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百花山》主编马淑琴:坚持地方特色 服务基层文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马淑琴  2021年04月30日15:28

马淑琴,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北京作协理事、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门头沟区作协主席,《百花山》执行主编;著有诗集《放歌京西》《山月》《不朽的风景》《炊烟扶摇》《马淑琴诗选》《山河如梦》和散文集《书琴散文》;在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纪实文学、散文等百余万字,作品数次获奖并收入选集;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重大活动的采风创作,被门头沟区认定为领军人才,2020年获全国文学内刊优秀编辑奖,北京文联抗疫主题优秀作品奖。

由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宣传部主管、门头沟区文联主办的《百花山》文学双月刊于2001年创刊,至今正好20年,已出正刊119期,增刊20期,2019年注册成为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在弘扬主旋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刊导向下,《百花山》坚持地方特色,在为基层文学和公共文化发展服务、培养基层作家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0年办刊路漫漫

刊物的发展离不开地区领导的支持。在20年前的区作协工作会上,大家呼吁应创办一本文学杂志,并向区委宣传部提交了请示报告。当时的区委副书记和宣传部长参加会议,听取了作协的呼声,批准创办《百花山》,同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我们的办刊经费有了稳定的增加。我们召开《百花山》顾问座谈会时,邀请了众多文学界名家,区领导由此决定利用有利条件,在座谈会基础上召开“门头沟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内刊对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全区经费规模压减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争取,向有关部门打了专题报告,介绍办刊情况和多年来发挥的作用,以及刊物继续办下去的必要性,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保证了《百花山》办刊经费,可以说是经历了“起死回生”的艰难过程。

稳定、高素质的编辑人员和广泛的作者队伍是刊物发展的基础。文学内刊的编辑虽然有一部分业余和兼职,但我们的办刊宗旨是按照专业标准,认真办刊;我们从作协选拔既有相应文字水平,又有责任心,甘于奉献的人担任编辑工作。从刊物初创到现在,我自己已经在《百花山》工作了20年,副主编傅永建老师从创刊开始,就一直兢兢业业坚守编辑岗位,为刊物奉献了一生,他去世后,刊物编辑和许多作者都写文章回忆一起走过的文学时光,情真意切。刊物编辑的补贴虽然逐渐增加,但仍然不多,但不管多少,大家都毫无怨言,而是把编辑工作当成事业干。

规范严格的三审制度是刊物持续发展的保证。《百花山》没有因为内刊而自我降低标准,对于所有来稿都有登记,按照三审制度来进行审校,由编审逐级填写签稿单并存档。对于重大选题和重要稿件,还会由文联领导签审。

高水平的顾问队伍为刊物发展护航。《百花山》定期召开顾问座谈会,邀请文学文化界的有识之士进行评刊、为刊物发展提建议。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刘恒都曾为《百花山》发来贺信,并为刊物组织活动和开办讲座提供了大力支持;词作家石顺义、《北京文学》社长杨晓升、《北京日报》副刊原主任李培禹等不仅对《百花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刊物办得很认真,有特色。《北京文学》还把《百花山》作为发现人才与好作品的窗口,杨晓升社长两次与《百花山》作者座谈,并根据创作中的问题和需求做了讲座。首师大教授、诗歌理论家吴思敬多次参加顾问座谈会,并对刊物提出中肯建议;人民大学文学院原院长孙郁、北京作协原驻会副主席王升山等更是一直关注刊物发展,与编辑随时交流沟通。

为着力培养文学创作人才,我们以《百花山》刊发的原创作品为基础,有的放矢地组织文学讲座与作品点评,开展作品研讨与交流。请知名作家陈建功、刘恒、吴思敬、毕淑敏、刘庆邦、胡平、高伟、杨晓升、师力斌、冯秋子、周晓枫、王升山、石一枫等授课,使作者大为受益。

《百花山》是培养文学人才的百花园

20年来,以《百花山》为园地,培养了一批文学人才。我们的作者队伍中,成为区作协会员的从20人发展到140人,成为北京作协会员的从2人发展到17人,加入中国作协人数实现了零的突破,有6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区作协骨干大部分是从《百花山》起步。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也成了《百花山》稳固的作者队伍。区作协理事、北京作协会员吕秀玉原是斋堂镇沿河城村的农民,从给《百花山》投稿开始,得到培养和锻炼,后来陆续在《北京文学》《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发表作品,并被聘为《百花山》编辑和《京西时报》工作人员,文学帮助她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她的丈夫和女儿也先后参加了区作家协会,全家成为《百花山》的忠实作者和读者。

《百花山》还为培育文学幼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区作协多年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每年邀请多位作家为区内各中小学讲授百节以上文学课,指导学生创作。《百花山》长期开设学生作品专栏,并向学生赠阅杂志,使学生受到鼓舞。前不久,我还和京师实验小学的校领导一起,为在《百花山》发表过作品的该校京京文学社的同学们举办了颁奖仪式。近年来,以《百花山》为依托,多所学校成立了小作家组织和文学社。

20年来,《百花山》也凭借较高的刊物品质赢得了区内广大读者的青睐。有领导或同事调动工作时都说:“别的书我不拿了,但要把《百花山》带走。”离休老干部李长庚每期杂志出刊后都亲自到编辑部来取,出刊如果晚了几天还会追问。很多街道、乡镇和社区的图书室都有《百花山》供读者取阅,大台黄土台社区主任张金玲说:“读《百花山》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写门头沟的作品,大伙儿爱看。”

《百花山》更是区内文学爱好者的精神生活园地。百花山脚下张家铺村农民任全营、琉璃渠小学退休老校长董永和以及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不仅关注刊物,还积极投稿。斋堂镇青年农民刘晓青也依靠刊物走上了从读到写,到参加作协的文学之路。外地来京打工的农民王过冬和宋麦收通过在《百花山》发表作品,都成为区作协会员或理事,文学为他们开启了精神生活的崭新一页。去年疫情期间,我们组织作家赴一线采写抗疫纪实文学,编印了《百花山》抗疫文学专刊,刊物送到采访的门头沟区医院和门头沟区疾控中心时,医护人员都非常感动。门头沟区医院副院长带队参加了我们的文学讲座,并与多位疾控中心的医务骨干一起加入了作协,在工作之余,书写医务工作者生活工作中的点滴感受。

坚持地方特色 服务地方文化

除了名家栏目引领,《百花山》在办刊过程中还注重坚持地方特色,突出地域文化,使刊物接家乡地气。在突出反映地区文化方面,刊物曾重点推出反映大西山永定河文化的系列文学作品,如发了梅洁的散文《今昔永定河》,李培禹的散文《永定河上老河兵》,马淑琴散文《风韵尽在山之巅》《妙峰金顶那道紫色的圣光》,李迎杰散文《走进马栏》,刘成奇散文《东胡林的远古渔歌》等一大批较高质量的作品,促进了地区文化的发展。

《百花山》还结合和围绕地区中心工作策划选题和组稿。在地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刊物刊载了大量的创城诗歌、歌谣和故事,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配合地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区,在采风创作的基础上,我们刊载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题材的诗歌百余首;特别是2020年,为配合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百花山》特别编发了两期抗疫专刊和大量作品;2020年下半年,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我们又组织编发一批攻坚扶贫的纪实文学和散文、诗歌等,为广大基层扶贫干部和劳动者鼓与呼。优秀扎实的内容,也要靠多种渠道传播,才能扩大影响。在注册了中国作家网内刊频道会员之后,极大鼓舞了作者的积极性,扩大了交流范围;同时我们为弥补纸刊传播的不足,创办了“大西山永定河文学”公众号,即“百花山文萃”,及时把《百花山》的优秀作品发布出去,至今已发布241期,有力地促进了作品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