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太阳正在升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车弓  2018年11月22日10:26

《太阳正在升起》

一部寓民间哲理以日常、斥世弊流俗于具象,全景式抒写当代中国农民掌握自己命运、深度剖析世情民心的长篇巨作。

作者:车弓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ISBN 978-7-5212-0157-4 

定 价 128.00元

作者简介

车弓,本名张坚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文联签约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合办的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襟鸟》《名利圈》《大商无界》《宋妃魂》等,中短篇小说集《海地》,以及长篇报告文学、影视作品、散文集二十部。七次获省级以上优秀作品奖。

内容介绍

《太阳正在升起》:太阳初升时,天空往往伴有雾霭;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雾霭也就渐渐地散尽了。这时,阳光普照大地,洒遍了每个角落……每当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来临时,各阶层面临着“重新洗牌”,他们中“精英分子”的地位,不是上升,就是沉沦,都在做孤注一掷的挣扎……“牛耕千块田,哪块属于它?”本书阐述了社会基层的“农民梦想”。

《太阳正在升起》铸塑了城乡各阶层人物形象,把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纠结与欢乐,以及时下社会中的人性与奴性、人情与流俗、美丽与邪恶……犬牙交错、纷繁有序地组合交织在一起,通过一个绰号憨佬的农民带领村民办厂致富的故事而真实可信地反映出来。

一幕幕悲喜交集、激动人心的生活、爱情篇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令人读后回肠荡气,掩卷长思……

目 录

吼山记

第一拍 那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背景:鸟儿为什么折断了翅膀? / 1

单思明(一):名不见经传的山村 / 7

单思明(二):因为牛,这村子始有动静…… / 27

单思明(三):被称之为牛的人们 / 48

第二拍 憨佬也想看风景

戚常锁:牛要与人争草场? / 65

单思明(四):还魂草 / 86

单思明(五):草鞋与皮鞋 / 103

戚长庚:我就为了“讨替代” / 123

单思明(六):配给化肥事件 / 145

单思明(七):一锤定音 / 165

第三拍 给点阳光就灿烂

黄鸿年:村里真要办厂了 / 187

单思明(八):憨佬进城显摆来了 / 207

陈国梁:阿娘的大脚,归顺“天朝” / 230

单思明(九):马山之纳贤 / 252

单思明(十):自古英雄气短 / 275

釆访补述:强者其实都阳痿 / 297

出山记

第四拍 不屈的星星草

背景:沉重翅膀下的血色浪漫 / 1

戚志潮(一):又去马山…… / 15

戚志潮(二):油嘴佬的奋斗史 / 38

戚志潮(三):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 60

戚志潮(四):风云突变 / 83

戚志潮(五):不靠别人恩赐活着 / 104

第五拍 贫不失志

菲菲日记(一):冯老先生进山 / 129

戚志潮(六):甩破砂锅缝到底 / 151

菲菲日记(二):艰难的抉择 / 173

戚志潮(七):铁壁合围之挣扎 / 194

戚志潮(八):格桑花儿开 / 216

单思明(十一):饿死也不迁祖坟 / 237

第六拍 别以为娘家没人

戚大猛:众人拾柴火焰高 / 259

戚志潮(九):穷寇莫追 / 279

采访补述:成人的游戏里没有爱情 / 301

归山记

第七拍 你连骄傲都不敢,谈何作为?

背景:未曾忘却的诗与远方 / 1

戚长庚(一):玛丽要嫁人了 / 10

戚长庚(二):危险的游戏 / 32

玛丽旧日记:尘封的记忆 / 53

戚长庚(三):这儿的黎明静悄悄 / 72

戚长庚(四):怪鸟之沧海一笑 / 93

于燕:老爹是他心中的神 / 115

第八拍 乱石蹿笋,熬过最初三厘米

戚长庚(五):老爹知上善若水 / 134

黄志明:憨叔砍下三板斧 / 155

戚长庚(六):树大分杈,熬过老爹 / 176

挪亚方舟——玛丽之殇 / 200

戚长庚(七):男儿膝下有黄金 / 222

高晓敏:疯了,没有明天的赌博 / 243

第九拍 善良是为后人留下的路标

戚长庚(八):赭红色的凝重土地(上) / 260

戚长庚(九):赭红色的凝重土地(下) / 275

洪长生:“狼来了”的困惑(上) / 301

洪长生:“狼来了”的困惑(下) / 319

采访补述:每一个卑微的灵魂都有不屈的呻吟 / 337

后记 河流为何总是弯曲着前行? / 352

作品阅读

第一拍 那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背景:鸟儿为什么折断了翅膀?

在一切行将过去,太阳重新升起时我们就会发现:天空是多么美好啊!虽然这种美好常常伴有雾霾,有我们不可理解的世纪阵风的悸动和俗世浮云的困扰;然而太阳继续升起,明晃晃的阳光普照世界每个角落。许多看似强盛实质腐朽的东西,都在阳光越来越炽烈的照耀下,原形毕露,尽显本质。

也许你饱经风霜,已经习惯世弊流俗的存在。如果你与我有过同样的经历就会见多不怪,觉得人生原本就该如此。还记得我们这些老三届们,当年是何等狂热地追求真理与主义,致使在改变落后面貌狂飙突进的同时,遗落下许多值得后人深思的东西。我们这代人在世俗的眼光里,显然是与前人有别创造力极其顽强的群体,其实却是先天脑残内心荒芜残缺的人。我们虽然肢体健全灵活经得住各种敲打,但智商情商皆缺乏,在俗世沧海游过种种不幸,仍在顽强地展示自身的愚笨。眼下流行的心灵鸡汤,与在街市中播放的《小苹果》舞曲,足够证明这一代人生命的活力。

然而,我们是有原罪的。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林林总总、披着时尚外衣的世弊流俗,难道不是由灵魂卑微的我们一手造成的吗?

这年头人们办不成事儿,通常只会埋怨自己愚笨或环境局促,天不助人。其实错了,你办不成事儿恰恰因为你太聪明。是呀,你太聪明了;由于聪明失去你想要的一切!

就成功概率来说,这年头聪明人办成的事儿,不及愚笨者一半,甚至连一半都不到。道理很简单,因为这年头每个人都充满着非理性的欲望,聪明人实在太多太多,人们都相互提防算计着……你想哪,如果你渴望着成功,希望对手聪明还是愚笨?如果人人都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去主宰别人,那么世界就会颠倒过来,聪明人受愚笨者的支配。不要以为你的对手比你聪明,其实正因为他的愚笨,才在最后赢定了你……

公元2012年夏,我意识到前半辈子因聪明产生诸多失误,办理退休手续辞掉手头正忙着的活儿,在老家白鹤桥村买下一亩地盖了座院子,内置小小的菜园子,取名愚自园,准备把余下的时间交给自己。随他建高楼,随他裁花衣,随他唱小曲,随他入梦乡?是该安静下来了……难道我们这代人,在庸常已久的现实里折腾得还不够吗?人们总在世弊流俗中自作聪明地愚人愚己,奔忙在损人又损己的事上,取悦沉湎于物欲中的肉体,而忘记尚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

在那段时日里,我听到了那小鸟的歌唱。其实也不是啥小鸟,分明是一只秃毛快嘴乌鸦,在太阳初升晨雾氤氲时,在村口仅存的那棵盘根错节老槐树上悲声啼唱着。很少有人听懂它在唱些什么,但我还是听懂了。它这样吟唱道:

所有的时尚都出于城市,

所有的传统都出于乡村,

所有的奇迹都出于无知,

所有的不幸都出于聪明,

你不幸吗?先生或者夫人,

你太聪明、太聪明了……

如果你还没有听懂,对不起,它就唱着跳着飞走了。可是它飞不了多远,因为它已经折断了翅膀……

这般类似电视镜头的画面,当然是我信口开河的虚拟;它应是在梦中出现的意境,并不是在现实中采集所得……

可怜的现代人啊,这世界上已没有我们儿时那些坐落在“水尽头,云过处;白墙衬褐云,瓦上生雨烟”的江南民居?那时候啊,开窗即见蔚蓝的天空和葱绿的群山;眼前或街市喧闹,商贾踵至,或农夫晨起,牵牛荷锄。屋子临河(或池)而建,一字儿排开,开后门可至青石层叠的河埠头。那绕屋而过的一泓清水,鱼翔浅底,三两可数;一声木门吱呀,邻家少妇婀娜出屋,挥舞棒槌洗涤衣衫,碧波荡漾间,水圈顿如墨荷绽开。朗朗乾坤,小桥流水;春望燕子呢喃,夏缠菖蒲掩窗,秋听寒雨凄切,冬见蜡梅绽庭;最忆金秋季节,夜闻轻风细语淫雨蜷绵,间或一两桨声划开圈圈涟漪,和着杨柳岸晓风残月下的满塘迟荷,蛙声连片鲤鱼跃波。那种静谧而富有野趣的美,就活脱脱地演化成一幅江南之水墨画;俨然有贫穷却快乐着的一种文化范儿……

如今我那可爱可怜的故乡,那杨柳岸下淙淙溪涧流过的美丽村庄,早已变得闹猛非凡面目全非旧景难寻,连一棵十几年的杨柳树都找不见了,又何来我童年记忆中存活百年、盘根错节的老槐树呢?秃毛快嘴乌鸦的歌唱只是我的幻觉。如果你徜徉在宽敞的水泥路面上,触目皆是一排排被玻璃钢屋面覆盖的厂房,与制造劣质不锈钢时蘸水而污染鱼虾翻白水面的溪流,很少再见有鸟儿栖息林间,乌鸦嘛,也压根儿找不见了……

然而我还是听到了这歌声。这是一份存储在记忆里的顽迹,一份童真的追思;只不过歌词内容随着我逝去的岁月而被改动了。它是弥足珍贵的一份人生履历,隐藏在故乡那座山那条溪和同龄人皱纹密布的褶缝里,像一只只蚂蚁似的不时从心头爬上来,撩动我的思绪噬咬着我的灵魂……

时刻躁动的时尚流俗,不会允许人们保持内心那份憩静沉湎于过去,它时不时地跳着闹着把你拉回眼前。这城市在这一年夏秋之交,发生了一场代号“菲特”的台风酿成的特大洪灾,即刻之间就冲垮了我苦心经营的菜园子;随即又有两位民营企业家之殇,使我的心又蠢蠢欲动,产生动笔的冲动回至现实中。

河面又涨高了,人们在紧急地疏离……

这是台风袭击时,出现在我居住城市媒体上频传的一句话。这话背后是城市的几万辆轿车变成登陆艇,无数村庄被淹,盘根错节的高速公路与国道线上,挤满了携老扶幼的人们。我的菜园子被冲垮了,别人的菜园子也被冲垮了,屋里的水涨到人胸口,有些地方淹没头顶;那些可怜的青瓜、茄子与番茄在洪水中哭泣,桌椅板凳床与洗衣机冰箱电视机在水中漂浮……

洪灾很快就过去,政府下拨几十亿元改造抗洪设施。此英明决策深受市民拥护,在水利干部与群众发扬当代愚公与智叟相结合精神,团结一心加班加点努力下,仅短短十个月(汛期前),各项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五大应急排涝泵站,奇迹般地屹立在高楼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锦簇喧闹之中了;与此同时,此市三江六塘河疏浚工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整治。

几百亿元损失几十亿元弥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城市很快恢复了往昔的繁华,人们脸上仍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兴奋地谈论物价与反腐,匆匆地上班匆匆地挣钱,筹划着买房炒股生二胎和与之相关的教育改革。一切很自然地发生,又都很自然地结束,没留下任何灾难的痕迹。但人们就是没有想一想,为何在物质匮乏清贫,没能达至国际水平的昨天,洪灾却没有眼下这般频繁与猖獗?难道真如有人在网上的那声沉重叹息: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仅隔着一条久治难愈的城市下水道吗?

现在这城市正大搞五水共治与治水强基,并申报建设具有国际级标准的海绵城市,使城市像海绵一般吸收与贮存雨水。自然又是大手笔,港口码头地铁高铁跨海大桥……诸多的世界第一,难道解决不了城市的防洪排涝吗?为此各行各业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虽然不像我们当年那般拿着洋镐挑着畚箕,用草包沙石筑坝开掘河道整治山塘,乃至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冬季全民兴修水利)那般搞人海战术,但也差不了多少。全城动员血脉偾张,把城市由于奢华而失去的三江六塘河湖泊重新恢复(付出破坏前几倍几十倍的代价),制造巨型人工蓄水池……与当年不同的是,我们当年凭的是艰苦朴素原始蛮力,现代人却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运用科学智慧在专家反复论证基础上实施……

世界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使我们把以前许多憧憬转化为现实,又使我们在世俗的现实中,逐渐失去个体抗争的能力。人们已经淡忘了董存瑞、邱少云与雷锋,却念念不忘十年前跳楼的明星。新新时代中机器人与人类残酷地博弈又相互依存,侵蚀着我们这个民族日益衰竭的生存智慧,使我们每天快乐地沉沦却无法忧伤。我们总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步履匆匆不遗余力地向着奢华行进,总是走得太急太快而无法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究竟来自何处去向何方?其实这个民族并不缺乏智慧,只是习惯比肩奢华,缺乏华佗已逝而没有挖肉疗疮的决心。我经营的菜园子被洪水冲垮了可以重建,但是人类的某种精神或能力的缺失,可就是万劫不复再难新生……

除洪灾外,这座日新月异之城发生的另一桩大事,就是省内外闻名遐迩规模超大的两位民营企业家之殇。

死者卞小枫,女,六十出头,单身,生前系沧海一笑针织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她在五里寺住持宏智法师(据说还是畸恋情人)引导下,服用过多的安眠药无痛苦死亡,佛教把这叫作圆寂,次一等的叫作往生。有老和尚告诉你某某往生,其实就是翘辫子死了。卞小枫在寺院捐了沙弥,往生就变成了圆寂。案发后警方拘讯宏智法师,法师出示她生前遗嘱,说施主久为情所困,不得超度,老衲无奈帮她涅槃以成正果。此案涉及宗教信仰,至今尚无定论。

另一位为绰号憨佬的本书主人公洪根土,享年七十有五,系我家乡天街镇十五岙村人。曾任村党总支书记、星星草集团董事长,是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由省委组织部颁发证书的优秀党员。据《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身价在十亿以上。按眼下以财富多寡论英雄的标准,他当是大富大贵之人。可据我了解(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采访过他):他就是一个老实巴交、有些憨性或者说犟脾气的农民(拿他的话说是一条替人耕耘的牛)。

我俩那次见面在鸿发大酒店(原市政府招待所)西餐厅吃自助餐,只见他肩背蜡染布褡裢,身穿一件洗得泛白的藏青中山装,足蹬一双特大旧布鞋,独自走进餐厅,坐在靠墙旮旯双人餐桌前用餐:一转眼就和着炒榨菜,风卷残云地吃下六个白馒头,还喝了满满的一碗稀粥。吃饱喝足后他仿佛感到满足,习惯性地用手背抹抹嘴唇,站起来瞪起一双木腾腾呆滞滞的金鱼眼,打量着旁边餐桌上正用刀叉吃煎蛋与叉烧的我。我嘴里含食与他打招呼;他没有理我,站了一会就目无旁人地走开了。直至采访,我方知他就是沿海市赫赫有名财大气粗,蟒蛇吞大象买下国企化纤总厂的传奇农民洪根土……

他离世前已经鳏居,没子女陪伴;据最先发觉出事的年轻女秘书伍慧说:太可怕了……我进去时见一把砍柴斧劈在他脑瓜子上……血溅得全身都是,天冷,凝固变成了紫黑色……他的眼睛还没闭上,就像平时一样木腾腾呆滞滞地瞪着我,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又没来得及说出口。我探了探他的鼻息已没气了,这才按响手机报案……

她说当时确实被吓坏了,没想到他居然会走此极端,说像他这类人身体特别强壮,如果不为这般的偶发事件至少能活到九十岁……为此她叹息道:村里的长寿老人很多,像菩萨村长双连伯都快九十岁了,还脸色红润,与大家搓搓小麻将,为几元钱输赢争得面红耳赤。人没有心事就活得长久……憨叔哪,就因为心上担负的事儿太多,就窒息得喘不过气来了。

刑警在这位亿万富翁的家里,翻遍两间砖瓦结构别无长物的屋子,竟然一无所获;只从他的床柜抽屉里翻出一叠乡下女子穿的老布内衣……

这就是他全部家当与最后的财富……

在我的家乡,有关憨书记办厂致富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久;与千百年来人类所信赖与鄙视的牛们联系在一处。他以牛的憨厚敦实出现在世人面前,又由于牛的倔强与执拗,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千百年来,人们总是藐视牛的智商,穷其一生啃草耕田被人挤奶,然后涅槃……

涅槃的另一种说法,叫作屠宰;这是牛们世世代代的悲哀。

在中国,这种历史延续了几千年,在中国农耕文明的概念中,人就是人牛就是牛。虽然在奴隶制社会里,人与牛一样也曾被奴役,可人毕竟是人,在摆脱奴役过程中奴役了牛,人性便变得尊严了起来;而牛们因为愚笨继续供人奴役着,替代了人原始状态,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但这一切,在太阳升起时传统观念得以改变,牛们开始变得不驯顺起来,试图像人一样摆脱奴役的地位。它们回敬人类道:主人啊,我们生而为牛并不是我们的罪过……造物主对万物公平,每条生命都是不屈的存在;人类蔑视我们是因为一味推行崇高,被万恶的世弊流俗蒙住了眼睛……他们总是太聪明太主观太自以为是,看不到世间没见阳光的地方,同样有着许多细枝末节与那瞬间即逝的风景,需要引起生灵的关注……

在它们的世界里,觉得自己是愚笨的,所以逆来顺受。世道弱肉强食,奴役也是一道风景,换个名词叫作屈辱;但恰恰因为屈辱,就不享受抹杀良心的拼搏,用不着为了众多欲望去拼去抢,以致大动干戈赔上身家性命。人类这种欲望按牛们的说法就是太聪明,他们在奴役的同时获得享乐,又在享乐中为聪明所累。

伍慧告诉我说:太可怕了……那种弥漫在人类心灵的雾霾!

我问此话谁说的,她说当然是憨叔。说他逝世前,还在屋后棚内抱着那条被他圈养三十年供奉于室谁也不准碰的老牛,流着眼泪与它窃窃私语。我问他说了些啥呢?她说具体没听明白,但意思还是懂了,他在向它倾诉:牛啊牛……你走在我前头,我会做坟安葬你;但如果我走在你前头,你就免不了挨一刀……她说那条老牛很奇怪,在他走后拒绝进食生生地给饿死了……

我问:它有没有被大家烹汤喝了?她说那倒没有……谁都知道它是憨叔心头的宠物,如果小洪总不点头谁敢动它?而且它太瘦了没多少肉可供人们吃……随后她唏嘘道:就此意义上说,人性多么残酷。村里牛厩里养着奶牛,下奶有生理周期,为了提高产奶量不断地给它注射激素……以后我连牛奶都不敢喝……为此我曾向小洪总抗议;他说阿慧呀,这是科技生产力。如果人类没有足够的智慧获取食物,就会被打发回牛的群体中享受它们的愚笨……她颇为忧伤地说:人不可能再变回猴子,就像牛修炼不成人类一样。

暮牛逝去,理想不灭。是憨佬洪根土留给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牛们的一声呐喊。在这嘈杂的尘世间,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首日封;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牛们在太阳升起时,试图转化为人类的故事。由此我采访了三十几位当事人,尝试着把这故事真实地书写出来……

推荐语:(必填)

“复调书写”的创作手法,14位当事人“口述历史”。

一部寓民间哲理以日常、斥世弊流俗于具象,全景式抒写当代中国农民掌握自己命运、深度剖析世情民心的长篇巨作。

后记 河流为何总是弯曲着前行?

笨笨的我,写了一本笨笨的书。这本笨笨的书即将付梓出版,笨笨的我,自然又有一些笨笨的话要说。首先,这部书我是写给笨笨的人看的。也许聪明人只要花几个小时,翻一翻书的目录就知大概;可愚笨者如用心看,可能要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在天下聪明人都自以为聪明,千方百计地进行自我粉饰、实现自身价值时,这本笨笨的书,只有像我这样笨笨的人,才沉下心写给笨笨的人看。

许多事,大凡人们带着童真的目光寻找时,就会发现世间有许多姝美之物、静好之事在眼前出现,或在你的身边流淌而过;然我这个笨人,还能在喧哗的大街或时尚的酒吧里,看到美丽的姑娘与瞬息即逝的风景随之心动;但实在是过了说故事的年龄。人呀,年轻时都有着一颗仗剑走天涯、昆仑采雪莲的雄心,到老也就慢慢地平复了;这世界年轻时看是方的,有棱有角;随着年龄增长,这世界就变成圆的啰;可是,地球原本就是圆的。这不是我变得聪明了,而是年龄使人更接近自然本真。挣扎着写完这部笨笨的书,就像患过黄疸肝炎一般精疲力竭,啥事都不想干,以致这部书稿的修改,耽搁了很长时间;因为我怕与我一样笨笨的人们,耽误不起理该埋头于油盐酱醋米的宝贵时间……

这部书涉及的常识引起我深思,那就是河流为何弯曲着前行?这是小学生皆知之理,由于山峰与土地的阻碍,致使它不得不改变方向。但此理引申到人文领域,事儿就会变得复杂。人们在公认的常识面前,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有智者在设计社会架构前,提前设计出整套方案,告诉善良的人们脚下的路该如何走?更有甚者,把科学等同人文,教诲人们物理的“直线定律”,希图一劳永逸地获得理想境界。然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农民走过的路,印证了在社会人文学科中,物理界的“直线定律”似乎并不存在。十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写过一本业内流行的书,书名是《改革正在过大关》,内云:涉及改革的深水区,常识往往成为累赘。他在书中并没使用累赘这词,只是委婉地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世间诸多姝美之物、静好之事欲速则不达;曲折与柔顺,才是抵达胜境的佳途。因为在人文领域中,涉及许多社会形态的折叠因素,宛如弯曲前行的滔滔大河汇流入海,越是流众越是冗长,就越是千转百回地留下大片姝美平原与静好低洼;而这些,笨笨的我岂能在一部文艺作品中解释清楚?

退休五年,我把时间基本都搭在此书上。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作家,却是一个经历过世事沧桑的笨男人。我自信这部笨笨的书,值得笨笨的人们一读;书中所言大多为我实地采访所得,并不像那些顾及身前身后功名利禄的成名作家,在社会人文这条河流中驾舟而下,只看到船头泛起的浪花水漂,而没有驻舟泊埠细赏两岸风景(含阳光下之蔽荫处)。诚然,由于环境与学识所限,我能观察到的也只是一叶障目;由于我的愚笨,却比聪明者深入了一步。此书被称为长篇非虚构叙事,是介乎虚构小说与报告文学之间的文体。因为故事结构(包括地名与人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做了调整;内容却基本真实(尤其细节),容易引发笨笨的人们思考与联想。在我艰难的写作过程中,那些现实中存在的人,不断地与故事里的人物争论,乃至打架;他们大多是我家乡的父辈、兄弟姐妹或下代亲友芳邻。争论的焦点无非就是:在这条汩汩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农民处于什么位置担当什么角色?他们的转型或说“消亡”(村之湮灭)究竟说明了什么?这些询问,有些我在书中有所回答,有些却难以回答。我不是社会学家,只能笼统地告诉他们:历史的河流与自然界的河流一样,总是弯曲前行汇入大海。那么海是什么呢?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园。黑格尔在《历史研究》中说:人类文明是从高山丛林、湖泊,向着平原河流延伸,开发海洋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素所见到的河流,尽管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最后必然汇入大海的自然轨迹与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然告别昨日的崇高;那些曾被我们看作有价值的东西,如今变得庸常而不堪一击。试问如今被琐碎的杂务所包围,每日服饰光鲜、衣食无忧、彬彬有礼地用鼠标君临天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般,快乐地歌唱着的新新人类们,你们想过告别崇高后,这一代人需要担负什么责任吗?我想,大部分人应该没有想过;世间聪明人大多不活在责任里,活在责任里的应该是愚笨者。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已成为俗世闹市的风景线。当然,你们缺少时间思考,缺乏泊舟于埠观赏沿岸风景之耐心。这很正常,现代社会犹如一架加速转动的巨大计时器,把我们每个凡夫俗子都捆绑在时间的战车上。这种庸常的日子,我与你们一样经历过。每日天一亮,我们就在琢磨这一天如何度过?如何使得眼前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等待我们的,却是日复一日的平凡与庸常;我们被油盐酱醋米、按揭购房、子女入学、老来养生等必要的人生杂务所包围,很少有人会去想诸如诗与远方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作为农民的后代,在父辈经营的废墟上站立起来时挥之不去的梦魇与阴影;如果你尚有理想和抱负,或雄心壮志,立志改变后代人的生存状态,必会像我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在太阳升起时抬头放手一搏,无论成功与否。此乃我等笨笨的人们,心照不宣与持之以恒的一道风景。此也是我静下心来,搏己之长,执意把父辈以及兄弟姐妹们的故事和心境付诸文字的原因。因为我觉得凡夫俗子,在告别崇高的和平年代,需要做些什么?譬如,扯扯那些不算崇高且还有些盼头与有意义的事。因为太阳已在升起,那明晃晃、水嫩嫩的阳光,终究会光焰万丈地铺洒大地……

这已是我出版含编剧的第二十部长篇叙事作品,尽管我的那些书和剧大部分无所用心,没有意义,但是我还在写着,笨笨地写着;还写着就说明我在追求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在此前出版的那些书和剧中,我一如既往表达的也是小人物的意志;但我好像没有找到可供凡夫俗子们渴盼上升通道的登攀之门,我只是客观地反映或说表现着他们的意志。而在写这部书时,我仿佛见到了一抹些许的光亮,尽管弱小,但我毕竟看到了,这抹光亮会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越来越炽烈时,变得灿烂斑驳起来。这抹光亮是什么?书中好像回答了,又无了然明确;因为任何姝美静好之物,须亲身经历方可知晓。而这,已超过一部文学作品的范畴。我在这儿想要告诉大家,本地乡贤王阳明的心学中“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是我们认识世界,使自己心地变得姝美与静好的根本。先生年轻时雄心万丈,与友人“格竹不知其所竹”,直至经历藩王朱宸濠之乱、平定赣南匪患后才恍然大悟而“致良知”。在先生的心里,天下万物,格而知之;犹如佛陀传授达摩祖师禅宗原理时“拈花一笑”。有了光明的心,与光明的境界,才有你眼前光明的物与事……

我写这部书时,有幸得到当地宣传部与文联的支持与帮助。譬如,他们给了我必要的经费,去农村采访乡村创业者与民营企业家的事迹,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梳理与思考。在落笔前整整三年内,我断断续续地采访了一百多位由农民转化为地域新商帮的当代企业家和农村基层干部;大家一起促膝谈心,喝酒(茶)聊天,交流生活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命运的话题。是他们帮助我一起寻找这束闪烁着城市(地域)精神之光的火炬,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固执的观念(为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所启迪):每当一个大时代来临,地域文化精神所闪烁的光亮,往往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对跟着他取得胜利疲倦万分的战士们说:神勇的武士们,战争结束了,你们可以回家安居乐业……我也打算回去种地,可惜我没钱给你们……你们还得凭双手养活自己……但我要告诉你们一句话:爱你们自由民主和平的国家吧?因为这没错……

爱一个国家,爱一个民族,其实就是爱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精神。

我想告诉读者的是:我在这部书里写到的那些人与事,其实是太阳升起晨雾尚无散尽时,卑微者不同常人的逆袭故事;因为逆袭,他们的人生充满着悲怆曲折之美。我凭大半辈子愚笨庸常的经验告诉大家:其实人生许多时候,都是靠逆袭赢取生命的辉煌与成功,用来颠覆这个东方民族自古以来龙种与鼠辈的祖训。河流为何总是弯曲着前行?因为前面有挡住它的山峰与土地;眼看都过不去了,便往低处绕个弯子继续川流不息。此常识引申到人类的社会实践中,那就是每个人都在向往着成功时,把眼光放低,你的心头才会趋于平和。平和了,转个弯子也就过去了。自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需要绕弯子,也有物理界“直线定律”的偶然;不过,那只是偶然;大部分成功者都需要绕弯子。对不能拼爹的农家子弟来说,绕更多的弯子,成功的可能性愈大,当然所做出的牺牲也更大。

为何写这部笨笨的书?因为我就是个农家子弟。从小钦佩耕田与挤奶的牛们,是它们用辛勤的汗水与强壮的骨骼,浇灌与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一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地逶迤而行,任劳任怨地重复着祖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耕耘,才塑造出我们民族灿烂恒久的文化;使这部跋涉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大书,变得蜿蜒多姿轰轰烈烈有声有色。遗憾的是:他们从未或绝少登上顶层城堡的舞台,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尊重;他们似乎永远在做着抬头的尝试,但由于牛们天性的善良与文化的局限,终究没能够抬起头来。这似乎是值得学者研究的一桩怪事。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牛们一次机会,但是牛们在抬头时,见到的不仅仅是阳光,还有雾霾,一种弥漫在人们心头日益扩散膨胀的雾霾,时有时无地影响阻碍了牛们的抬头。随着国门打开、西风日渐,人们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日益富有,随之而起的乡村城镇化改造,以一种承载东方民族美德的希望之舟——传统村落湮灭为代价,书中主人公憨佬洪根土式的牛们思维,也随着他子辈们逐渐转型而告段落,出现了剥离与断裂的空痕。然而,时代毕竟在前进,犹如一辆呼啸向前的高速列车,满载着人们对物质的希冀与向往,而把灵魂分离出去。前进的人们中灵与肉是分离的,肉身已在彼岸,而灵魂却留在原地,人们在快乐的窑变中,忘记了出发时的初衷。

对此,我的乡邻、前辈作家冯骥才异常痛苦地在全国两会上大声疾呼:此前的十年中,我们这国家每天都有八十至一百个美轮美奂的传统村落消失,以致失去现代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这难道就是我们投入极大热忱,寄托民族希望脱贫致富的初衷吗?恐怕不是。但事实却冷漠地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人们在狂热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满对民族传统精神的藐视乃至鄙夷。要知道,这些失去与正在失去的东西,有许多被我们的先人奉为至宝世代传承,如今却万劫难复不可再生。

我书中的牛们在这场世纪狂欢、集体的遗忘中感到快乐吗?也许快乐,也许并不快乐。就牛性的人们而言,不快乐源于对快乐的希冀,快乐往往拥有经历过不快乐的痕迹。他们知道这世界并非十全十美,善意的原谅是人类世代繁衍生存的本色;也是老祖宗留给这民族凡事必处中庸的金玉良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年前屈子披头散发,在汨罗江边的吟诵,为后人留下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与无穷的遐思。在现实中,我们每个凡夫俗子都在暗夜行路,挣扎着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尽管这份历史残缺片面,很难以小概全遗漏下许多东西,但因为当代人的创造与整理,仍可为后人弥补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在发展快车道上的善良史话。如果你已经在做着这方面的拾遗,那么你的人生必定美丽且拥有价值。

这就是我写这本笨笨的书时要说的话,感谢出版社领导与编辑的理解,并为此书面世尽了努力。太阳正在升起,我们对凡夫俗子的历史弥补刚刚开始。诚心祝愿工作生活在城镇的牛们后人梦想成真!如果你们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唐诗意境中,还记得世间曾有过一代代牛们残缺且美丽的耕耘,那将是本人莫大的欣慰,也是这时代的幸运。

2015年初至2016年底于宁波市杨木碶路锦诚花园成稿

2017年1月至6月于宁波乡郊陆埠镇南雷村愚自园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