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两会“艺”起聊·文化强国十问⑨——全民阅读如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让书香浸润社会 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来源:人民网 | 刘颖颖 韦衍行  2021年03月11日14:25
关键词:全民阅读

编者按: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网文娱推出“两会‘艺’起聊·文化强国十问”,邀请文化领域的代表委员,围绕文学、艺术、影视、考古等主题,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言献策。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本期我们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讲述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全民阅读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意义。

中国应有属于自己的阅读节

人民网:今年两会,您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这也是您连续第18年提出与全民阅读有关的提案,怎样的原因促使您一直关注这一问题?

朱永新:很多人问过我,有了“4·23”世界读书日,是否还有必要设立国家阅读节?其实世界读书日纪念的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没有中国文化背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节。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

人民网: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国家对全民阅读如此重视?

朱永新:阅读作为一项精神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确实加大了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围绕全民阅读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们全民阅读的水平还相对较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不少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有的人离开校园后几乎不再读书。只有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长远部署,稳步推进,我们才能在积累精神财富的同时,还能创造物质财富,为将来储备足够的财富基础,继续再转化为更为丰厚的精神、物质的双重财富。

教育助力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人民网: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对学生来说,该如何平衡课内学业和课外阅读?目前我国少儿读物的创作和出版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朱永新:我认为阅读没有“课内”“课外”之分,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教科书就像母乳,把人类最重要的知识用科学的方式整合,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吸收掌握以及学习成长。但教科书、教辅书不可能替代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就像母乳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学校教育不仅是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而且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地成长。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国原创少儿读物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文津图书奖”评选的时候,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中外获奖图书的比例。那个时候,进入终评环节的国内原创图书,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与国外相比,最后往往只能用原创不能低于引进的规定来平衡。但现在我们基本不用担心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有很多作家和插画家都获得了国际性的奖项,可以说,我们目前儿童读物的创作出版欣欣向荣,并逐渐向国际一流水准迈进。

人民网:近年来,《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的热播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在各地积极开展。您认为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通过教育传承发展?

朱永新: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又一颗珍珠,遗留在岁月的河底。只有运用教育这根“主线”,我们才能将打捞起的珍珠重新编织为美丽的项链,成为传承给后人的真正财富。而教育是百年大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生生不息,完全有赖于我们今天的努力。

我认为,要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课程,并注意特色课程与普通课程兼备。也就是说,除了研发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之外,同时要注意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能在任何学科的任何课程中闪耀。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在9月28日即孔子诞辰这天设立国家阅读节。孔子是民族文化的标杆性人物,以孔子诞辰切入,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对阅读的热情以及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在阅读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人民网: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全民阅读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有何意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您对未来的文化建设有何期待?

朱永新:全民阅读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竞争力、凝聚力的加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是最有效、最便捷、最廉价、最直接的提升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量的路径。同时,从推进教育公平的角度说,我也一直认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阅读是最高效的教育,推动阅读是推进教育公平最简便的方法。

未来,我希望能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比如乡村地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其次,进一步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好我们各具特色的古村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深入挖掘我们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并生动地讲给孩子们听,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