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为中国儿童电影画像

来源:河北日报 | 李璇  2020年07月27日08:38

电影从产生至今,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人称之为继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建筑之后的“第七艺术”。儿童与电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性。正如匈牙利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所言,有些概念和体验,儿童完全可以通过非语词手段予以表达;至于电影,就像儿童思维,也能使话语无法全面把握的内容跃然于银幕之上。儿童思维与电影手段的相互契合,既是儿童电影不同于其他题材(或类型)电影的本质规定性,也是具体评价儿童影片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儿童电影得到了长足发展,诞生了《为孩子们祝福》《闪闪的红星》《霹雳贝贝》等上千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先后有《哦,香雪》《草房子》等150多部电影在国内外获得500多个奖项,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是一本梳理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历程的史书。作者谭旭东首次梳理了1949年以来新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轨迹,结合当代文化与社会现实,对我国儿童电影的发展特点、话语的转变、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客观分析,并且对照国外的儿童电影,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多角度剖析新中国儿童电影的成就与缺憾,呈现出其相对完整的发展面貌、辉煌成就以及恢宏壮丽的发展图景,亦不乏对儿童电影未来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策略与改革路径的进一步思考。特别难得的是,该书抓住了电影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联,阐释了儿童电影与儿童文学的共性及差异,同时,作者整理的1949年至2019年新中国儿童电影年表,填补了我国儿童电影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作者在书中分析,从艺术维度来看,中国早期儿童电影多改编自文学作品,儿童形象塑造单一,成人视角明显,展示了鲜明的教育主义倾向。从观念维度来看,中国儿童电影缺失“童心童趣”,过于反映“成长”,欠缺“儿童本位”。从美学维度来看,近百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在不同时期风格各异,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苦难现实主义、四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五六十年代的浪漫现实主义、八十年代初的冷峻现实主义,以及九十年代的本色现实主义。从文化维度看,影视媒介的影响更具深度和广度,有助于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但儿童电影难以产业化,中国儿童电影在保持自己独特风格的前提下,在本质力度与艺术表现力等方面仍需借鉴国际优秀儿童电影的独特之处。

该书是一部童年回忆录。自1922年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面世起,我国的儿童电影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在这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中,涌现了众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作者对近百年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孤儿救祖记》《三毛流浪记》到《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这是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初期一代人的生活和回忆,这个时代的少年儿童,都有一个英雄梦,幻想着能成为潘冬子、张嘎子一样的英雄少年;从《城南旧事》《哦,香雪》到《霹雳贝贝》《草房子》,新时期的青少年,迎来了改革开放,为儿童电影带来了清新之风,这个时代的儿童多了一些幻想和对童话世界的向往;从《男生日记》《宝葫芦的秘密》到《长江七号》《星空》,中国电影进入了新世纪,多元的文化融合和各项技术的应用,使得儿童电影发展更加多元化,为这一代儿童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书中对经典影片的描述与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电影70年风雨历程,勾起了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当时光飞逝,这些熟悉的影像会把曾经的记忆变得愈来愈深刻,让我们看到儿童电影的中国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