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自由与向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阿慈兰若  2020年08月20日15:56

 

《自由与向往》

作者:阿慈兰若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I S B N:978-7-5212-0893-1 

定价:46.00元

内容简介

敦煌文艺奖获得者、作家阿慈兰若的散文自选集,收录了他发表过的及近年新创作的散文精品百余篇。作品从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等生活细微处入手,讲述了作者隐居山野,读书写字,养花种菜的生活趣闻,雅致恬静,深含禅意,表达出作者真善美慧的人生追求和豁达的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

阿慈兰若,又名阿慈、智行,原名孙云乾,生于1967年,祖籍甘肃。文化学者,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舟山市、浙江海洋学院港台侨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有散文、散文诗、诗歌、小说、文学剧本等多种题材、体裁作品问世并获奖。曾出版散文诗集《阳光的手指》《葵花的语言》,散文集《月上溪头俗笔选》和散文与诗之合集《太阳里的扎龙》等专集;长篇小说《菊香》《遗忘与宽容》《复活的世界》《有因有缘》《说缘》等;文学剧本《上辈子我曾是你什么人》(二十一集)。长篇系列小说《复活的世界》获第九届敦煌文艺奖,其中第一部《灵魂史》(原名《遗忘与宽容》)的删节本获第五届黄河文学奖。曾整理校订并编著了《大清三藏函序及目录检索》一书,完善了从古及今藏经系统,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目 录

001  生命的意义

第一辑

003  和平之歌

023  仰望星空

031  母亲节絮语

035  简朴生活

038  脚踩大地

044  永远相信明天

050  天边的绝响

058  灵魂家园

064  芝兰人生

068  仲夏随想

080  繁华落尽处月色朦胧

084  2017年元旦寄语自己

085  寂寞禅心印月光

094  落霞里的余山岛

098  相信远方

104  感谢那些重奏

108  茁壮的蒲公英

111  遥远的地方未必真远

113  有佛缘的珠颈斑鸠

115  可恶的鹰头椋鸟

117  观音山的甲壳虫雨

124  穷富在心

127  永远的纸秤

135  还有那值得回忆的相逢

137  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139  信仰生活的美好

144  蓝天白云下

146  心中是北方家乡

149  那些令人惊异的心醉神迷

150  水因为清淡才明澈

153  当命运之神举着芬芳的玫瑰叩响你的门扉

155  敦煌偶感四则

161  日记六则

168  与春燕说书

170  南山随笔四篇

第二辑

181  土豆花开

184  一首寄自心底的诗歌

188  云散佛顶月

190  其实我这人不咋的

192  山岚浮梦

196  给向明君的一封信

198  永恒的心之初夏

202  原谅一切

207  客来闲聊

210  风清月明

212  遥 望

213  普陀山的藤

215  路边的小花

217  信步走向世界的最前排

218  海上明月

219  寻找幸福

221  把父亲和太阳相提并论

223  山居之夜

224  月亮哒哒的蹄声

225  佛顶日出

227  最平凡的就是最伟大的

230  雪浪日落

232  寄语友人

234  华顶云涛里的妙音

237  真功夫

239  真理花

241  忏悔录

243  对麻雀们的一点看法

245  读诗有感

248  那里没有思念

252  世上的唯一

255  遗 憾

258  山 鹰

259  大自然恩赐之爱

261  大枭长啸

262  雾里寻真

265  满天传音

268  落得个闲云野鹤好清净

270  恍然憬悟

272  我心空里诗歌的翅膀

274  大自然的真爱

276  出 坡

278  春天的讯息

280  亏了先人的时代

282  不该说的话

284  散步遐思

285  发现菩萨精神

287  深刻的道理

289  乞 丐

292  落霞与孤鹜齐飞

294  金沙樟花

296  本地风光

298  老万头的启示

301  心壁上的污渍

306  当头棒喝

309  学佛心得

311  绅士溪坑鸟

314  给著名医学家魏医生的两封信

325  无 题

326  想到朋友

328  发现月亮

332  怀念以往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第三辑

337  山里人看诗

339  也许,燃烧之后的黑夜要比光明更有思想……

354  荷梗上的舞者

371  《说缘》后记

377  天公作美

394  爱与希望的清韵和旋律

398  献给您

399  大地的嘱托

413  《春风化雨》自序

415  后 记

序 言

生命的意义

——《自由与向往》代序

时常有人问我,人为什么活着?我的回答很简单,或者说,每一次我都会重复回答:如果不受教育,人活着只是为自己活着而已,甚至不择手段,受了教育就不是这样了,受的教育越良好,就越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真正意义上活得更加明白而快乐。相信这是一切优秀的教育所共有的基础和目的,包括宗教教育。

我从来都认为,一棵大树,即便是一棵小树,抑或是一棵小草,都是一部完整的生命史诗,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片灵魂的羽毛,是不可或缺的一首小诗,是它们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飞翔和姿态,当然还有喜怒哀乐,它们的种种启迪,总让热爱它们的人获得更多的爱和意义,让他们心灵相依,感受生命的温存与祥宁。

有时候认真想想,地球就如同一棵树那样,叶子们就好比是不同的族群,如果每一片叶子的思想都是为了其他叶子好,那么这棵树,即便再小,也必然顶天立地,健康美好,它的神圣与庄严,就是每一片叶子都认为它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为其他的叶子活得更好。因此,它也就活得更好,其实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此。我曾经这么回答这个问题:九十九盏灯举在一起,虽然你找不到自己的光了,可是你看见的路却更亮。今天,我依然这么告诉朋友们,生命的意义就是爱,无私的爱,这样你就是上帝,是上帝的光芒……

当然也就是佛教里所说的佛,他的慈悲与智慧是无私的爱。

佛说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妄想执着的爱,这样我们就成了佛陀,是如来的光芒……

学生问我:

“我们活着为什么呢?而且不停地死去活来,又活来死去,没完没了,这有什么意义呢?”

我就这么回答:

“对,是这样。上帝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他明白。只是他用了许许多多的方式告诉我们时,我们总会误会他的意思。”

“是这样吗?”

“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懂得爱,学会无私地爱,可是我们用了毕生的时间,总是做得不够,做不到无私,或者说没有足够认真地做到。于是,上帝才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来过一生,他的目的就是当我们完全学会,并做到无私地爱的时候,我们就与他融成了一体。”

“我好像明白了。就像繁星满天的夜空……”

我们的生命总有一天都会凋谢,如同一岁一枯荣的植物。宗教家都说我们的生命一定会与荣枯的花木一样,还会随着春天的惊雷再来,轮回无尽,也许它们本就没有什么来来去去,只是无始无终的生命长河中的阶段变换而已。这真的只有上帝知晓,我们该做的就是把该做的做圆满而已,仅此而已。

我们每一次对待生命的方式和态度极为重要,它将关系到下一次生命过程的质量,其实我们每一次生命的幸福与不幸就取决于此。

我非常热爱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事物,再小的缘分,我都会倾心对待,拿出全部的真诚。就是这样,我便有了发现人事物中的真善美慧的眼光。因为我总是让自己时刻具有这样的心,我的心就是这样。因为我有很好的信仰,让我的心离圣哲们越来越近,圣哲的思想就像水渠,我如水一般沿着他们的指引,必将到达智慧圆满、平等关爱的殿堂。

这些年我除了创作一些长篇小说之外,就是写了几百篇有关自然与人生的散文和随笔,我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这部集子,如春日的花园,仲夏的果林,希望大家喜欢。

我很负责任地说,这是一部以严谨的学问做基础,并超常体验后的心灵感悟之作。它是我的灵魂与大自然的灵魂深刻交流的结晶,它的思想犹如阳光,只要你愿意读它,也许,它会在你人生困顿迷惘时,启开你心空的希望。萤火虫未必没有星星的光芒,就看它是否给你的心灵带来思想。

我三十岁那年弃笔隐遁山林,日中一食,肋不沾席,七载春秋昼夜恒坐不卧,阅过数千卷经藏,而后又创作了数百万字的文学著作。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有关自然与人生方面的散文随笔我写得最多,却鲜有出版。今年我特意从太湖之滨的东山跑到大漠边陲的敦煌,在凉爽的党河畔租下了农家小院,整整一个夏天,我都在埋头改稿,从数百篇散文随笔稿中遴选出百八十篇称意的来,并把它们认真修改一遍,对我这个双眼术后严重青光眼的人来说,着实不易。我把这部书取名《自由与向往》,当然也可以是《简朴人生》,分为三辑,第一辑是近十多年来写的,第二辑是早年在普陀住山阅藏时写的,第三辑是几部重要著作的序和后记。

我知道,过分美化事物会伤害自己的心灵。因此,这只是我对自然诚实的赞美,对人性最初的真诚歌唱,也是它们对我灵肉净化,点在我心空里一盏盏光明的星灯。

我曾听夜莺警告过流星——

不要盲目地去远方寻找希望,你站立的地方往往就是希望的开始……其实,每个人脚下都踩着一条通往成就的出路。

只是如那些苔藓,它等了许久许久,它想:既然这条幽径没有人走了,那么,我就把它收在时光的口袋里去吧。

朋友们一直以为我消极了,放弃了追求美好人生的向往,这的确是个误会。你看,恰恰是我这么多年的坚持,才有了如此厚重的成绩,献给你,献给这个世界。

“你不要把山泉围堵在自家的庄园里,那样你将失去整个河流……

“一个海洋也装不下一颗心,一念自私却能泯灭一个世界……”

我在佛顶山阅藏时写过一本叫《葵花的语言》的书,写了四百四十四段哲言,这是其中的一段,本想是给别人以启迪的,出版没几天,就有朋友拿着书来当面打脸,说,既然敢写在书上让人看,自己就该先做到。没承想就是他这一巴掌把我给彻底打醒了。当初我为能表示与世决绝,一心专研《大藏经》,彻底放弃从小奋斗并从事多年的文学写作,几次将稿子付之一炬,有次想起放在父亲身边的两部旧书,便写信让寄来普陀。当我收到包裹,打开看时,惊诧不已,竟然有一尺厚的一摞旧稿件,是我当年未烧掉的长篇小说《椰岛之梦》和诗集《燃烧的地平线》的部分手稿。记忆中我是彻彻底底地烧尽了,连带信件一共烧了六大箱子,灰烬像大片大片的乌云,又似看不到尽头的黑蝴蝶,在血色的傍晚,从旷野中的山崖口随风舞荡,也迷乱了我当晚的梦,后来它们都在我梦想的水面上生成了无有尽头的莲花。看来,我真是尘缘太深,火都未能烧化,但我还是决心用火煅烧它,希望火焰化红莲。我邀朋友一起帮忙把稿子撕成碎片,抬着箱子在林边点火,朋友忽然激动不已,扔下箱子,拿来我写的书,指着书页上的话,大声呵责:“你这虚伪的家伙,这不是你的,写下来就已经不属于你自己了。”他抢走了箱子,但那些撕碎了的纸片,相信他是再也没有办法修补好的了。

正因为他的警策,我就有意会把随手写下的东西留着,乃至有了后来重要的几部著作和数百篇散文随笔。

记得很清楚,那年我不光是完全放弃了世俗的一切追求,放弃了与我生命相伴的文学事业。我隐居在古刹深处,二十四小时里除了阅读那近万卷经藏,要么就是禅坐净虑,要么独自坐在巉岩上看云,有时也去海边听潮,去林涧溪头听鸟鸣,看花开花落。如此久了,心空里清宁了,便时时会与雨雪风花、鸟兽虫鱼们自然交流了,即便是石头亦复如是,我才明白了圣人说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人心清净了,真心起用了,山河大地无一不是你的心,无一不与你是一体,它们无一不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它们都有灵性。

有一天黄昏,香道上没了香游客,我合上经卷,走出阅藏楼,穿过森林,沿着香道的石阶往山下走,一边眺望着平静的海面上犹如禅定的远岛,想坐下来聆听归鸟的鸣唱,就听石凳说:“谢谢你啊,正因为你给了我实现生命价值的机会,我终于有了生命,从此,我的名字叫石凳了,虽然许多人尚不知晓。”便想起有一年在北方,坐在寺后的巉岩头,一块石头与陨石的对话。荒野上的石头嘲笑它的近邻陨石说:“你活着时那么荣耀,死了不也和我一样吗?”“不,你错了,我活着的时候叫星星,死了就叫陨石,纵然你们想起我死后的名字,也同时会想到光明的思想,可你就不是这样了,你活着和死了没什么两样。”石头把头深埋在胸前,再也不说话了。

其实我非常感谢山道上的那个石凳,它启悟我决心写了一本《葵花的语言》的散文诗集,并写下了《栖月庐俗笔选》的随笔集,与《太阳里的扎龙》的诗集。自此,又多年隐居太湖畔,读书种花,写作采莲,写了数百篇有关自然和岁月人生的散文随笔集。此次花力气选了百八十篇出版,主要是作为一种礼物送给有缘的朋友和自己,因为它是我心灵光明的絮语,也是我此生最后的文学著作,是我生命的日历。我说过,当撕下我生命里最后一张日历,朋友,那你去翻那些日记,会有我与你们常在的消息。

无论你信仰什么,学习什么,做什么行业,都离不开国家的护持。如果我们不能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话,那我们就是这棵大树上摇摇欲坠的几片枯叶了。

叶子从树上枯落,人从思想中死去,而思想永存。

多年了,我想念当年捧着《葵花的语言》,因激动而涨红着脸、大声呵责我的朋友。

在阳光下,山越高,影子就越低下。

当你把灯举在头顶时,影子便逃进了地狱。

你心空里亮满了启悟愚迷的星光时,你周围人们的梦,也会被你点亮。

书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写照,我的心灵中活跃的无非就是自由与爱的精灵,它们像一群群羽绒丰满、色彩多样的禽鸟,为生命世界增添着诗意和灵瑞。即便是肃杀的冬季,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上的一切,那些婉丽的鸟鸣,依然带着它自由与爱的音符,跳跃在人们身边。它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与我们形影相随,不离不弃,因为它们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有色彩,永不寂寞,它们携着生命的希望。因此,我的书中总有它们在林间,在花园,在田野,在湖畔,在海礁,在云端……无处不在的身影和歌唱,总让读它的人们心里眼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向往,就有庄严。

有朋友在信中说,你心里鸟语花香,又好像有一条激越的飞瀑、奔涌的溪流。我说,因为我向往爱与自由,向往生命的不羁。

当瀑布平静下来时,它已经是河流了……

朋友们,就让我和你一起期待这部书的出版吧。

是为序。

2018年8月15日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