肠段一样的长度,再裹上棉花备用。烘烤完成后,把备好的肠段一头打开,将裹上棉花的芨芨草插进肠子,然后倒入炼化的山羊油,将肠子倒满以后,放到一边晾干。两三个小时后,等油脂凝固变得坚硬后,“土法制作的肠灯”就算好了。

  这样制作肠灯,老人做了70年。 

  阿斯甫十几岁就跟爷爷学会了肠灯制作。爷爷是跟谁学的?老人笑着说“爷爷的爷爷”。现在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学。

  阿斯甫老人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做过多少肠灯了,只记得十来岁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宰羊,一只羊能做出一米多长的肠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家里开始用蜡烛,之后有了发电机,但老人依然割舍不下土工艺,有时有感兴趣的人,会向阿斯甫学做肠灯,只是这些年,愿意学习这种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了。

  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说,中心已对“民间土法制作肠灯技术工艺”进行了记录,并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我教你做肠灯吧?”阿斯甫问孙子买买提。“啊?好吧。”买买提看着手机有些不情愿地回答。 来源:亚心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