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刘玉新书《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出版,打捞散落的长征故事
来源:中国网  | 杨长波  2021年07月22日16:19

《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

日前,广西作家刘玉新书《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24.8万字。这是一部关于湘江战役的口述史,一份具有抢救性质的珍贵读物,2021年入选广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从民间视角出发,将散落桂北大地、湘江两岸中央红军长征所到之处留下的珍贵故事打捞起来,再现了48位口述人经历的湘江战役。作者历时20余年寻访,通过细节的记录,还原血脉生动的历史原态,别出心裁用口述加回闪的叙述手法,既有亲历者被战争摧残、丧亲,以及一系列内心世界崩塌、折磨,和对红军伤员的怜悯、救助,直至看到新希望的人生故事。也有战局战况的全景式扫描,以严谨的纪实铺展壮阔的战争,如战友之情、残酷与温情、生与死、理想与信念。同时,展示了地域风情的魅力和立体化的鲜活故事,获得了扎实细密的文学质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前辈的致敬、对人性的呼唤和对故土地凝望。

桂北大地,湘江两岸,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民间留下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时间虽然过去了80多年,历史的车轮,不仅没有淡化红飘带刻画的光影,还因岁月的磨砺使其愈发神圣。这些传奇散落于桂北大地,以各种形式传诵,虽是纯民间的非文本口传演义,却能穿越时空代代相传。民间记忆,原本就是一部鲜活的史籍。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从苏区出发,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战略大转移。短短40 多天内突破了国民党布下的三道封锁线,11 月25 日开始,由湘桂交界之地永安关、雷口关陆续进入广西。湘桂交界之地,战云密布,杀机重重。一声枪响撕裂了山村的平静,焦土烈焰,天崩地裂,湘江两岸血肉横飞,毁灭了一切惯常,善恶都被放大。

湘江两岸百姓,有为红军架桥的、有为红军疗伤的、有为红军带路的、有为红军送饭的、有为红军挑担的,也有洗脚从军的……有汉族,也有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作者用他们的口述细节还原中央红军强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天险,粉碎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再现红军不畏艰难翻越老山界,顺利走出广西,一路向西的悲壮历程。这段历程,也是中央红军首次进入少数民族集聚地区,通过大力宣传和帮扶,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认同和拥护。

书中那些夹杂着桂北方言的口述内容,把我们拉回1934年冬的湘江岸边:经过的红军队伍拖了几十里长,三四天都走不完,战士们衣衫褴褛,带着伤痛,还要时不时与紧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作战,很多人只此一役,便永远停下了生命的钟摆……故此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透过口述人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战争最残酷的模样;也可以看到红军最真实的一面,看到那宁死不屈为理想而牺牲的坚强毅力和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