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咏新时代•名家看介休”文化采风活动走进山西介休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杜佳  2021年06月01日08:14

5月29日至30日,由北京出版集团、中共介休市委、介休市人民政府主办,十月杂志社、中共介休市委宣传部承办,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诗咏新时代•名家看介休”文化采风活动走进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的介休市。

29日上午,采风活动开幕式在介休后土文院举行。介休市委书记张鹏、十月杂志社主编陈东捷、山西省文联副主席郭新民先后致辞,希望诗人们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用诗意的笔触书写这里厚重的人文历史,书写火热的时代生活。开幕式由介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克虎主持。

开幕式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梁平,湖南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胡丘陵,四川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大解,解放军文艺原主编姜念光,《诗刊》原编审周所同等二十余位诗人先后到介休博物馆、南庄古村、安泰集团等地调研采访。

调研采访走进介休博物馆

调研采访走进绵山

调研采访走进安泰集团

介休历史文化悠久,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逝于此而得名,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而有“三贤故里”之称。我国纪念性人文节日 “寒食清明节”亦发源于此。这里是晋商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山西省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此次调研路线中所经之地集中体现了介休的文化积淀、文旅资源、工业基础、生态环境和发展前景, 是介休乃至整个山西省利用地域优势,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全面振兴的缩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谈到调研感受,青年诗人、鲁迅文学院讲师杨碧薇说,来到介休之后发现这里蕴藏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实地感受,现实才可能与既往的知识储备和阅读体验挂上钩,而这会让写作更加真实。如果通过间接信息了解和书写某个地方或某些事物,始终是站在想象的视角,所有的理解十分有限,而调研和游历为写作者产生更生动的、接地气的、更及物的认识提供了可能,拥有“及物”的认识,才能在写作中获得更多信心和底气,“因为我来过,能为我写下的字句负责。”

来自山西的青年诗人张常美在写作中善于从日常幽微中开掘诗意。他认为,自古以来自然风景和人文密切相关。到风景中去,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无疑是一种打开写作视野的方式。调研采风看起来是人走到自然中去,为自然赋予意义,事实上也不失为自然和人保持亲近关系的方式,自然与人相互亲近、相得益彰,无论对于写作者个人,还是承载人文历史的地方,每一次接触和深入都有其意义,这种意义也许无法显现在当下,但经过时间的沉淀,总会显现出其中的价值。

同为山西籍诗人的《诗刊》编辑聂权是近些年通过写作才与家乡变得亲近起来。早些年虽然在太原读过七年书,但因为性格不喜走动,不少知名古迹都没去过。过去常听人们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他甚至怀疑是否言过其实。近些年因为写作第一次到访资寿寺、旌介遗址等地,得以亲身见到历史悠久的建筑、雕塑,形制罕有的青铜器等。虽然眼目所及之物形态各异,但它们共有的集铸造建造技艺、美学表达、艺术巧思于一体的特征仍然深深震撼了聂权。譬如“青铜器身上流动性和凝滞性的完美平衡,古迹雕塑仿佛被赋予人格与灵魂般栩栩如生,有神在相外,如同一部精彩的文学作品,有神,有不尽之意,有余味。”这些为他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而此次调研走访古村落南庄时,一位张姓老者的解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老人讲述的语言很质朴,但却是触及人们精神与生活本质的最原初的部分,因此给我的触动很大。”他进而思考,“我们组织或参与采访活动,对于写作的意义可能就在此,你听见的或者从书上看来的,总与现场感受到的有差别,有一些细微的、本质的、贴合人们生活本来面貌和精神本质的东西,唯有经过走动去观察和体悟,才可能进入到作品中,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此外,行走得来的经验往往是触及根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故乡的根,通过行走,我们不仅有机会体悟到故乡的根,还能得到中国的根,文明的根,如果尽可能将之呈现在自己的写作里,写作无疑是更有根基的,面貌也将随之丰富。”对何为根性,聂权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家乡有寒食节当日“不饮热水,不吃热食”的风俗。节日当天,当地百姓只吃一种叫做“寒燕”的冷面食度过,多少年来约定俗成,严格遵守。“这就是融入生活内部的根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值得我们在行走中见识和记忆的部分。”聂权说。

在成都市作协主席、《草堂》执行主编熊焱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写作者来讲是颠扑不灭的真理,时至今日仍然如此。“诗歌关乎心灵,很多时候来源于细微的、转瞬即逝的敏感体悟。所以即使有时我们采风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得并不那么详尽,但现场给予你的那些一瞬间的触动,很可能像蜻蜓点水一样,水波纹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这对诗人已经足够,因为诗歌需要的往往是瞬间的感知。很多时候,灵魂就是在不间断的行程中得到滋养、壮大、丰盈、补充和完善,这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尤其是一个诗人应该一直走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调研采访团队合影(本图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据悉,本次调研采风活动的诗歌作品将由《十月》杂志整理遴选后刊发。(文图/中国作家网 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