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土圣地脱贫大决战”丛书:为脱贫英雄“塑像立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左志红  2021年10月18日15:09
关键词:脱贫攻坚

《逐梦》作者陈化先(左三)在采风。江西教育出版社 供图

9月24日,江西教育出版社收到通知,“红土圣地脱贫大决战”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纪录小康工程”专项资助项目扶持。得知这个消息,江西教育出版社主题出版中心主任张芙蓉喜出望外。她感叹说:“这套书由一个方案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电子文档,再到3本厚重的纸质图书,在旁观者看来只是500多天的数据,但对作者和编辑而言,代表的是一段近两年的充实经历,是学习和成长的难忘记忆。”

编者说:在出版过程中得到成长

“红土圣地脱贫大决战”丛书,分为《圆梦》《绽放》《逐梦》3册,以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牺牲干部和脱贫攻坚典型3个切面反映江西脱贫攻坚8年来的光辉历程。

回顾丛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张芙蓉用4个“为了”进行总结:“为了拿下这个出版项目,我们在得到江西省乡村振兴局要组织编写一套脱贫攻坚主题图书的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递交了出版方案;为了让图书可读,我们每位编辑陪同作者奔赴一线采访,拍下那永不变色的记忆,记录每一个感动的瞬间;为了让图书可亲,我们多方调研,反复修改书名,最终形成了《圆梦》《绽放》《逐梦》三部曲,以此致敬复兴路上的中国梦;为了让图书可感,封面我们分别用红色、绿色、橙色代表基因传承、发展崛起、生生不息。”

对3本图书的责任编辑来说,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她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圆梦》一书作者、江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褚兢认真细致的采访态度,让该书责任编辑朱雅琳深受教育。在创作每篇文章之前,褚兢都要在当地待上近一周。“从扶贫战略布置的会议桌,到扶贫战略实施的田间地头,从扶贫工作的规划者,到脱贫参与的普通人,他都一一采访。”

对《绽放》的责任编辑李倩来说,最难的是采访对象名单的确定。她说:“江西牺牲的扶贫干部有60多位,图书无法一一覆盖,但要在尽量覆盖全省的情况下保证事迹突出,仅名单的确认就花费了两个多月。”确定了采访对象后,为了帮助作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采访,李倩不仅要和受访的市(县)扶贫办联系,告知他们本次采访缘由,出具各项证明,请他们帮忙联系村一级的相关人员,还要提前沟通好作者需要采访的对象、需要去了解的相关扶贫产业,此外还要帮助作者安排好采访时的食、宿、行等事宜。

而对《逐梦》的责任编辑董雪晴来说,最难忘的是一波三折的寻找作者的过程。《逐梦》最终确定的作者是《江西日报》资深记者陈化先,而在找到陈化先之前,她先后被两位作家委婉拒绝。

既然从脱贫攻坚工作之外的作家圈找作者如此艰难,何不就从密切接触脱贫攻坚的工作者中寻找合适的对象?受主任张芙蓉点拨,董雪晴调整好思路,很快将目光锁定在《江西日报》扶贫专栏记者陈化先身上。陈化先很爽快地答应了写作任务,他把工作中用几千字的稿件无法说尽的情思,化作近20万字的《逐梦》。

作者说:从没流过如此之多的泪水

修水县扶贫干部吴应谱和樊贞子这对“90后”夫妻,在从帮扶的贫困户家返回的途中因车辆坠河而牺牲,随他们离世的还有樊贞子腹中两个月大的胎儿。

吉水县螺田镇枫树陂村村支书谢仕发白天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晚上给村民看病。他临终前,村民自发前来看望他,从卧室到厅堂,从厅堂到屋前的场地,从场地到坡下,队伍像一条沉默的长龙。

……

“红土圣地脱贫大决战”丛书出版后,江西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胡跃明给予很高的评价:丛书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江西老区脱贫攻坚的历程、气壮山河的精神留下了印记。

对3位作者来说,创作的过程正是为脱贫攻坚英雄“塑像立传”的过程。

“我从没流过如此之多的泪水。能为新时代一群可爱的人写作,是我的无上光荣,我因此胸襟为之一阔。”《绽放》作者、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彭文斌这样描述创作感受。江西共失去60多位优秀扶贫干部,《绽放》里的15名英雄只是其中代表。得知这一消息,彭文斌一时震撼了。他说:“忽然间,一种使命感仿佛铁流出炉,我要用笔为这些英雄‘塑像立传’,让他们在文字里‘复活’。”

在50多天的时间里,彭文斌利用休息日,奔赴修水、瑞金、会昌、横峰、信州、余干、吉水等地,采访了近200人,写成此书。

“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再受教育的过程。”《圆梦》一书总结了江西省10个地市的脱贫攻坚典型经验,褚兢回忆,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扶贫干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因为村民的挽留驻村7年的安源区乌石村驻村第一书记朱琪、把茶树菇种植技术免费传授带动数十万农民致富的谢远泰、将资溪面包技术带给贫困户的张全龙。他说:“通过接触这些专注、纯粹的人,我真正领会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

“这是一本纪实之书,也是一本历史之书。”陈化先说。他在《逐梦》中用深情的笔触展现了30位在江西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脱贫战士”的风采,包括40年坚守山村教育事业的支月英、脚踏三省的乡村医生潘昌荷、被誉为“赣南脐橙第一人”的袁守根、捐资2000多万元扶贫的企业家邹细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