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小慧:心香一炷祭茅盾
来源:文艺报 | 李小慧  2021年06月18日07:10
关键词:茅盾

今年的7月4日是我们尊敬的茅盾先生125周年诞辰,他离开我们也有40年了。我和茅盾先生的孙子沈韦宁联系,他身在海外因疫情无法回国,但深深的怀念之情直抒胸臆,他委托我联系亲朋和挚友到茅盾故居拜谒先生。我们带着他的一捧鲜花和心香一炷,在茅盾先生生前的居住地回顾老人家的一生和他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茅盾先生活着的时候,我们都还懵懂无知,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历史地位的人。他在我眼中就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就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并没有特别珍惜和这位老人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日常,总觉得日子有的是,根本不去想他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也会老去。但是,在他离开我们40年的每个日子里,无论是文学界、出版界,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无论是从事文学工作的人还是其他行业的人,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专业研究人员,对茅盾先生留下来的思想及文字,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没有被人们遗忘,无处不在,而这位老人的音容笑貌就像驻在我们心里,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连他从解放初期到70年代工作和居住的文化部宿舍“朝内大街203号”大院里的“毛孩子”都时常聚在一起追忆和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我记得,鲁迅先生在他文章里提到的“四条汉子”——阳翰笙、田汉、夏衍、周扬,前三位和不少文学大家都曾是我们的“邻居”。春天里,我曾看到茅盾爷爷驻足花坛旁边静静地赏花;夏天时,我也见到过这些在文学界身居高位、备受尊重的爷爷们穿着大背心、摇着大蒲扇到院子里的路灯下观看象棋大战;秋天来了,他们有时会站在自家的小院门口怅然地若有所思;冬天,他们会在我们堆砌的雪人旁停留观赏片刻。那时的我们,在他们周围奔跑嬉戏、调皮捣蛋,抑或擦肩而过,他们回报以慈祥的微笑和亲切的劝说。老一辈卓越的文学成就、非凡的人格魅力,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珍宝和丰碑,我们在他们身边度过的快乐童年,也就成了我们至今深刻而温暖的回忆。

2015年“203大院”的儿时玩伴再聚,和历年一样,沈韦宁如约而至,我们一起谈天说地,依旧是无拘无束,依旧是怀念过往。但我们毕竟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了,我们竟然也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那年,我时任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想着尽己所能为中华文化传承多做些工作。后来的聚会几乎就成了策划会,我们得到沈韦宁的授权,共同合作设立了“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意在奖励有突出成就的青年文学家。第一届颁奖工作完成后,我们考虑到青年人在网络文学创作中参与的广泛程度和发展速度,从第二届开始,就与“阿里文学”联系,在“茅盾文学新人奖”中增设了“网络文学新人奖”,将网络文学作品纳入评奖范围,就是想给这个新的文学群体以支持和鼓励。这一设想得到了文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我们又与“学而思”进行了一些文学方面的合作,也是希望能为培养青少年的文学理想和在文化传承方面做一些工作,以继续完成茅盾先生的遗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茅盾先生的一段话:“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要求,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化更大的繁荣和发展,这才是对茅盾先生和他那一代先驱者们最好的纪念。也正如他老人家期望的那样:“青年!你们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们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党和国家就是希望年轻一代作家们积极地反映生活、创造生活,我们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之努力。

最后,我用萧伯纳的一句名言作为结束语: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