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8青创会,我们来了!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周茉、李菁、刘雅、李唐、虞婧  2018年09月19日23:17

青创会代表到来

青创会代表到来

9月的北京,暑气将尽,霜叶渐红,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9日清晨7:40,Z66次列车驶入北京西站。作为第一个抵京参加2018年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的省作协代表团,江西的作家们头一天晚上就已经出发,尽管经过了12个小时的旅程,他们依然精神抖擞。

“笔随当代、精益求精,我觉得青年作家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追求。”江子一边从背包中取出一件长袖外套穿上,一边对记者说。

江西省作协驻会副主席江子参加过三届青创会,2007年作为青年作家参会,2013年和今年则作为领队赴会。“要说到身份转化带来的最大不同,就是肩上的担子重了,心中的责任也重了。”江子谈到,每一次青创会后,与会青年作家创作水平都会有显著进步。在过去5年内,江西青年作家的写作方式变得更加新锐,思想更加成熟,不仅传统文学各门类创作大大丰富,青年网络作家创作成果也位于全国前列。看到这些可喜的进步,作为一个文学工作组织者的江子充满信心,“他们以后的成就肯定会高过我们,因为格局要大得多,视野也宽阔得多。”

《大漠磐石》的作者南洁比其他参会作家动身要更早一些。她是中国石油作协会员,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苏里格气田,从乌审出发,先坐7个小时火车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再坐飞机,辗转两天才能到达北京。苏里格气田是全国年产气量最大的整装气田,每年生产的天然气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全国40余个大型城市。“我们气田在毛乌素沙漠中,荒凉的沙漠和孤寂的环境常让人无所适从,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状态下,我们气田有20多个青年写作者,对文学充满热情。”在最美好的青春坚守大漠,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书写动人的诗篇,气田的青年人无怨无悔。“我是从最基层来的,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创作,很荣幸来到青创会和大家交流,我尤其想听一听其他基层文学写作者的故事。”

由于飞机延误,董夏青青凌晨一点才来到北京,但疲惫并未掩盖她对于参加青创会的激动之情。“平时在新疆很少有机会见到同龄的作家朋友,没机会交流,这回好开心。”她这样说道。这位“85后”的女孩,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新疆,记录一大批戍边军人的真实故事。在艰难的条件下,她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亲历了或感人或危险的故事。在她身边,有些战友长年不能与家人团聚,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将这些经历收录到了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中,全书仿佛一本当代边塞诗,闪着冰川的光泽,泛着边地的寒气。近期,她正在写一个南疆高原连队老班长的故事,正如以往的小说那样,董夏青青的文字与她的真实经历是分不开的。参加青创会后,她就要准备再次下部队,收集创作素材,深入到部队官兵最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在艰苦的环境里,文字和使命感是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尽管离高考新政后的第一次选考只剩40天的时间了,17岁的汪芦川还是决定来参加这个特别的会议。“因为我渴望聆听,渴望观察,渴望遇见,渴望从参会的优秀大哥哥大姐姐身上学到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学到创作上的勇敢和谨慎,学到一个作家所应有的担当和抱负!”即将面对高考独木桥上过五关斩六将的“厮杀”,汪芦川觉得这是大考前一次尤其美好的经历。“我既惶恐又激动,我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文学爱好者,与其他代表的创作成绩和理论水平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所以,非常感谢我们浙江省作协能推荐我参会,更感谢中国作协给了我这样一次美好的机会!”浙江代表团启程前,省作协专门举行了“全国青创会浙江代表团行前动员会”,省作协党组书记臧军的话让代表们感受到诚挚的祝贺与祝福,也无法忽略其中深切的期盼与希望。

青创会代表到来

青创会代表在签到处合影

“季节决定小草的成长,给它们时间就会长成大树”,内蒙古作协秘书长赵富荣也是第二次作为领队来到会场,她觉得内蒙作家队伍已经度过了青黄不接的阶段,青年作家普遍都得到了成长。赵富荣说,高学历、多面手是本届内蒙参加青创会作家的特点,几名作家普遍在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本等各文体都有涉猎,更有能够熟练使用蒙、汉两种文字进行创作的年轻一代,还有人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写作硕士专业,以期能够在专业知识上获益更多。内蒙的新文学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过去5年中,内蒙的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数量也突飞猛进,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是我希望向同行们求教的。”

作家孙频今年是第二次来到青创会,“感觉很亲切,而且又能和很多年轻的同辈作家见面了,能再次在一起交流很开心”。孙频谈到,从2013年青创会到现在的5年间,自己的创作无论是题材和表现方式都有了变化,同时整个“80后”的严肃文学创作也都在进步,所以“我特别想能在青创会上了解一下大家的创作困惑和进步,希望大家能够讨论一下我们这一代人和前代作家,甚至是更早的前辈作家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80后”作家的文学创作正在变得多元,逐渐摆脱了刚刚登场时被塑造的标签化印象,他们在寻找独特写作风格的道路上前进着。

同是第二次参会的甘肃“80后”作家赵剑云和孙频的感受一样,非常珍惜切磋交流的机会,“因为时间还让我处在青年时代,青春是一个被赋予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希望青创会是我们每个人写作上的一次再出发。”从19岁开始写作的她,和很多少年成名的“80后”作家一样,已是文坛“老将”,相较于年轻时的叛逆与狂放,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创作本身的进步。“如何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写出令人深思、引发时代共鸣的优秀作品?”赵剑云带着这样的思考而来,她希望能不断突破自己,每一部作品都有微小的进步,“用文字创作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

来自湖南的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在谈到参加青创会的心情时说到:“虽然之前参加过青创会,但依然激动与期待,因为能与这么多同仁共话文学,碰撞出思想和文学的火花。”他也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获得者之一。“获奖自然要感谢老师们的关心与认可,但更让我认识到报告文学作家采访写作时艰辛、孤独、寂寞的意义。”相信文学能够记录真实与真诚的他,刚刚从基层采访现场赶来北京,这些年来,他坚持边行走,边写作,边读书,已成生活常态。他刚刚创作完一个纪实小长篇,叫《家在武陵源》,从武陵源一个土家小姑娘眼里,看贫困、看扶贫、看脱贫,看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90后”作家范墩子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理科生,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系。丰富的文学阅读使他产生了写作的冲动,“一种强烈的表达欲催促着自己动笔”,就这样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他希望在自己的小说中呈现出的状态,那就是“天真”。和他进行通话时,他还在前往青创会的高铁上,然而这并不影响他的热情与健谈。“从我目前的写作来看,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对童年经验的发觉,那种带有幻想性的色彩令我着迷。”文学创作中,很多青年作家困扰于现实与真实的关系,范墩子也不例外。他坦言:“我是一个忧郁的人,我的忧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所看到的现实。我想在小说中虚构出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然而令我迷茫的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现实就是真实吗?它距离真实究竟有多远?这使我对小说本身也产生了迷茫感。”对于青创会的期待,范墩子并不局限于文学:“历史、社会、人类……青年人聚在一起,聊古观今,总会碰撞出一些火花的!”

“青创会,我来了!”辽宁网络作家满城烟火启程时心情激动。经常来北京的他,第一次跟随作协组织来北京参会,对他来说,这趟行程有了不一样的意味。“作为一名网络作家,因时代而被熟知,因被重视而能扬帆远行。”

“自1956年第一届青创会开幕,距今已有60多年,在历届青创会中,可以看到我们所敬仰的前辈身影,他们的作品、他们的风范,是我国文学和精神史的宝藏,而今天,我们能够沿着他们的脚步,走进具有深厚传统的青创会,去学习去切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也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不负所望,去传承和传递前辈们延续给我们的文学精神。”和辽宁作家邹军所表达的心情一样,在我们的采访中,作家们最想表达的正是一份珍惜之情和担当之责:珍惜青春美好的相聚,担当属于这代人的文学使命。 

青创会代表合影