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逛供销社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李皓  2021年07月15日11:39

毕飞宇在《玉秀》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每天早上玉秀都要到菜市场买菜。买完了,并不着急回去,而是要利用这一段空闲逛一逛。主要是逛一逛供销社。说起来供销社可能是玉秀最喜欢的地方了。以往进镇,玉秀每一次都要在供销社逗留好半天,并不买什么。事实上,供销社是一个很不错的歇脚处,供销社可能还是一个很不错的观光场所。

读到这里,我的鼻孔里仿佛又飘荡起供销社里特有的糕点的味道。我或许去买一支铅笔,或许去买一本田字格本,或许像玉秀一样并不买什么。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神是不够用的,对什么都觉得新奇。据为己有的想法是决不曾有的,只是想饱饱眼福而已。那个在供销社里,傻孩子一样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或许是我的,或许是玉秀的,或许还是毕飞宇的呢?

从我家到供销社大约五里地,通常是妈妈徒步领我去。妈妈一般都是直奔主题,该买什么就买什么,买完就走,决不逗留。偶尔有熟人聊上几句,也决不拖泥带水。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妈妈怕“露富”,买了点儿稍微“奢侈”的物品,让老亲故邻见到了,保不齐哪天他们会上门来借钱的;二是怕露怯,虽然爸爸在外地当工人,但妈妈的零花钱极其有限,一旦耽搁时间久了,我嚷着要饼干糖豆儿吃,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当着外人的面,大人是很窘迫的。供销社是全公社消息的策源地,传出去咋说呢?

我喜欢跟一个叫庆阳的小伙伴一起去供销社,因为庆阳的舅舅在那里当售货员。庆阳的舅舅长得很精神帅气,尤其是进了供销社,当上了售货员,给他介绍对象的人,据说把家门都挤破了。庆阳在我们小伙伴中沾沾自喜,庆阳妈也张口闭口拿孩子舅舅说事儿。妈妈颇有些不屑,跟别个大娘婶婶嘟哝:“这还没转正呢,是个临时工哪!哪像俺家孩子他爸,早就是国家职工了!”大娘婶婶便鸡啄米样地点头:“就是,就是……”

1979年,爸爸与一批工友从鞍钢转业到地方。爸爸的好几个工友被安排到供销社上班。再去供销社,我就主动去跟叔叔大爷打个招呼,身边的小朋友羡慕得不得了:“啧啧,你家亲戚啊?”我不置可否,只是大摇大摆地走在他们的最前面,从文具组走到鞋帽组,从鞋帽组再走到生产资料组。供销社有三个售货大厅,每个售货大厅都有各自的大门,我们一个大门一个大门地逛,常常一逛就是一个下午。除了过过眼瘾,除了一遍遍闻着商店里特有的味道,我们一无所获。

后来,我再次见到爸爸的工友,他们都已下岗多年。他们告诉我,原先供销社的大瓦房还在,只是已被个人承包,分解间壁成若干个小超市了。

我当年也跟玉秀一样,有过想去供销社上班的渴望。现在看来,这个梦是无法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