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中央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

来源:《作家通讯》 | 王军  2019年06月06日17:0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1949年7月23日,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1953年改称中国作家协会。1950年12月27日,中央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文学研究所)成立,1953年11月改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以下简称文学讲习所),1957年10月停办。1980年1月,经中宣部批准,文学讲习所恢复。1984年10月,经中宣部批准,中国作家协会成立鲁迅文学院。以往的研究多从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关系、文学研究所与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关系、文学体制与作家的关系、人物访谈与回忆文章、作品和作家研究以及重大事件研究等角度展开,近来的研究则注意利用文学研究所后身鲁迅文学院的院史档案,并取得了新进展。本文借助历史文献资料,顾及文学研究所成立背景,拟从机构衍变的角度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

酝酿筹办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宣告和平解放。随着北平的解放,大批华北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北平,许多长期在国统区艰苦奋斗的文学艺术家也陆续来到北平,再加上原来在北平坚持文艺工作的同志,这就形成了中国新文艺大军第一批的大会合。3月22日,在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和华北文协联合举办的“招待在平文艺界茶会”上,郭沫若提议:发起召开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以成立新的全国性的文学艺术界的组织。全体与会人员表示赞成,随即成立了筹备委员会,负责进行召开全国文代大会的一切准备工作。5月4日,《文艺报》发刊,作为大会筹备刊物,共出13期,后于9月25日正式创刊。筹备期间,在《文艺报》主办的“新文协的任务、组织、纲领及其他”研讨会上,茅盾谈到,苏联作家协会有文艺研究院,凡青年作家有较好成绩,可以到院深造,培养青年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949年6月,丁玲从东北到北平参加文代会筹备工作,毛泽东在香山会见她,丁玲希望有机会做点帮助青年作家的工作,毛泽东让丁玲着手去做。据丁玲的秘书陈淼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到苏联见斯大林,斯大林问起中国有无培养诗人的学校,刘少奇说没有,斯大林说诗人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占重要的位置。丁玲到北平后,刘少奇找丁玲谈话,说我们应该有一所培养自己的作家的学校。早在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9月下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明德里创办了青年学校(即外国语学社),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所在地,刘少奇在那里学习。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创办平民女校,分高级班和低级班。高级班教员为:陈独秀教社会学,高语罕教语文,邵力子教古文,陈望道教作文,沈雁冰(茅盾)、沈泽民等教英文,李达教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海平民女校开办了8个多月,招收了30多名学员,包括丁玲和王剑虹(后为瞿秋白夫人)、钱希均(后为毛泽民夫人)、王一知(后为张太雷夫人)等。那个时期丁玲就接触了刘少奇。

1949年7月2日,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正式开幕,出席代表753人,会议期间增加至824人。郭沫若致开幕词,茅盾报告大会筹备经过。朱德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董必武代表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共中央华北局、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下简称中宣部)等先后向大会致贺和讲话。7月6日,周恩来作《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在报告将要结束时,毛泽东莅临会场并讲话。会议期间,周恩来邀集部分青年作家谈话,青年作家提出参加学习的要求,周恩来当即答应考虑他们的要求。

会议期间,丁玲第一个作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专题发言。她提出,要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批判地学习西洋文学,尤其是学习苏联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这些正是以后文学研究所的教学内容。她还提出,要有组织有领导发动创作,“过去对创作的领导是不够的,我们有很多有才能的写作者,但大半都很年青,从各方面来讲,修养是不够的,他们埋头在下面,在生活上、写作上都尽了很大的力,他们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他们还要求提高,他们必须要有人帮助。帮助他们如何整理材料,如何组织更好,要求帮助他们加强作品中的政策性,给作品灌入以正确而坚强的思想,如何总结他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这样才会使大家有信心来坚持这一个艰巨的工作,也的确才会逐渐使作品不只在量上而且也是在质上满足群众对文艺的要求。我以为这还必须有这种组织机构和专门的负责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

丁玲提出的“有组织有领导发动创作”,即是对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党和政府有计划的领导下培养文学人才”精神的直接继承,而“必须有这种组织机构和专门的负责人”,则是对延安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等具体实践的直接传承。

1949年7月19日,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举行闭幕式,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文联)正式成立。7月20日下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筹委会在北京饭店召开第二次会议,茅盾主持会议,丁玲报告筹备情况。7月23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全国文协)在中法大学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到会代表208人。7月24日,大会通过章程,选举91位文学界著名人士组成全国委员会,选举茅盾任主席,丁玲、柯仲平任副主席。

1949年7月29日,全国文协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茅盾主持会议,丁玲提议组织部由周文、冯乃超负责,提议创作部由赵树理负责,理由是赵写农村很熟,田间留创作部工作。关于全国文协秘书处,丁玲提议吴伯萧负责,说他前在山东任校长及行政工作,后在延安任秘书长,现为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这些提议都得到通过。丁玲还临时提议,除研究作品之一切问题外,另外应顾及发掘青年作家、培养新天才作家等。这就正式提出了青年作家培养问题,留待下次会议研究。

1949年10月24日,全国文协提出创办文学院。理由是:按文学艺术各部门来说,文学是一种基础艺术,目前有戏剧、音乐、美术各学院,恰恰缺少文学院;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除延安的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培养文学干部外,一般的文学工作者都是单枪匹马;过去各大学的文学系,由于教育观点方法的限制,很少培养出真正的文学人才;各地已涌现出许多青年文学工作者,需要进行政治上文艺上的系统的学习,党和政府也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他们从事集体写作。准备定名为“国立文学院”或“国立鲁迅文学院”。(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创办文学院建议书》)

1950年2月25日,《全国文联半年来工作概况和今年工作任务》提出筹办文学研究所,“征调一定数量的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当写作能力的文艺青年,加以训练,提高其写作水平。”3月10日,陈企霞给周扬写信,信后附有《国立文学研究院筹办计划草案》,《草案》将文学院初步定名为“国立鲁迅文学研究院”。

1950年4月24日,全国文联党组向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以下简称文化部)提出,根据文化部1950年工作计划及全国文联第四届扩大常委会今年工作任务的决议,今年要开始筹办文学研究院。筹办理由概括如下:一是自从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以来,七八年中,在我党领导下,各地已涌现出许多青年文学工作者,他们有的实际生活较丰富,尚未写出多少好作品,有的虽写了一些,但思想性艺术性还比较低,都迫切需要提高;二是还有一些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的青年,也要求加强修养;三是最近全国文联《1950年的工作计划》中,有一条“创办文学研究院”,该计划在报上及《文艺报》上公布后,引起各地文艺青年及干部纷纷来信,询问这件事,有的还提出很多意见,要求赶快创办;四是目前大学的文学系,脱离实际,教育观点和方法一时也很难彻底改造,不适合于我党目前迫切需要的文学干部。五是经验证明,过去我党创办的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都是有成绩的,今天戏剧、音乐、美术学院均已先后成立,我党现有的文学干部又很缺乏,所以也必须筹办文学研究院。全国文联党组同时提出,考虑到目前国家的经济和经济和人力情况,不可能马上创办大规模的文学院,所以暂以小规模的文学研究院为宜。建议由文化部和文联筹备,初步筹备受文化部领导,经费也暂由文化部和文联事业费中开支,暂不另向国家作预算。学校定名为国立鲁迅文学研究院。提议由丁玲、沙可夫、黄药眠、杨晦、田间、陈企霞、康濯等七人组成筹备处,由丁玲负责,开始进行筹办工作。争取上半年开办。

1950年6月3日,文化部给全国文联发公函称,“鲁迅学园”名称嫌含混,仍用“文学研究所”较妥。关于文学研究所这个名称,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最后定下来的。一种说法是胡乔木不主张叫“院”,并且举了毛泽东的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例子。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其中第六届农讲所由毛泽东任所长,学时四个月,学员300多人,教育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革命文艺课、军事课。北伐军占领武汉后,1927年3月至6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主持实际工作,正如《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宣言》所说,“是要训练一班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材出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可以说是农民革命大本营。”由文学研究院到文学研究所再到后来文学讲习所,这种变更应该是借鉴以往经验,主要出于快速高效培养文学工作者的实际考量,而且这也是党的文艺领导者更加熟悉且容易操作的办学模式。

1950年7月,为加强对文学工作的领导,中宣部决定:在全国文协成立党组,由丁玲、冯雪峰、何其芳、刘白羽、周立波、严文井、陈企霞等同志组成,丁玲为组长,冯雪峰为副组长。

1950年7月18日,文化部批复《中央文学研究所筹备草案》,文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当时全国文协创作部由赵树理、田间负责,宗旨是在创作方面能帮助著作者的创作,部内有康濯、马烽、胡丹佛、陈淼四人专门从事创作。其中,田间、康濯、马烽、陈淼等都被抽调到文学研究所负责筹备工作,制订计划,购买房子,向各地调集学员。

经政务院批准,文学研究所购得鼓楼东大街103号房子76间,开办经费由文化部教育司拨给,总计1800匹布,折合小米44.1万斤。图书资料也全部由文化部出钱购置。从10月起,学员们陆续报到。在正式开学前,先进行了临时学习,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程度较低的摘读了《大众哲学》),学习古今中外名篇23篇,进行政治与文学讲座12次,组织一次抗美援朝的创作运动,以及几次专题座谈会。

1950年12月27日,文化部颁发丁玲、张天翼任命通知书及文学研究所关防。正文是:中央文学研究所业经政务院第61次政务会议通过设立,并通过任命丁玲为中央文学研究所主任,张天翼为副主任。奉此,原“中央文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应即结束,正式成立中央文学研究所。

中央文学研究所

1951年1月8日,文学研究所第一期一班(研究员班)在鼓楼东大街103号举行开学典礼,录取学员52人。丁玲(时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全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全国文协党组组长、《文艺报》主编、文学研究所主任)致开幕词。郭沫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茅盾(时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文协主席)、周扬(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党组书记)、沙可夫(时任全国文联秘书长)等出席典礼。

正如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的,成立文学研究所的目的是“选调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学习研究,提高其政治与业务的水平,培养实践毛泽东文艺方向的文学创作、文学运动组织、编辑、教育、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干部,为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准备文学方面的条件,以便配合国家建设的总任务。”“中央文学研究所不只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艺术创作与研究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培养能忠实地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青年干部学校。”

文学研究所的学习显然是沿着延安文艺的方向进行的。研究员们的“房子里的设备都是同样的:一张卧床,一张学习和写作用的书桌,一个排列着各种马列主义理论书籍以及文艺作品的书架,一个温暖的火炉子。朴素的生活,对于马列主义理论以及各种文艺作品的钻研的气氛,依然保持着过去老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新文学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的制度体系,针对旧知识分子主要是思想改造,对新知识分子主要是培养工农兵出身的作家,大学也成立文学系。文学研究所可谓应运而生:首先是新中国需要培养自己的作家,其次是苏联文学体制的影响,最根本的是作家自身有需求。当时,一部分解放区的青年作家和初学写作者,迫切地提出了学习和提高的要求。这些青年大都忠实于人民的文学事业,有一定的实际斗争经验和写作能力,有希望,有前途。但由于多年战争生活的紧张,很少机会学习,以致政治思想水平不高,文化知识既少且狭,甚至文学书籍都没读过几本。他们要求学理论,学历史,要求读书,要求有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提高思想水平与写作水平。

当时,全国文协归中宣部领导,全国文联所属其他协会归文化部领导。丁玲时任中宣部文艺处(局级)处长,文学研究所是属于文化部领导的局级单位,周扬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直接分管文学研究所。

1952年9月,文学研究所第一期第二班开学,招收学员25人。以北大、辅仁、燕京、复旦的毕业生为主。同年10月,丁玲因脊椎增生严重,到大连休养。此前,丁玲还担任过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委员会主任,《人民文学》主编。

1953年1月,文化部召开创作会议,周扬、林默涵、邵荃麟到会,酝酿把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改为中国作家协会。1月20日,文学研究所给中宣部和全国文协党组报告称,中央文学研究所是根据党的指示,在总理和中宣部的帮助下,由中央文化部领导和全国文联协助创办的。根据现有的基础、条件来看,研究所的工作性质应明确规定为:它是一个研究性的学习机构,是一个组织研究与创作活动的机构,所培养的人员必须使之能忠实执行毛泽东文艺路线。研究所不能向专门性的学校规模发展,如果必须这样发展,就要改造现有干部的条件,重新配备领导力量。同时提出,上级对研究所的领导,现在是双重领导(文协党组和文化部),希望由某一方面统一领导。目前如果不能解决,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解决这个问题。

1953年3月第一期第一班学员结业。学员共学习27个月,除下厂、下乡、入朝、参加土改、“三反”、“五反”及写作实习时间外,实际学习约为12个月,合52个星期,除星期日外,每天有组织的学习约为六小时,共组织学习1872小时。上课、报告约90次(不包括出外听报告),每次三小时,共授课270小时,占总学习时间的14%。27个月的时间,规定了一二百种必读书,大多读完了,每个学员平均读了1500万字的书,每天平均读到2万字。

3月7日,全国文协党组向胡乔木并中宣部报告,文协的党组根据中宣部指示的原则进行了改组,文学研究所也由文协管,确定它是培养创作青年干部、青年作家的机构。随后,中宣部批复文协党组由邵荃麟、冯雪峰、丁玲、沙汀、张天翼、田间、戈扬、袁水拍、陈企霞、陈白尘组成,由邵荃麟担任书记。机关工作委员会,由邵荃麟代替丁玲的工作。

1953年3月24日,全国文协第六次常委会通过《关于改组全国文协和加强领导文学创作的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讨论改组全国文协机构,使其成为实际的领导文学创作活动和文学批评的机构。商请全国文联将《文艺报》划归文协领导作为文学艺术理论批评的刊物。开展培养青年作家的工作,积极改善文学研究所工作,进行作家作品的推荐,并在条件成熟时准备召开一次青年作家会议。

1953年4月,全国文协党组致胡乔木并中宣部称,全国文协党组讨论了文学研究所提出的《第二期教学工作方案》,基本上同意了这一方案,并认为在教学干部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办到目前这样程度,是有成绩的,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基本的缺点是:学习的内容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做更深入而具体的辅导不够;对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还注意得不够。党组认为目前这一工作方案,只是在现有条件所能做到的方案,将来发展的方向应明确规定为:采取适当的步骤发展成为苏联作家协会所领导的高尔基文学研究院那样正规培养青年作家的学校,给准备成为青年作家的干部以系统的文学修养的教育。

1953年4月14日,全国文协党组讨论文学研究所工作,传达了胡乔木提出的暂时停办文学研究所、筹办正规学校的意见。胡乔木肯定了文学研究所这两年成绩是很大的,同时也指出教员、招生都碰到了困难,文协工作改组后,培养青年作家的任务更加多起来了。过渡时,一个方案是向学校方向发展,同时照顾青年的写作;另一方案是在原来工作基础上,继续招生,克服困难。胡乔木偏重于给予青年作家系统的教育,为了准备将来办得正规些,现在退一步,以退为进,暂时停止招生,准备一些教材,培养一些研究的人,将来做教员。在停止期间,可与文协指导普及的工作结合起来,做系统教学的准备,如翻译苏联的教材,增出文艺学的提纲,培养出一些教学人材。今后还是要办成比较正规的接近学院式的学校。

丁玲是反对停办的,这与她办文学合作社的想法冲突。毛泽东曾评价丁玲办作家学校的事情是“办了个互助组嘛”。1953年4月29日,丁玲给周恩来写信:“直到1950年,文化部和文联党组才正式作出了创办文学研究所的决定,并于五月间分配我主持筹备工作。由于党与各方面的关心,筹备相当顺利。总理批了房子,郭老给确定了机构的名称,乔木同志、周扬同志帮助考虑了方针、做法及干部问题。”“我们在做法上就确定了以‘自学为主,教学为辅’的方针。类乎组织了一个生活合作社,来发挥集体互助的力量与大家的积极性。”“不过在现有阶段我们总得勉力工作下去,到实在需要帮助,而文化部、文联都不能解决的时候,我是会找你的。”(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我把文学研究所的工作向你作一汇报》)

1953年7月29日,全国文协召开党组会议,讨论《关于中央文学研究所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工作计划》。同意丁玲提出的文学讲习所的机构及负责人名单:主任,田间;副主任,萧殷、邢也、田家(以上报中宣部批准)。远景还是苏联的高尔基文学研究院。

1953年8月,文学研究所第一期第二班学习结束。1953年9月,第二期开学,录取学员45人。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1953年8月4日,文化部通知文学研究所改归全国文协领导,正文是: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1953年7月30日复函,同意你所改归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领导。

1953年8月10日,全国文协支部给中宣部总支和文协党组汇报称,全国文协支部是在今年年初成立的,上级已决定将文学研究所(以后将改称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划归新的作家协会领导,党的关系也要转过来(文学研究所的党的关系原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党委会系统),该所党员约有60多人。如果他们和我们联合成立一个支部(这样工作比较困难),支部的党员人数已超过百人,按规定似应成立总支。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同期召开。会议期间,根据文代会大会主席团的建议,全国文协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9月30日,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的章程,并选出了领导机构——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会和主席团。

1953年10月27日,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召开会议,宣布周扬为党组书记、邵荃麟为副书记,任命田间为文学研究所主任,萧殷、邢也、田家为副主任。11月4日,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原中央文学研究所改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命田间为文学讲习所主任,萧殷、邢也、田家为副主任。

1953年12月22日,中国作家协会给文化部发函,提出文学研究所暂时归文化部领导。1954年1月9日。文化部同意文学讲习所的行政领导关系暂时维持原状,人事、财务事项由文化部人事、财务司直接管理。

1954年1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第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研究文学讲习所1953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及1954年工作计划。主要进展是:去年8月份取消了创作研究组对学员的创作辅导工作,将原图书资料室改为小图书馆,教务处和教学研究组人员各增加至8人。8月底完成新生招收工作,共招收41人,还招收了28名旁听人员,9月7日正式开始学习,学习期限减至一年;学习内容在原来的中国古典文学、新文学、苏联文学、文艺学之外增加了一门修辞学。在这几个月中,各项工作都是处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头绪相当杂乱,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1954年4月,文学讲习所向中国作家协会汇报:“从发展上看,尚需进一步明确讲习所的性质:是学校性质还是研究机关?抑或是训练班?若为学校性质,是等于专科学校还是等于学院?性质确定,组织机构、领导关系、干部待遇等方能明确”“培养教学人才是迫切的任务,希望中宣部、文化部与中国作家协会从现在起就采取有效的措施,物色有发展前途的干部,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只有这样,三五年之后才可能有条件开办正规化的学校”(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工作情况汇报(一九五三年九月——一九五四年三月)》)

1954年5月29日,文学讲习所向文化部呈报章程,并说明该章程草案曾经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讨论并作过原则性的修改。在行政方面,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领导;在业务方面,属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学员学习期限为二年,根据需要逐渐改为三年至四年。

1954年9月8日,文学讲习所提出工作改进意见,提出文学讲习所应当是在中央所在地培养与提高全国青年作家的地方,是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性质(学员文化程度一般在高中毕业以上,而革命锻炼、政治修养、写作能力还要比高中高些)。文学讲习所就应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像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那样。中国作家协会在业务上指导,名称定为“中央文学讲习所”,或仿效苏联“高尔基文学研究院”改为“鲁迅文学讲习所”。所长最好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便于号召,又可密切定为政府领导后讲习所与作家协会的关系。今后发展应逐渐变训练班为修业二至四年的正规学制,在籍学员同时有二至四期,人数可二百人左右。最后,根据需要与可能,向文学研究院发展。(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

1954年12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以下简称文化部)发文:中国作家协会12月10日第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通过吴伯萧同志为文学讲习所所长,公木、萧殷同志为文学讲习所副所长,特报请你部予以任命。

1955年3月29日,文学讲习所向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呈文,计划从训练班性质向正规化发展。根据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文学讲习所是由高级文学训练班向正式高等学校过渡的性质”的决定,准备从1957年暑期后,基本转入正规化,实行新学制,到1960年达到学员四班,共二百人。

1955年6月,第二期学员结业。1955年8月3日至9月6日,中国作家协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

1955年9月6日,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指示文学讲习所总结检查过去的工作,改为短期培训班。决定吴伯萧不再兼任所长,公木调任中国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任命徐刚为文学讲习班主任。

1955年10月,文学讲习所提出:根据五年来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如继续开办培养创作干部的学校,必须首先创造条件,争取建立正规化的学院。提出把学制延长到三年或四年,满足学习的需要;每年招收一班,避免浪费;培养专职教员。“只有这样,三五年之后才可能有条件开办正规化的学校”。“在一定时期,对于某些青年作者和文化干部,为着达到某种特定目的,也许甚至一定还有进行短期训练的必要,这就是说:举办短期班的任务在今后相当长期内还是会有的。不过这与过渡到正规化并不矛盾。因为发展为正规学校之后,附办短期训练班,是不困难的。”(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学工作初步总结》)

1956年4月-8月,文学讲习所第三期学员开班,录取61名学员。其中,52人是中国作家协会和团中央于3月15日-30日召开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的代表。1956年10月-1957年6月,文学讲习所第四期学员开班,录取103人。文学讲习所第五期教学计划(草案)提出,自1957年9月至1958年7月,计划培训100名学员,培训时间1年。这个计划腹死胎中。以上文学研究所、文学讲习所四期五班共招收学员286人,结业学员279人。

1957年9月19日-25日,文学讲习所召开关于丁玲反党活动的座谈会,批判丁玲。第一二期两期学员、青年作者、曾在文学研究所、文学讲习所工作的约80人参加,有34人发言。公木在发言中指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集中一批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青年作者,比如由长期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生活,像1950年前后,可能客观上有办一个这类学校的需要。

1957年10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召开党组会,决定停办文学讲习所,确定把文学讲习所作为作家公寓。11月14日,中国作家协会整风简报第61期,肯定文学讲习所在培养新生力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指出:“在建国之初,开办这一机构,使一些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得不到学习机会的文艺干部有集中读书的机会,是有必要的;但在今天,一般的文学工作者和业余作者都有了较好的业余学习的条件;同时把青年调离实际工作岗位,对青年本身,对文学事业的繁荣也有不利之处,加以教学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也不大。因此,书记处经研究决定后,已决定将该所停办,让现有干部加强其他单位和到基层锻炼。今后,对文学新生力量的培养,主要靠文学报刊和各地作协分会以及文联的业余文学教育活动,使广大文学青年在不脱离实际工作和劳动生产的前提下得到必要的和适当的指导。”

鲁迅文学院

1978年1月9日,中宣部向中共中央报告:文联和各个协会是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周总理亲切关怀下,于1949年7月成立的。恢复文联和各协的条件已经具备,考虑先成立一个筹备小组,负责筹备恢复文联和各个协会,拟首先恢复作家协会,先把文学创作抓起来,其他各个协会可分批逐步恢复;负责筹备全国性的文艺理论刊物《文艺报》的复刊工作;负责筹备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召开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78年5月6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国作家协会恢复工作。

1979年6月11日,中国作家协会致函中宣部并胡耀邦(时任中宣部部长),建议恢复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建制:一是尽速恢复文学讲习所,力争今年内筹备就绪,明年正式开办。二是调原文学讲习所负责人张松如(引者注:即公木)同志(现在吉林大学工作)主持筹办工作。三是确定编制。暂定学员50人,教职员工40人,共90人。四是解决教学及宿舍用房。计教学、办公用房3000平米,宿舍3000平米,共计6000平米。上述三、四两项,请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列入1980年编制及基建项目内。目前拟请将王府井南口国家海洋局的旧办公楼暂时拨给中国作家协会及文学讲习所作为过渡的办公用房,俟新办公楼建成后,即归还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1979年6月12日,中宣部文艺局在阅办件处理单上请耀邦、黄镇、穆之、井丹同志批示:办文学讲习所,这是好事,有利于培养青年作者,过去已有经验。现在是编制及基建问题能否解决?似应先征询有关单位的意见(如编制小组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6月16日,穆之批示:请黄镇同志批示即可,不必再送耀邦同志。6月22日黄镇批示:同意文艺局的意见。(引者注:井丹即廖井丹,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穆之即朱穆之,时任中宣部副部长;黄镇,时任中宣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

1979年11月12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出新的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机构:主席茅盾,第一副主席巴金,丁玲等12人为副主席。中旬,中共中央任命中国作家协会临时党组,张光年任书记,李季、冯牧、张僖任副书记。12月6日,中国作家协会再次向中宣部行文,建议恢复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建制。

1980年1月8日,中宣部批准恢复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月14日,文学讲习所筹备小组《1980年第一期教学计划初步方案》提出:为了培养文学新人的急需,在文学讲习所正式恢复前,先举办短期的文学讲习会。

1980年4月1日,文学讲习所第五期(小说创作班)开学,学员33人。4月5日,文学讲习所梳理了学员反映的11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条是:学员普遍提出不叫“文学讲习会”,仍按过去提法叫“文学讲习所第五期”(或文学讲习所1980年第一期)。9月13日,第五期举行结业典礼。

1981年4月16日,第六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开学,录取学员4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员34人,12月22日结业。1982年3月9日,第七期(编辑评论班)开学,录取学员48人,到1983年12月24日结业。

1983年1月9日,文学讲习所上报《关于文学讲习所工作改革意见的报告》,提出“积极筹办文学院,到1985年建成鲁迅文学院”。8月8日,文学讲习所第八期招生简章提出,“努力按照正规化要求办学,为创立中国文学院准备条件和积累经验”。

1984年3月2日,文学讲习所第八期文学创作班开学,共4个学期。1986年10月,经过考试,文学讲习所第七期文学编辑班和第八期文学创作班有63名学员被录取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插班学习一年,1987年暑假前毕业,发给北京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证书。

1984年11月12日,中宣部同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将文学讲习所改建为鲁迅文学院的报告,认为“无论是从需要或可能来看,还是从教学力量或招生对象来看,办这所鲁迅文学院是可行的。” (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

1984年12月10日,鲁迅文学院向中国作家协会分会发出招生通知和招生简章:“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现已改建为鲁迅文学院,即将列入国家高教体制。我们在招生标准、考试办法、学制、教学计划和设施等方面都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向正规化发展。鉴于文学界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举办短期进修班,以帮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长期学习的文学从业人员,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补充和提高。今后这项工作将延续下去,为更多的文学作者、编辑、文学组织工作者提供学习之所。”(鲁迅文学院院存档案)

1985年3月1日,鲁迅文学院第一届进修班开学。从此,进修班、函授班、研究生班、高研班等等次第花开,从八里庄到芍药居建成了固定的校舍、结束了流浪的局面,与新中国文学事业共同成长、经历风雨彩虹的鲁迅文学院开始浓墨重彩谱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