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纸繁荒 江南故影 ——读徐风《江南繁荒录》有感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尹汉胤  2021年03月25日08:56

《江南繁荒录》,徐风著,译林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今之宜兴,为古地义兴、阳羡传承而来;而这片丰饶土地,也是由泛滥停蓄、蛮荒沼泽演变而来。自先人迁徙至此,便开启了围堰排涝、疏浚河道的水土治理,将这片漫漶之地,变为水网密布、渚上人家的鱼米之乡。由此,这片水韵江南便开启了自强不息、耕读传家、累代不绝地涌现彪炳史册的人物的历史篇章。

耳闻目染着故乡人文历史长大的徐风,心中潜移默化地萌生出对先贤的崇敬向往。光阴荏苒,这种心理在岁月的蕴藉中,逐渐升华为对故乡的信仰。由此,他便开始了遍览先贤遗文、踏勘历史遗迹的文学准备。当其步入故乡历史深处,直面一个个高贵灵魂时,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从浮躁的写作中沉静下来,义无反顾地追寻故乡的人文脉络,开启了钩沉稽古、发微抉隐的历史发掘。历经多年探索写作,使历史上出没于故乡的历代人物,活色生香地跃然纸上,结集为这本《江南繁荒录》呈现给读者。

阅读这本《江南繁荒录》的感受,首先使我对徐风多年来执念故土、不辍胸志的秉史写作精神充满敬意。书中云集的众多人物,可谓横无际涯跨越千年。写作这些光怪陆离的历史人物,无疑需要对史料进行披沙拣金的严谨考据,才能将淹没于历史烟云中的人物,脉络清晰地再现出来。

在开篇《风与气》“古碑”文中,徐风从千古流芳的残碑断字中,将古地义兴人的铮铮风骨,掷地有声地呈现于读者眼前。然而担起这古地风骨的第一人,竟然是一位孱弱含羞的浣纱女。只因其于溪边浣纱时,应允了逃亡途中伍子胥的一个承诺,竟在伍子胥回头顾望时,默然投河自尽,用生命维护了诚信的尊严。“伍子胥当上吴国宰相后,再次来到义兴寻找那女子家人,村上人告诉他,此女父早亡,终身不嫁,事母孝纯。其殁后,老母亦亡,家中已无一人。竟然说,此等事情不必在意,乡风如此,换了谁,都会这样做的。”

伍子胥闻后,遂在西溪岸边修建了一座贞女庙以示敬意。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来此,祭拜了贞女后,心生感慨地写下一篇铭文:

粲粲贞女,孤生寒门。上无所天,下报母恩。春风三十,花落无言。乃如之人,激漂清源。碧流素手,萦彼潺湲。求思不可,秉节而存。伍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声动列国,义形壮士。入郢鞭尸,还吴雪耻。投金濑沚,报德称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由此世人认定,“此地文脉深厚,民风敦良。大抵原因不外有二:一乃在此地为官者,大都文士,皆有情怀,堪称草民榜样。其二,时佛教在当地的影响……”

徐风在讲述了贞女故事后,也自豪地写下了“古碑自有气场,不怕风雨剥蚀” 。随即又写下了义兴世家出身的周处的一生。这个顽劣乡里、无恶不作的周处,在三十六岁时竟仗剑斩蛟、持弩射虎为民除害。然得知自己竟然也是故乡一害时,决心痛改前非,随后拜陆机为师,洗心革面,转变为勇于担当、著述丰厚的新人。边陲危机时,明知是奸佞陷害于他,仍义无反顾奔赴疆场为国捐躯,以朝闻夕改的典范人生传颂于世。徐风将两个不同阶层、人生各异的义兴人置于一篇写出,让人对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性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通过李白、陆机浩然正气的碑文,为这片故土奠基下一道厚重的古典精神底色。

这道厚重的精神底色,深植在这片土壤中,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愈发根深叶茂。在《仰望与遗忘》“心灯未泯”篇中,徐风进一步道出了江南文化传承的底层基础。“明清时期江南的民间书院已成燎原之势。苏州有文正书院、紫阳书院,丹徒有濂溪书院,太仓有娄东书院,常州有龙城书院,金坛有茅山书院,吴江有盛湖书院,江阴有南菁书院,而江南小城阳羡则拥有着明道书院、东坡书院、崇儒书院、阳羡书院。书院虽然以科举为目的,但那不是唯一的。它给学子们的导向,是务实而不近名,正义而不谋利,养士所以盛也……” 1530年,一位叫谈园慧的道士在文庙创办了宜兴第一所县学,将“夫学桃之教,所以明道也。其入道之方,则以读书为务。惟读书可知天地实物之理,而修身为国家之要”奉为办学的座右铭,由此开启了尊师重教的乡间风气。在文中徐风特意讲述了前清秀才周文伯创办“作人小学”的故事。在周文伯的大力倡导督促下,村中不论家境贫富,孩子必须念书识字。为此,他将家中三十亩田捐出作为学田。正是在周文伯的远大视野、博大胸怀孕育中,他的儿子周培源从这所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出国留洋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著名物理学家,一生桃李满天下。

书中展示了一部《北川张氏宗谱的学校津贴条例》,让世人看到了宜兴民间对教育的重视。

“现今科举罢废,学校代兴,名虽异,其实则同,我族弟子,有志愿响应者,仍本斯旨簿事津贴,以初中为始,至高中、大学而留学,惟小学不预焉。初中,每学期津贴白米壹市石,高中每学期津贴白米贰市石,师范及专科视高中、大学,每学期津贴白米贰市石,出国留学另议。”

这份宗谱教育条例,不仅寄寓着家族的未来希望,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民间对教育的共识。从这一历史共识中,也就不难理解宜兴从古至今出现了10个宰相、4个状元、30位两院院士、10000多位教授的地域现象了。

这种地域人文精神,同样也渗透在宜兴紫砂工艺中。将攫取于地下的一坨泥土,经过双手的锤炼塑造,竟然从寻常百姓的生活器皿,登堂入室成为享誉世界的紫砂艺术。这其中,不仅浓缩着宜兴人对泥土的理解与智慧,同时也反映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徐风通过对紫砂历史工艺的研究,从这一古老民间工艺中,发掘沉淀在紫砂中的丰富文化内涵。文中通过顾氏传人对收藏者说的一段话:“壶,你先拿回去用,记住一定要泡茶,因为你如果坚持用它泡一周茶,茶壶的颜色就变了;再泡一周,茶壶的颜色还会变,到那个时候,你再来,我就给你写证书……”道出了人与紫砂彼此相互成就的内涵意蕴。“早先的紫砂泥料,虽有杂质,但用全手工的捶打方法,沉睡的死泥会被激活,肌理上充满了张力;用这样的泥料做壶,烧成后,壶的每一个毛孔都是张开的,用茶水一泡,壶体就开始发力。吃饱了茶汁的紫砂壶,色泽会慢慢发生变化,有一种内敛、沉雄、高古的味道……”“布衣壶宗”顾景舟的这番话,则进一步道出了紫砂与火、与茶、与人的关系。经过了摔打、锤炼、成器、火烧……脱胎于泥土的紫砂,已成为具有感知的灵性器皿。然而,只有在平和的心态中,完成净器、煮水、冲泡、茗饮、品味的过程,才能从温润的紫砂器皿中,感知到潜藏在泥土中的生命真谛。

一纸繁荒,重重故影,终成历史。通过徐风见人、见物、见史的臧否笔触,给予人的阅读感觉,仿佛围坐在飘逸着茶香的雅室,于把盏品茗中,倾听到了伴随着泥土芳香的历史回声。回声中鸣响着盛世繁华的喧嚣,也断续着荒芜无奈的叹息。而那把蕴藉着这片土地乾坤历史的紫砂壶,却始终从容地浸泡着流水时空……

我始终认为,一个作家在写作历史题材时,仅靠展示历史资料是不够的。而是要在作品中再现出历史人物的精神时代、器识胸襟、人格魅力,正是这些历史代表人物的出现,才使得这片土地成为后人的精神寄托并给予生命启示。

徐风通过《江南繁荒录》以文学的视角,对江南人文历史进行了一次发人幽思的深情回望。抚今追昔,中华民族又一次历史性地站在了民族发展进程中的节点上,回眸历史,不是让人沉醉在昔日的繁华中自得,更不是让人对荒芜的岁月自卑,而是让人清晰地看到历史的真相后,重拾民族的尊严与辉煌、自省自信地投身到民族未来历史的创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