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琅嬛流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宋嵩  2020年06月09日16:40

一、基本信息

书名:《琅嬛流麦》

作者:宋嵩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开本:16开

ISBN:9787537861519

定价:45.00

二、内容简介

《琅嬛流麦》收录作者在将近十年时间里写下的一部分有关文学、有做一个有态度的批评家关阅读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四辑:*辑,包含对年度小说创作的整体观察以及对文学排行榜、科幻文学、乡土文学、“非虚构”等文坛热门话题的研究。第二、三辑分别为作家、作品论,涉及弋舟、蔡天新、笛安、石一枫、王威廉、东君等作家及其作品。第四辑,是对文学史问题的思考。

三、作者简介

宋嵩,1985年4月生于山东济南,201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部,现为《长篇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当代小说评论工作,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扬子江评论》《小说评论》《文艺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评论五十余篇,并参与策划多场大型文学展览。《琅嬛流麦》是作者出版的第一部评论集。

四、目录

第一辑 / 001

在哪里,读懂中国

——以2016年的中篇小说为例 / 003

青春脉搏与现实回声

——2016年度“80后”散文创作一瞥 / 025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近期“80后”中篇小说创作观察 / 030

寻找“伟大的中国小说”

——以2017年度三部上榜中篇小说为例 / 045

文学批评的“战略”与“战术” / 055

一条大河波浪宽

——乡土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059

新的“文学性”正在生成 / 065

逆水行舟,敢于冒犯 / 068

现实主义主潮中的底层叙事 / 075

落地的麦子不死

——一个非“科幻迷”的科幻小说读感 / 083

第二辑 / 091

数学诗人蔡天新的旅行文学创作 / 093

暗夜之光

——弋舟小说读记 / 113

“端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笛安小说论 / 125

谁翻乐府凄凉曲

——王哲珠中短篇小说读札 / 137

第三辑 / 149

替“王二”找个兄弟

——读房伟长篇小说《英雄时代》 / 151

乡村的隐秘与大蒜的气息

——读王方晨长篇小说《公敌》 / 157

《福寿春》关目 / 162

我们生来孤独

——王威廉《北京一夜》读札 / 171

微雨魂魄的阴阳两界

——童伟格小说印象 / 178

静夜行船与声音的诗学

——读东君小说集《听洪素手弹琴》 / 183

仿佛若有光

——读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心灵外史》 / 191

顽石,已掷出

——读石一枫《借命而生》 / 199

复活一段过去的岁月

——读房伟小说集《猎舌师》 / 206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读《蝉蜕——寂寞大师孙诒让和近代变局中的经学家》 / 211

“理想读者”与“理想作者”

——读老四短篇小说《归途》《大恶人》 / 223

幸福街上,山河故人

——读何顿《幸福街》 / 230

第四辑 / 243

从“曹文轩现象”看新时期文学经典化 / 245

论“文革”时期的“工农兵业余创作” / 256

1935—1940:刘呐鸥电影往事 / 268

后记 / 275

五、精彩快读

在哪里,读懂中国——以2016 年的中篇小说为例

相信许多人一眼便可看出,这个题目源自《南方周末》那个著名的slogan(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这是一份足以让中国文学界“羡慕嫉妒恨”的报纸:在中国,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并没有读过几本当代小说,但十有八九浏览过《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而认为这份报纸上新闻特写的精彩程度远超当下任何“虚构”“非虚构”创作的读者,也是大有人在。敢于宣称“在这里, 读懂中国”,说明《南方周末》是有勇气的;他们甚至有底气喊出更为硬气的口号[1]——试问当下中国文坛,谁有这种勇气喊他一嗓子,谁又能喊了以后面不改色心不跳?

这无疑是当下中国文坛最大的尴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争论千千万万,归结起来无非就是这个问题:我们曾经通过鲁迅的小说和杂文读懂了“老中国”,但读着鲁迅成长起来的我们能否借助自己手中的笔,让我们的同代人和我们的后代读懂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中国”?

“读懂”,其实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在哪里“读”,二是能否“懂”。前者很容易解决,因为大多数写作者都宣称自己的写作是由当下中国的现实生发出来的。每年数千部长篇、中篇小说和上千篇短篇小说,都可以用来当作解剖分析的标本。但是,能不能“懂”, 则是由作者的立场、思想、技术,以及读者的审美心理、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笔者从2016 年的中篇小说创作中抽取若干样本,通过阅读文本的方式,来探询在这里“读懂” 中国的可能性。

十三四年前,陈希我携他那些颇具先锋意识和极端意味的小说掀起一阵旋风,横扫文坛。他写虚无,写病态,写身体,写感官刺激,写他人所不敢写、不能写,用笔锋挑开人性的面纱,将人们心灵底处的藏污纳垢之所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并以此来完成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批判。多年以后,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的陈希我又推出力作《父》(《花城》2016 年第1 期),尽管叙事姿态的激进程度已不复当年之勇,但这部四万余字的中篇仍以其高密度的细节、鲜活且不失冷峻的叙述腔调,以及对复杂表象背后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探询引来多方关注,堪称本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最大收获之一。

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言概括之,即“我”们四兄弟及各自的家庭在父亲离家出走后的种种态度和反应。几十年前就已埋下的“父不慈,子不孝”的定时炸弹,在父亲不辞而别这一时刻引爆,将心怀鬼胎的兄弟四人炸得血肉模糊。作为事件中心人物的父亲,从小说一开始就处于“缺席”的位置,但却又无处不在,其形象在儿子们的回忆中被一笔一笔勾画出来。可以说,这是一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形象:说他抽象,是因为作者把他当作一个符号来塑造,他的性格、行为都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他身上带有同辈人的共性,完全可以被视作那一代人的代言人;说他具象,是因为在 “我”四兄弟的回忆中,父亲的形象渐渐由平面变得立体,由单薄变得丰满,完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除此之外,我们家长期异化的父子关系,以及父母之间长期异化的夫妻关系,都对我们兄弟四人的心灵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过几十年间的耳濡目染,很难否认我们身上没有被投射父亲的阴影;而我们对待妻子、孩子的态度, 或许多多少少可以视作父亲的翻版。

通过“我”在第二部分的回忆,读者很容易就能概括出父亲性格中的若干特点:固执;抵制新事物;满怀戾气;爱管人、整人; 热衷揣摩领导喜好;唯我独尊;把人往坏里想,内心黑暗,时刻准备“斗”;倚老卖老;强词夺理……并进而将这些特点推而广之, 得出那个曾经在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的问题——“到底是现在的老人变坏了,还是当年的坏人变老了?”据说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亚于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这也许正是陈希我创作的出发点。

然而,相较于这句话,笔者更为看重的是小说里一句并不起眼的自我反问——“谁的灵魂是经得起凝视的呢?”“我”用这句话为自己辩解,从而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但在我看来,这才是《父》一文的真谛:人人都不敢凝视自己的灵魂,进而忽视、回避自己的灵魂暗处;也不敢把自己的灵魂袒露出来让他人凝视,进而将他人对自己灵魂暗处的指摘视为冒犯;相反,却总是热衷于去凝视他人的灵魂,进而发展为嘲讽、打击——父亲的乖戾源于此,兄弟四人之间的推诿扯皮源于此,人类一切悲剧的根源也正在于此。丧偶、经济不能独立、缺乏与儿孙在心灵层面上的交流、生理机能的衰退、旧日荣耀的召唤……以上这些,每一条似乎都是导致父亲离家的诱因,每一条却又似乎都不足以驱使父亲迈出家门。出走是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去固执地探询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毫无意义的。父辈的悲剧已然不可逆地上演,我们能够做的,唯有避免它在我们这一辈、在下一辈、在下若干辈的重演,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