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找准定位 关注动向 坚守品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文艺报社在京举行文艺评论座谈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杜佳  2021年03月03日11:45

与会者合影

2021年3月1日,由文艺报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艺评论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文艺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交流。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剑南主持。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在发言中从文艺评论的参与者、内容、传播,以及文艺评论中目前存在的局限性等几个方面梳理了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表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开展文艺评论探讨和交流活动,能够很好地整合研究机构和高校的文艺评论力量,充分调动专业文艺评论队伍的优长和潜能,有文艺报社等专业媒体的组织参与和持续关注,则相当于架设起专业领域和更广大读者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文艺评论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座谈会上,潘凯雄、胡军、张颐武、李树峰、向云驹、胡智锋、王一川、杨庆祥、尹鸿、傅谨、尚辉等与会专家先后发言。

参照时代背景 更新理论话语

如何发展好文艺评论,使其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首先要找准定位”是与会者的共识。潘凯雄认为在“什么背景和环境下谈文艺评论”是当前文艺评论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文艺评论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同时,文学艺术等各个门类正“置身于互联网、自媒体极其发达的环境之中,即便专业的声音也存在被迅速淹没的现象”。加强文艺评论如果离开对以上背景生态的参照,无异于“坐而论道”,试图回到“过去的辉煌”、重建“权威”也是不切实际的。在无可回避的时代召唤下,“文艺评论的话语和研究如何与我们的时代发生关联,并且找到一个妥帖的联结点”成为今日文艺评论必须关切和回答的问题。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文艺评论的标尺也随之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出现有别于传统批评的新的批评路径,已经成为文艺评论不容忽视的现实。张颐武认为,譬如豆瓣评分等立足个人、有别于学院派的文艺观点与大众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牵引,而这类新的评判标准正逐渐成为影响文学艺术本身的“增量”。虽然这部分增量与传统文艺评论相关性很弱,交集甚少,但其庞大的发展体量已经使之呈现出与传统文艺评论平行发展的态势。事实上,受这部分增量评价主体——青年的属性影响,其评价和审美标准更为直观,业已形成与专业评论截然不同的面貌,而中间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正表明了专业评判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差异。突出的平行性是当下专业文艺评论寻求更广泛影响力的屏障。张颐武认为,既然意识到增量的存在改变了文艺评论的整体结构,专业评论家不如尝试对之进行价值观和标准上的介入,化被动为主动,与增量对话,从而找到新的路径和方法,打破固化的圈子。

李树峰对此表示赞同,他进而谈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很多,但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才可能实现精准的知识传播和观点阐释。站在专业评论者角度,傅谨谈到,不断创造更新评论的理论与话语体系,使之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为处在与新渠道平行发展中的专业评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强化主体地位 涵养批评品格

在足够关注和热切响应社会生活变化的同时,明确文艺评论的主体性质,坚守其主体地位,仍然是应变的根本性前提。假使文艺评论本身的主体地位及性质发生偏移,评论形不成体系,力度不足,也就无法有效地参与文艺生活,更遑论对文艺生态发挥应有的作用。

胡智锋注意到“评论分流弱化”的现象由来已久,他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成因之一在于渠道的分流,互联网高度融入生活,互联网生态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是评论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个体话语得到空前伸张的同时,批评被分流为“无处不在”的状态,反而致使评论的主流弱化,“权威不像权威”。

对此他提出可能的应对方案是,无论对社会评论还是专业评论仍然要秉持“一个标尺”,这并不一定是一个要求,而是在批评的态度和达成的效果上形成共识。他认为凝聚共识的标准可以用“度”来概括,这个度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温度,指带着善意的热情去拥抱评论的对象;二是高度,不做太过微观琐碎的评论,不囿于就事论事,评论有一定的整体性和概括性,站得高看得远;三是锐度,精准到位,一针见血。

王一川、杨庆祥、向云驹等认为,评论的公信力在于锻炼涵养实事求是、不盲从的批评品格。“缺乏公信力”是文艺评论常为人诟病的问题之一,杨庆祥认为,矛盾的核心在于评论在客观和实事求是上做得不足。他谈到,所谓评论的实事求是并不是一味地去“挑刺”,而是“有坏就说坏,有好也不吝于说好”,文艺评论也好,文学评论也罢,内容客观化才有公信力。在内容客观化的同时,杨庆祥同时提到,不能忽视评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风上追求个性化,“真正好的文艺评论和文学评论,通常是一件自足的艺术品,这样它才可能留存下来,得到更广泛读者乃至社会的正面评价,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文艺评论的开放性、宽容度与“再现性”

客观化、个性化、艺术化是文艺评论当前受到较多关注的方面,此外,文艺评论的包容度及其所面对现场的复杂性,也是今天探讨文艺评论时不容忽视的面向。

尹鸿谈到一点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判断,即我们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差异化时代。信息的空前解放使每个人都置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文化圈层之中。个体接触的信息环境千差万别,文艺批评面对和指向的也同样千差万别,毫无疑问,固守传统的批评理论已经无法适应今天层出不穷的文艺现象。传统文艺批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仅仅依靠传统的文艺评论理论已经无法涵盖所有文艺现场,因此,越来越多的受众宁可选择与互联网等更新型渠道共生的“野生评论”,由此,我们不能判断文艺评论整体缺席了文艺的现场,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某些时刻,传统的文艺理论批评失语了,而互联网上多元的批评之声仍然在场,甚至是新鲜而活跃的。基于以上认识,尹鸿认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宽容度对文艺评论至关重要。

尚辉以历史绘画的创作和评论为例,说明了文艺评论是否具有“再现性”与艺术本体建设和理论的支撑密不可分。今天,文艺评论所面临现场的复杂性决定了不仅仅对文艺创作而言,文艺评论的理论支撑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地扩大其阐发范围。即便描绘的对象是历史的,仍然需要评论家站在当下的角度,辩证地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假如缺少本体理论研究的支撑,评论毋庸置疑将面临判断不准或彻底失声缺席的境地。

梁鸿鹰在总结发言中说,这次座谈涉及话题涵盖了文艺评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切中和回应了现实。他着重谈到,建设性是文艺评论的第一要务和根本,除了自身话语体系和方法的建构之外,其建设性的主要体现是对创作和审美引导与启发。他表示,作为专业媒体,文艺报社将继续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加强合作,发挥引领和智库作用,为提升文艺评论的建设性水平作出不懈努力。(文/图 中国作家网 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