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传奇编辑花森安治和他的《生活手帖》 一份杂志如何引领美好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 | 刘晗  2021年12月02日15:32

总有一本刊物陪伴人们走过青春,日本的《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就是这样一本洋溢着年轻气息,传递幸福感的杂志,自1946年创刊以来不断为读者提供美好温馨的生活范本,销量一度突破百万册,其缔造者即是被誉为“天才媒体人”的花森安治,他以匠人之心参与杂志全流程制作,《生活手帖》的横空出世一改日本战后的颓势,“花森式”的生活美学应运而生。2021年是花森安治诞辰110周年,《生活手帖》历经风雨七十余载仍然风靡街市,始终走在艺术的潮头。

编辑的高光时刻不过一句“与有荣焉”,这话用在花森身上太合适不过了,这位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一手包揽撰稿、设计和广告插画,跨界报纸、杂志和电台等多个领域,后半生三十年都投身于此,直至人生的最后一刻。《生活手帖》是他的职业手账,也是他人生的全部,如他所说,“我希望自己当编辑一生,直到临死都能坚持采访、拍摄、写稿,并让校对的红笔弄脏我的手,因为我希望自己始终站在编辑的第一线。”花森确是在杂志如日中天之时心力交瘁离开人世,他带着对杂志的敬畏之心,以自身对生活的热忱影响大众,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引领普通人回归包罗万象的美好生活。

壮志未酬的文艺青年

和大多数青年一样,花森安治在事业未安定下来之前度过了很长一段迷茫期,好在他手握一把好牌,写稿、绘画、设计样样精通,只是时机未到。这些技艺的培养有赖于儿时父母对他潜移默化的培养,虽然家宅一度遭遇火灾,全部财产化为灰烬。父亲股市败北,倾家荡产,当老师的母亲不得不昼夜打零工贴补家用,即便如此艰难,他们也没有在子女教育上缩紧一分一毫。还是小学生的花森俨然影剧院的常客,他的绘画启蒙也是从银幕的构图和色彩开始的,台词情节也能倒背如流。后来在编辑部工作,一和同事聊起电影,花森就不能自已,甚至把正事忘得一干二净。

花森超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令同学和伙伴们震惊,也让老师难以置信。他画自行车的美术作业曾被老师怀疑由大人代笔完成,不得不现场作画自证清白。小小年纪的他颇有野心,不满足于纸上静态描摹,在即将升入中学之际写了一部200多个分镜头的剧本,并用胶片相机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那时的他就显现出“斜杠青年”的一面。作为家里六个孩子中的长子,花森从小倔强任性又调皮多动,总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也为他日后追逐梦想拼搏,成为“工作狂”埋下了伏笔。

然而即便如此才华横溢,花森还是在应试教育上遭遇了他人生的滑铁卢。他复读一年后才勉强考上了高中,但积劳成疾的母亲又撒手人寰。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内心强大的花森,画画成了最好的安慰,在考上东京帝国大学之前,他就已经举办过个人画展了。电影世界赋予花森安治两个分身,一个谙熟绘画技艺,一个善于文字叙事,正是这两支笔支撑着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主攻美术史的他加入了《帝国大学新闻》做编辑,又在广告公司担任制作,这期间与和服批发店老板的女儿相恋结婚,同时激发了他对日本女士服饰的兴趣,毕业论文“衣妆美学”也正是由此展开的。

大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女儿出生后,原本以为一家三口能过上悠闲日子,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结核扰乱了生活的节奏。这段在疗养院意外收获的清静时光让平时忙碌不堪的花森有机会反思和回忆,对于艺术创作积累了不少素材。大病初愈的他应邀为剧团写剧本,为报纸画插画,花森只能接受这些与艺术和写作相关的工作,一家三口勉强度日。而立之年的他为在茫茫人海中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绝望,他光芒四射的才华鲜少能派上用场,只有奇装异服令他脱颖而出。年轻时的他厌恶理发,头发长了就藏到帽子里。在大多数人印象里,花森独具个性,卷发裙装就是他的标配,从不会被时尚潮流左右而改变自己的造型。

没有任何东西值得牺牲生活

战后的日本民众普遍情绪低落,缺衣少食却又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花森安治通过朋友结识了编辑大桥镇子,在交流中得知她十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变卖家什养活三个女儿。她想力所能及出版一本女性杂志,鼓励大众关注妇女生活,这唤起了花森对于母亲的怀念。在这场战争中,女性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担起了超越她们承受能力的重任,“如果女性都能幸福,如果人人都拥有温暖的家庭,战争也就不会发生了”。珍惜日常,就是抵抗战争,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业,大桥家的另外两个姐妹也前来帮忙。

他们在银座开设了衣裳研究所,也就是生活手帖社的前身,以实用主义为切入点发行杂志Style Book,首期以“即便没有一块新布料,你可能变得更美”为广告词鼓励女性。先是推出了“直线剪裁”,这种传统和服缝纫技法可以利用手边现有的残存布料制作西式服装,在物料匮乏的时代只要有现成纸样,稍有基础的人就能做出像样的衣服。出乎意料的是,这本手工自制的时装样本成了火爆的畅销书。花森凭借“为妇女家庭杂志开拓新形式而作出的努力”获得日本文学振兴会颁发的“菊池宽”奖,也凭借“为日本消费者,特别是主妇们被压制的利益、权利与幸福,提供了不凡支持”,获得“拉蒙·麦格赛赛奖”并将奖金赠予菲律宾消费者运动。

“生活高于一切,生活先于一切。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牺牲生活去守护、去战斗,没有。”在花森看来,生活才是生存的最高仪式。作为研究所的主力,花森先后出版了几本简单易学的生活类书籍,《自己也能动手做的饰品》《全家人的内衣》《服饰读本》《生活的眼镜》等颇受家庭主妇的青睐,他的反战精神也是时尚口号,奢侈就是敌人,追求品质生活才是真正的时尚。

在花森看来,品质生活绝不是疯狂购物的战利品堆积起来的,作为生活杂志主编,他倡导理性消费,物尽其用。从儿时起,对手工匠人的崇拜由来已久,“任何时代,美好之物都与金钱和闲暇无关。创造出最美之物的,总是那些经过打磨的感知力,着眼于日常生活的目光以及不懈努力的双手。”因此,在生活中他也身体力行DIY,利用废弃材料做书桌,甚至女儿的木屐也是他亲手包办。

从不登广告为何还能畅销70年?

当时的日本一面受到西方前卫抽象拼贴艺术影响的同时,一面还保留着日本传统之美,《生活手帖》的封面与内文设计即是暗合着双重审美趋势而展开的。同事眼中的花森工作极其投入,台面整齐有秩序,每到画封面时就闭门谢客专心琢磨。“与生活结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他的口头禅就是创作灵感的本源,选取身边唾手可得的日常之物,特别是烙印着生活底色、凝聚手工匠人的物件更是他的心头好。

作为花森的下属压力巨大,每期出刊层层把关,稿子动辄就被他改得面目全非,满篇修改符让小编们无地自容。私下的花森没有工作时那般严苛,乐观健谈,一有空就和同事一起外出采访,组织摄影活动,也正是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杂志培养了一批愿意效劳的“死忠粉”。在他们看来,生活手帖研究室更像是前辈与新人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家庭式工坊,其乐融融,当然大家长花森也时不时严厉呵斥,大发独裁者式的毒舌和咆哮。

在编辑部全员的努力下,1953年,《妇人生活》正式更名为《生活手帖》,一年四期季刊,次年新栏目商品测评上线,现在看来像是媒体带货的雏形。这本常年没有广告资助的杂志,全靠销量维持,在互联网电子化普及的今天简直不可能实现。

媒体招揽商业投资换来名利双赢,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内文去商业化的思路让花森在拒绝植入广告上始终保持着保守主义者的强硬态度,他无法容忍因外力的介入而扭曲了杂志风格,坚守言论公正和版面清爽,“翻杂志的时候忽然跳出广告,感觉就像有人穿着鞋子踩上你家的榻榻米”,这档细化栏目因其客观视角的使用感受吸引了不少读者。比如最初的袜子测评,编辑部从市场购来二十多种各种面料款式的袜子,历时几个月的时间让测试者逐一试穿,经过反复使用、磨损和洗涤后,得出结论供大众参考。如此真人实验现身说法,生活研究室的称号也并非浪得虚名,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到相机、电饭煲这样的家用电器,小到火柴、铅笔、胶棒等都曾入选杂志的测试对象。四年后,这本关注度极高的杂志销量突破50万册,之后又长期保持着百万级的销量,这在期刊界并不多见,全都得益于贴合大众审美设计和亲民的内容。

另一档栏目招牌料理也展现出了编辑部人员一专多能的才华,请专业厨师做家常料理,将分解步骤以图文的方式呈现食谱,与此同时,请来一名不在场的编辑依照这张食谱制作,在各位品尝后如果与专业厨师做出的口味相当就拍板确定。这种打版菜谱的方式借鉴了测评的步骤,加之手艺传承,“料理教师”这份实用的活教材,不亚于电视教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