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对话姚辉:保持一种开放的写作心态,抵达一种长在的诗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只恒文  2021年06月11日07:44
关键词:姚辉 散文诗

姚辉,1965年1月生,贵州仁怀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诗集《苍茫的诺言》、散文诗集《在高原上》、小说集《走过无边的雨》等10余种,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2020年度“黄姚古镇杯”星星散文诗年度奖获得者姚辉(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 摄)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散文诗创作的姚辉,6月10日获得2020年度“黄姚古镇杯”星星散文诗年度奖。获奖后,姚辉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一个写作者只有努力拉近、消弭自身与‘万象’的距离,才有可能成为这世界与时空合格的见证者,并切实参与其中,成就一己的诗意创造。而诗,也一定会坚持回应我们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这份期许与追索。”

诗意来自生活,也来自自然万物

记者:在新诗创作的同时,您为何选择散文诗这个文体?诗歌和散文诗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何在?

姚辉:与新诗相比,散文诗在创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其内部空间更为开放、多变,适合于情感、思想的抒写与深化,这也是我常常选择创作散文诗的原因。

在我看来,诗歌和散文诗的差异只是在外在形式上,它们的内核应当都是诗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诗更倾向于诗歌而不是散文。

记者: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散文诗人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在具体创作中,需要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

姚辉:一个优秀的散文诗人需要具备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独特的文字表达力。在具体创作中,要注重培养对生活及事物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诗意来自生活,也来自自然万物,诗人应当找准定位,让自己的创作介入到生活和自然之中,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提示与见证。

其次,还要努力向经典学习,并广泛从其他艺术形态中汲取营养,增强自己的创作活力。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绝对不能固步自封的,只有保持一种永远开放的写作心态,才有可能不断超越旧我,抵达一种长在的诗性。

警惕“小我”写作、景区解说词式写作、鸡汤化写作、二手生活式写作

记者: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文学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手段,散文诗的创作该如何去拥抱、接受互联网,以使散文诗的发展有更宽阔的空间?

姚辉:网络彻底改变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手段,也使受众更加分层化。近些年来,散文诗也在积极接受互联网的洗礼,但这种接受却不能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逐潮”。散文诗有着自身必须始终坚持的东西。从本质上看,互联网时代的散文诗写作与其他时代的写作并无不同,网络的影响及改变总是比较外在的。散文诗还是需要在诗性文本上做进一步的探索,而不是其他。

记者:当下散文诗的创作,有哪些现象需要警惕和改进?

姚辉: “小我”写作、景区解说词式写作、鸡汤化写作、二手生活式写作等现象,是需要警惕和改进的。

景区解说词式写作、鸡汤化写作容易理解。所谓“小我”写作,即是一种自说自话的脱离生活和时代的写作,这种只是围着自我转圈的写作,会让人的诗性格局越来越狭隘,越来越缺少活力。我说的“二手生活式写作”是指一种远离生活现场的写作,这些写作者笔下的生活常常是从纸上搬来的,既不切实,也无鲜活之气。

记者:如何鼓励青年写作者坚守和热爱散文诗创作,以使散文诗保持它自身的独特性与审美性?

姚辉:近些年来,许多优秀青年散文诗人已经脱颖而出,写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作品。现在已经很少有单一写作散文诗的人,青年作者中,许多人都在从事多种文体的写作。他们文学起点高,感悟力极强,其创作是值得期待的。

如何保持散文诗的独特性与审美性,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性话题,不只值得青年诗人关注,每一个写作者都必须对此进行自觉而深入的思考。应该相信,随着各艺术门类的不断打通、交融,散文诗的拓展空间将进一步加大,散文诗的诗性魅力,也将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