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作品研究 >> 正文

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8月27日10:47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

  确立曹禺在中国悲剧史上崇高地位的另一重要方面,在于他的进攻型悲剧如《雷雨》、《原野》创造了一种以冲突为美的刚健浓郁火爆惨烈的审美风格。这在中国悲剧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它们所承袭的是西方“以冲突为美” 的审美观的影响。

  自古希腊以来, 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基本上倾向于把它分割成多元范畴的对立,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等等。西方人倾向于把世界视为在诸对立范畴激烈斗争中否定之否定地发展的世界。这样一种文化精神反映于审美,便形成崇尚冲突􀀁 以冲突为美的审美观。西方人传统上惯于把悲剧视为最高级的美的艺术,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恰恰在于他们从以冲突为美的艺术观出发, 看中了悲剧刚好是最长于表现冲突的艺术􀀁 西方始自古希腊, 中经文艺复兴, 直至本世纪一脉相承的悲剧艺术便是这类审美观的确证。曹禺的《雷雨》、《原野》等进攻型悲剧,其艺术构成的基本点也是在对立冲突中表现美。

  它在内容上大致展开为如下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该类悲剧的剧情、人物都如轮凑摄般紧绕着冲突旋转。这显然近于西方悲剧结构模式,而与中匡传统悲剧模式大为两样。这类悲剧冲突由弱到强、从小到大、从隐到显, 流变发展, 越来越尖锐、剧烈、复杂、白热化……最终在“  毁灭” 里爆裂, 给读者与观众以巨大的力与美的震撼。第二层面:这类冲突主要以人物为核心展开。它大致又可分为外在的性格冲突与内在的灵魂冲突。在这两类冲突的交织中不仅再现了人物外在的动作,而且人物内在灵魂的深广性和丰富性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原野》也许比《雷雨》更富于现代意味的深刻美感。第三层面:曹禺还深刻揭示出了这类外在的性格冲突与内在的灵魂冲突所由派生的诸文化背景,如时代、社会、政治、伦理、心理、思想……, 因而这种种冲突也相应赋有了多种文化冲突的性质和意义, 由此透视出发生在现代中国的这场古与今、中与西、新与旧……广阔复杂斗争的潜流。

  曹禺进攻型悲剧所表现的冲突,在形式美上又展现为如下三方面:第一, 这类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具有一正一反、一反一复、一环紧扣一环地向前发展的形式特征,有时还具有相互交织扭在一起的复合发展特征。第二, 这类反复较量中发展着的冲突还具有蜿蜒如一波三折、紧张如千钓一发、复杂如九曲连环、激烈如雄兵相抗的形式特征。第三, 这类冲突构成还具有在主要冲突之外又设置若干次要冲突的形式特征, 即所谓“ 间色”。

  这样便既弥补了单纯一味的主要冲突所可能带来的单调乏味感,减轻了观众过分沉重的心理负担, 又在这间歇、纠结、过渡、递擅、映衬中, 丰富了主要冲突,增强了全剧表现冲突的节奏感、层次感与色调感。

  由于调配这类“ 间色”的“ 原料”仍是“ 冲突”“次要冲突”,所以全剧的冲突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 同时多样化了。这样曹禺的进攻型悲剧就表现出建立于冲突基础之上的特别刚健壮美崇高昂扬的美学风格,即使是被普遍评为刚健壮美的《窦娥冤》、《赵氏孤儿》在这方面也不可比拟。它在中国悲剧史上的确是空前的。根本原因说穿了也很简单:因为在以和谐为美的基本原则规范下的中国传统艺术所推崇的是宁静安详雍穆凄伤的悲剧风格,它对“ 以冲突为美” 的激昂跌宕火爆渗烈的悲剧风格必然要加以排斥。

  在中国悲剧里确立了以冲突为美的刚健昂扬的美学原则与艺术风格,这正是曹禺对中国悲剧史提供的又一新东西。它又从另一个侧面奠定了曹禺在中国悲剧史上的崇高地位, 使其足以与关汉卿、王实甫一汤显祖……相抗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胡润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