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建明:好作品,需要沉下心来读
来源:民生周刊 | 严碧华  2021年04月28日11:25

从北京到南京,今天只为一件事:为准备了10年的活儿画个句号。

4月20日清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当天,由他创作的纪实文学《雨花台》,在南京举行首发式。

前一天,他在北京给两家单位上了两堂党史课,这是最近一个多月来何建明的工作常态。

课堂上,他从细节入手,将尘封多年的历史一一呈现了出来。他的讲述,视角独特,人物可触摸,被誉为立起来、活起来的党史课。

何建明是个高产作家。一周前,“当代中国歌者—何建明文学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幕,展出了他40余年创作出版的60部文学作品,涵盖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多种体裁。

展览序言中写道:我们总能看到一位澎湃的激情者在采撷、调研和观察,并激越地书写……我们总能看见一位“劳模作家”在战斗的身影,用身体和思想在冲锋、在奋战。他就是何建明—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他因此也被称为当代中国歌者,发现和推出了诸多感动中国人物、“两弹一星”功勋、全国先进典型,以及无数与国家和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时代凯歌。

4月19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何建明回应了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怎样讲好党史、怎样保持旺盛写作力等问题。他的回答,观点之外,更有生动的案例。

民生周刊: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您怎么看?对于年轻人阅读,您有哪些建议?

何建明:今天这个时代,碎片化阅读很普遍,我觉得这也有好的一面,不能全部否定。碎片化阅读并不完全是庸俗化阅读,经典有经典的意义,碎片有碎片的光芒。

比如,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就很好看。两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名为《革命者》,紧扣“革命者”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历史,塑造了血肉丰满、英勇伟大的革命者群像,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的伟大精神。

后来,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在我这个版本上加工的。如果你再回头看看这样一部作品,恐怕认识就会更深、更生动,印象会更深刻。那是因为,影视包括手机的传播,会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对我来说,并没有因为碎片化阅读或者碎片化信息传播影响我的创作,恰恰相反,我的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此,包括黄大发的故事。

黄大发是贵州遵义播州区仡佬乡草王坝村的老支书,这位80多岁的老党员,几乎用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带领乡亲们在山崖之间修建了一条蜿蜒20多公里的山间水渠,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草王坝村民的吃水难题和对吃米的向往。

知道黄大发的事情,实际上也只是在手机上看了一个小消息,发现这位老支书非常不容易,觉得一定要去采访他,于是就去了。当我深入采访现场的时候,找到了感觉,最后有了《山神》。这样一部完整的作品,呈现给大家的时候,它是彩色的,书写的内容就完全不是碎片了,影响自然完全不同。

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读者在短时间内能汲取大量信息,但害处是读者在快速浏览中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进而降低人们的思考能力。

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很多时候是迷茫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值得阅读。特别是年轻人,他的人生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朦胧的,那个时候,他们阅读什么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的惯性让他们喜欢去看简单的、轻松的。惯性加上大数据推送阅读,长此以往,不仅会对文学造成侵蚀,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年一代的认知,需要警惕。

好的作品还是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希望能有更多人尝试静下心来深度阅读,不能让碎片化阅读剥夺思考的深刻性。

▲何建明讲党课后与少年学生合影。

民生周刊:最近,您开了党史课,基于相关作品讲述,也可以说是“文学党史课”,视角独特、人物可触摸,被誉为立起来、活起来的党史课。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更好地学好、讲好党史?

何建明:我写过几部跟党史有关的红色题材作品,如10多年前写的《忠诚与背叛》,更早时写的《部长与国家》,还有这几年写的《革命者》,以及刚刚完成的《雨花台》。

每次到历史纪念馆、陵园参观后,都觉得这些人物太生动、太感人,如果让这些人的形象立起来、活起来,那我们的党史教育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我用了多年时间完成了几部作品。我讲的课可能跟其他党史专家不太一样,我希望自己讲述的人物是立体的、生动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美好的时代。我们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国家的强大也来之不易。回顾100年前的中国,那一批年轻人也就是二十四五岁,他们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为了建立新中国,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我们的今天,他们的事迹实在太感人了。

所以,我觉得用另外一种方式,使这些英雄、革命历史能够走近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忘本,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民生周刊:您40余年里创作出版60部文学作品,其中多部是报告文学,紧贴时代,您是如何保持旺盛写作力的?

何建明:如果一个人心态是健康的,又善于发现美,他就可以永远保持一种旺盛的创作状态。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一直激奋着我。我的生命呈现出一种良好状态,并没有因为时间长和年龄大,影响我的创作。恰恰相反,今天的中国就像一个青春的中国,永远激励着我。这种旺盛的创作状态,是跟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进步紧密联系的。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向何建明颁发捐赠证书。

民生周刊:报告文学是时代的生动记录,要传播得更好,在写作上您有什么建议?

何建明:中国的故事很多,好故事也很多,如何呈现好故事?这是一个需要花心思、下功夫的事。我们有很多好故事、好人物,如果不努力在写作技巧上、情感上投入,就不太可能写好,更不可能传播好。

我写贵州的黄大发,当初采访的时候,我几乎是以生命为代价。第一天到草王坝村,就跟着他走了1000多米高的水渠,这是老人带领乡亲们建的,是他的骄傲。

当时非常危险,因为还下着雨,但是,黄大发听说是北京来的作家,就特别希望把自己一生做的事都告诉我。可是,他没考虑到我是一个外来人,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又要爬上1000多米高的悬崖。

他走一段就回头看一下我,后来干脆拉着我走。在这一过程中,我跟黄大发有一种心理上的交流。我们共同生活了一个星期,因为这样近距离的交流,我对黄大发有了刻骨铭心、近似亲人的感受,因此,《山神》这部作品写得也非常投入。

写好一部作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投入感情,另一方面确实要有好的写作技巧。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我认为要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